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高刷新率,從一加7 Pro搭載以後,一炮而紅,迅速走入大眾視野,到了今年,更是成為了主流旗艦甚至中端機的必備配置。

從最近發佈的紅米K30、realme真我X50,到即將發佈的三星S20、一加8、小米10等等一眾旗艦也已經確認,將會搭載120Hz刷新率的屏幕。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高刷新率對於我們日常的使用、體驗確實會有全方位的提升,我曾經在評測的時候說過,一加7 Pro憑藉硬件(高刷新率)的流暢,在很多場景下可以完勝iOS的軟件流暢。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只要是高刷新率屏幕,就一定比不是高刷新率的屏幕流暢?或者說,120Hz刷新率的屏幕,就一定比90Hz刷新率的屏幕流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首先,高刷新率的應用場景不僅僅是日常使用,還要考慮到遊戲的高刷新率。像微博、知乎這些APP本身對圖像實時渲染要求並不高的,相對來講90Hz或者120Hz幀率是比較容易達到的。

但是到了遊戲環節、高幀率模式對屏幕主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驍龍8系芯片和驍龍7系芯片在3D性能上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想要更好的高刷新率體驗,一顆旗艦SOC是基礎。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除此之外,屏幕刷新率由60Hz(每秒刷新60次)升級到120Hz(每秒刷新120次),GPU的運算量會增加一倍,相對應的佔用內存、功耗、發熱都會有大幅增加。

而這些參數的增加就意味著散熱配置要提升、電池容量要提升,甚至快充速度要提升,而這些,目前只能夠通過增大機身體積(增大內部空間)來實現。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三星Note10+雖然不厚,但是尺寸達到了6.8寸;蘋果11 Pro Max尺寸雖然只有6.5,但是厚度、重量都創下新高,普遍旗艦機尺寸都達到了6.7寸,今年上半年旗艦S20為了大電池和一億像素傳感器,機身尺寸達到了6.9英寸……

所以進行反推,如果一部手機並不是旗艦SOC、電池容量也不夠大,甚至也沒有什麼非常強的散熱配置,下場會如何?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所以對於現階段的手機,我們不能夠被高刷新率的數字唬住,尤其是對於中端產品的使用體驗,甚至機哥可以直接說,中端SOC配120Hz屏幕極有可能會被旗艦SOC+90Hz錘爆。(比如一加7 T和K30……)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所以對於高刷新率手機,機哥給出幾點建議,第一個就是要看處理器,最好是驍龍8系的旗艦處理器,這樣你才能夠真正享受高刷新率帶來的所有好處。

第二個是大容量電池,尤其是2K+90~120Hz刷新率屏幕+5G的旗艦手機,電池容量最少需要4500mAh。

第三個就是散熱,發熱嚴重必然降頻,降頻就意味著性能下降,那麼幀率就會出現大幅波動,甚至可能會出現掉到三四十幀的情況。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說實在的,機哥非常喜歡高刷新率2K屏,經常看機哥文章的應該也都知道,我經常吹三星的2K屏和一加90Hz的流暢體驗。

但是這並不是沒有缺點的,2K+90Hz負擔有多重,一加7T Pro在室內穩定WiFi、滿電的情況下只能維持4小時王者,玩刺激戰場(最高畫質)屏幕燙的指頭都疼……

如果沒有這三個硬件輔助,120Hz一點用都沒有!千萬別被廠家騙了

今年三星S20機身尺寸已經到6.9英寸了,想到去年我還在戲稱華為Mate20 X是小平板,不禁有些恍惚,為什麼為人服務的手機,還要我們去適應它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