12.01 俄媒綜述:中俄跨境合作再上新臺階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做好向中國供氣準備,中俄合建的跨境公路大橋(黑河到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俄方段竣工,近期,中俄跨境合作項目進展受到俄羅斯媒體的關注。可以看出,隨著這些跨境合作項目相繼取得收穫,中俄跨境合作將再上新臺階。

據塔斯社11月29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開通將促進各地區的發展。

佩斯科夫說:“該項目的啟動對我們國家和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俄羅斯國內實施這種跨地區項目無疑將成為許多地區發展的觸發器。管道經過的地區隨後將出現更多基礎設施、工作崗位等。”

報道介紹,2014年5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為期30年的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今年10月底,管道注氣工作完成。管道已經作好供氣準備。

俄氣副董事長維塔利·馬爾克洛夫在聖彼得堡舉行的公司不動產管理會議上表示,“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已經作好向中國供氣的準備。

他說:“‘西伯利亞力量’是俄氣最大的投資項目,如果把俄羅斯段和中國段加在一起,或許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項目。幹線管道全長4500公里,設有9個壓縮機站……我們已經作好充分準備,只等向中國輸氣。”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30日刊文稱,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副總經理阿列克謝·格里瓦奇在為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撰寫的報告中稱,“這些天然氣將輸向中國東北地區,為這些省份提供清潔能源,中國天然氣供應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將取得重大飛躍。”

文章稱,俄對華供氣將逐步達到合同水平,即每年380億立方米。但是據專家表示,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消費者的意願來加快增長過程,因為現有的技術能力可使出口量增加20%至30%。

文章援引專家觀點稱,長期預測中,中國市場將是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的火車頭。

此外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1月29日報道,連接俄羅斯和中國的跨境公路大橋(黑河到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本網注)俄方段在布拉戈維申斯克竣工。目前大橋正在辦理法律手續,貨運通行將於明年4月啟動。客運通行預定於2021年開始。大橋料將使沿岸地區與中國的貨運量大大增加。俄羅斯政府認為,這座橋將為阿穆爾州和整個遠東地區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報道,參加大橋竣工儀式的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部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表示:“這種項目不是每年都有的,甚至是十年難遇一次。這個舊貌換新顏的項目對發展和改變阿穆爾州和整個遠東地區的經濟結構具有重大推動力。”

科茲洛夫在接受“俄羅斯24”新聞頻道採訪時說:“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18年貨運量為50萬噸。項目金融經濟論證表明,這個數字未來將增長到400萬噸。兩岸的旅遊客運量也將增加。如果說2012年的最高峰是120萬人次,那麼我們預計日後將達到200萬人次。”

報道介紹,連接俄羅斯阿穆爾州和中國黑龍江省的跨境公路大橋於2016年動工。大橋為雙車道矮塔斜拉橋。承建方是俄中為項目專門成立的合資公司,兩國橋段於今年5月31日合龍。

俄媒综述:中俄跨境合作再上新台阶

中俄合建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塔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