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年底那部大熱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火了,連帶著主題曲也火了,記得當時網上有人說:"受不了現在的古風歌曲,為賦新詞強說愁,比如這首的《知否》主題曲,全靠詞藻堆砌,邏輯上狗屁不通,矯情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當時許多人看了都開懷大笑,是何原因,因為該詞出自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拿李清照的詞來裝文化,著實打臉,更顯得人無知了。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李清照詞集裡有兩首《如夢令》比較出名,一首是李清照少女時期回憶過往所作的"常記溪亭日暮",另一首就是那首被電視劇帶火的主題曲,"昨夜雨疏風驟"。這首《如夢令》也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據說該詞一問世,就驚動了整個京都,"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這也奠定了李清照才女的名聲。而那時的李清照不過是個剛來到京都的少女,還未成婚,也沒有經歷那些離愁家恨,所以縱然愁緒苦悶,也帶著些少女心性。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下得雖然稀疏,但風卻刮的很急,睡得很沉卻也沒能把殘餘的酒力消散。於是就躺在一旁問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就回答說依舊和昨天一樣。但你可知道啊,這個時節的海棠花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這首詞非常短,但李清照卻寫得非常豐富。有人物、有場景,甚至還有對白,可見文字功底之深厚。起首兩句,交代昨夜之光景,易安在晚上喝了很多酒,導致第二天早上酒都未醒,又想著昨夜雨疏風驟,院子裡的海棠花大概都凋謝了吧。聯繫後幾句可知,易安之所以醉酒,或許就是為花落而感傷啊,傷春之情縈繞在詞人心中,不免感到悲傷,故而飲酒過多,也許潛意識裡希望通過醉酒來避免看到那凋殘的景象吧。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不過還是忍不住,依舊是擔憂院子裡的那些海棠花,就問卷簾的侍女,一個"試問",帶著易安的小心翼翼,縱然知道可能滿院殘紅,卻仍然不忍心聽到那樣殘酷的景象。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侍女回答的是"海棠依舊",也就是說和昨日一樣,經歷了風雨摧殘的海棠並沒有凋零,這讓易安也不免感到疑惑不解,而侍女並沒有發現自己主人的心思,也並沒有去關注海棠的變化,帶著事不關己的漫不經心回答了主人的問話。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所以最後一連兩個"知否",這既是問侍女,也是問自己吧,你知不知道,此時院中的海棠應該是落花滿地,抽出新葉的時候啊,怎可能還和昨日一樣呢?這最後一句,正是歷來為人稱道的一句,雖然惜花,但亦知花不會常開,卻因未親眼所見,故而用詞又留有餘地。"綠"指綠葉,"紅"是紅花,"綠肥紅瘦",是顏色的對比,亦是狀態的對比,"紅瘦"隱喻了春天的逝去,"綠肥"意味著夏日的來臨,季節交替之間,屬於易安細膩的情感就被展現出來了,這是對春天的感傷,亦是對時光短暫的惆悵!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宿醉酒醒,但酒力卻要散不散,故而問花謝否,簡單的對話裡,隱藏的是易安憐花惜花之情,也說明了她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但又因為春天即將過去,產生了瞬間的苦悶之情,故而含蓄中又有著意味深長。周汝昌曾說:"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好似一幅圖畫,並且還有對話,並且還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可能是現代的電影藝術的條件才能勝任的一種"鏡頭"表現法,然而它卻實實在在是九百年前的一位女詞人自"編"自"演"的作品,不謂之奇蹟,又將謂之何哉?"評價之高,可見該詞寫得有多好了。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古人傷春之作頗多,能在眾多精品中脫穎而出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有人卻說該詞邏輯不通,不知所云,可見並沒有瞭解這首詞的意思,也未曾去細品該詞的深意,如此這般,就隨意發表評論,自然是隻能貽笑大方了。詩詞怡情,倒不是說要多有文化,但在讀詞時,能夠在詩詞中尋找到美的享受,或是有著某些感悟,這才是我們應該從詞中應該收穫的東西。

李清照《如夢令》不知所云?卻是流傳千年、人人稱道的宋詞精品

少女夜晚喝酒,醒來問海棠花如何,"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十七歲的少女就有如此情懷,也不怪能夠成為古今第一才女了。讀易安詞,也在易安詞中品味她暢快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