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最近,一條消息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2月25日,蘇州工業園暫停申繳社保公積金,公積金攤還房貸也被暫停,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因為就在半個多月前,“中國最懂經濟的市長”黃奇帆公開建議:“取消住房公積金”。儘管這次蘇州只是暫停繳納公積金,但也是和黃奇帆一樣,奔著同一個目標:給企業減負,穩定經濟。


兩者一聯繫,一場浩大的“公積金救市計劃”正在醞釀:


很多人不知道,全國公積金閒置餘額高達5.8萬億,5.8萬億什麼概念?08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刺激計劃”也才4萬億。

現在疫情影響已經遠超08年,這筆鉅款再不動實在說不過去。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為什麼說這5.8萬億公積金可以救市?


201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累計提取額8.8萬億元,使用比例60%,公積金餘額仍有5.8萬億剩餘,比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餘額還多,且仍在持續增長中。


也就是說,這5.8萬億公積金躺在賬戶上,利用率極低。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公積金繳存餘額走勢


現在正值困難時期,如果把這筆鉅款返還給大家,按照2018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4億人計算,5.8萬億返還下去,每人平均可得4萬元。


相當於國家平均向每個職工撒錢4萬元!


這不僅可以讓人們手頭充裕,刺激消費,還可以減輕企業5%-12%的公積金繳納成本,對於正在遭受疫情重創的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劑重磅強心劑。


更重要的是,這5.8萬億的副作用還很小。


要知道,08年4萬億是由央行額外印出來,再投放給市場,轉過好幾道手,才到最需要錢的人的手上,效率低的同時,也推高了通脹和房價,副作用極大。

而這5.8萬億是存量資金,不僅更有效率,對於通脹和房價的刺激也很有限。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5.8萬億公積金救市,看起來似乎很完美。


可如果真的要這麼幹,那就必須要全面暫停公積金,甚至要取消公積金,

這就會陷入很大爭議。


首先是公積金貸款福利受到衝擊:


公積金貸款是要動用5.8億這個資金池的,如果池子不再增加,或者一下子把錢都分完,那就無法為後面的貸款提供資金,公積金貸款福利將會受到衝擊,甚至會被直接終結。對繳納公積金還沒有購房的人不公平。


其次是普通職工薪酬縮水:


公積金個人與單位繳納比例是1:1,一旦公積金被停掉,意味著職工將失去公司繳納的那部分福利資金,同時職工也無法通過繳納公積金提高個稅徵收門檻,需要繳更多的稅,相當於變相降薪。


最後是利空樓市:


2018年一共發放了1.02億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而2018年全國樓市成交總額是21.5萬億,相當於公積金給樓市貢獻了1.02萬億,佔比高達4.7%。若是把公積金這個資金池全部用光,無法再進行公積金貸款,將至少砍掉樓市未來1萬億的成交額!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爭議那麼大,影響那麼嚴重。難道這5.8萬億就只能乾巴巴的躺在賬戶上發黴嗎?


絕對不是!


我們回到開頭,蘇州工業園區暫停公積金,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只暫停工業園區?很明顯,官方的思路是“局部試點”,雖然還沒有到返還公積金這一步,但是把這種思路放到全國,我們就快就能得到啟發:


公積金沒必要取消,也沒必要全都暫停,5.8萬億的子彈更不需要全部打光, 哪怕動用1萬億救市,每個人也能分的7000多塊,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更何況,每年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也就1萬億出頭,僅佔目前公積金存繳餘額的1/6。

只要保證當前餘額不低於這1萬多億,就不用擔心“公積金救市”後餘額無法支撐公積金貸款的問題,更不用擔心職工公積金貸款福利受衝擊、利空樓市這些後續問題。


至於職工工資縮水的問題,實際上工資縮水更多都是享受國企、事業單位等體制內福利的職工,對於真正缺錢的老百姓,其實影響並不大。


因為客觀來講,公積金的本質相當於“窮人幫富人買房”。


大家都清楚,經過這幾年房價的上漲,能夠付得起首付,又能夠扛得起月供的,基本都是收入比較高的群體。這部分人能夠輕易利用公積金低息買房,特別是國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公積金福利特別高。而低收入者,還在老老實實的繳納公積金,這些錢彙集到公積金池子裡,最後給到了收入較高的人去貸款買房。


更何況,很多低收入者的公積金繳納比例是非常低的,“公積金救市”下,暫停公積金對他們的收入影響十分有限。反而因為公積金返還而獲得短暫的收入增長。


5.8萬億閒置鉅款,人均4萬,是該拿來救救火了


所以,困難時期的“公積金救市”的套路基本就是:


第一步:先暫停部分重點區域的公積金,減輕企業壓力。

第二步:從公積金池子裡拿出一部分錢返還給職工,刺激職工消費。

第三步:等疫情結束,經濟穩企,再重新繳納公積金。


這當中的關鍵是如何將公積金返還給職工,這個操作其實不復雜,直接降低公積金提取門檻就夠了。所以,接下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各地會陸續出臺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的政策。


最有可能放寬的城市,我認為主要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二線及環一線城市:


一方面是這些城市公積金繳存餘額較高,人口多,能夠最高效的完成救市任務,之所以我不說一線城市反而把環一線城市列上去,是考慮到一線城市作為“房住不炒“的標杆,多少還是有所顧慮,周邊的環一線很可能會作為一個突破口。


另一方面,長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大量民營中小企業都集中這兩地,企業減負壓力巨大,最有可能倒逼公積金政策放寬。至於具體城市,大家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詳細瞭解。


總之,5.8萬億的血汗錢,是時候該拿來救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