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臨沂第一書記杜玉彪:為“麒麟”插上騰飛的翅膀

寬闊平坦的鄉村公路、粉刷一新的院牆、清理乾淨的排水溝、高標準的路燈及綠化配套......臨沂市羅莊區沂堂鎮麒麟社區呈現出的嶄新面貌,都與市交通運輸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杜玉彪密不可分。“駐村,就得真抓實幹。”這是杜玉彪開展駐村工作的座右銘。

临沂第一书记杜玉彪:为“麒麟”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一書記杜玉彪(中)和副書記武玉恆(左)走訪村民。(資料圖)

當好黨建工作“指導員” 制定黨建工作標準清單

麒麟社區位於羅莊區沂堂鎮南部,全村人口2857人。之前,村集體無收入來源,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揹負債務達數百萬元,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薄弱村”“上訪村”“尾子村”。

“做好農村工作,關鍵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第一書記必須擔負起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當好黨建工作‘指導員’。”杜玉彪說。為了當好“領頭雁”,把村級班子“帶”起來,當好“明白人”,把制度機制“嚴”起來,杜玉彪和市交通運輸局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副書記武玉恆迅速融入村級班子,通過加強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制定了黨建工作標準清單,從基礎抓起,從細節做起。

“我們定期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和班子成員外出去學習交流、考察。每月10日舉行主題黨日活動,並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先後決議道路建設、產業發展等重大事項8個,黨員及村民代表參會率由不足50%提高到90%以上。”杜玉彪說,通過工作組的努力,村黨支部書記和班子成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得到顯著提升,並改變了過去多年不發展黨員的現狀,發展了2名黨員,培養村莊後備幹部5人,為幹部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同時,為了當好“貼心人”,把黨員群眾“聚”起來。工作組多方籌資,投資265萬元新建了1836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並在舊村片區、新建小區、農業合作社、麒麟山景區、物業公司試點“黨群網格”制度,設立8個黨群網格。

實施“四大工程” 打造鄉村生態宜居基礎

“俺們麒麟社區環境越來越好了!”70歲的老黨員鍾恩玲告訴記者,自第一書記工作組駐村以來,村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記者瞭解到,為了給村民們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工作組從改善村莊基礎設施入手,實施“四大工程”,著力解決群眾急盼的難點問題。

要致富,先修路。工作組實施“路暢”工程,投資659萬元建設全長7.7公里的“一環四通”環村路網。在市交通運輸局的大力支持下,規劃建設全長43.2公里、“六縱四橫”的環鎮路網。同時,投資310萬元,配套建設公交換乘中心,為105位老年人辦理了免費公交卡,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惠及群眾居民5萬人出行。實施“興農”工程,工作組在入村後拿出生活費1萬元,清淤排水溝7000多米,解決往年村莊和農田受淹問題;協調資金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實施新打機井23眼、新建橋樑2座、管涵25座、田間道路7條。

實施“掌燈”工程,針對夏季用電負荷大、經常跳閘停電的問題,投資5萬元對變壓器和老舊線路進行改造;協調資金18萬元為全村及通往鄉鎮駐地的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220盞,社區實現了“全域亮化”。實施“美化”工程,協調資金鋪設排水管道500米,鋪設人行道、停車位2000平方米,粉刷牆面3.2萬平方米,綠化公共場所1000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600餘棵。在第一書記工作組的努力下,社區的居住環境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利用自然資源優勢 做好鄉村旅遊文章

工作組深知,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麒麟社區多年來發展基礎差,先期打造的麒麟山風景旅遊區、歡樂世界、鄉村旅遊服務街等設施因交通不暢等原因未能有效使用,大量優質資源閒置浪費。如何利用優勢盤活閒置資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是工作組駐村以來一直思考的事情。經過謀劃,著眼於麒麟社區整體規劃,結合村內實情,再加上前期環村路、環鎮路的建設,工作組開始把目光投向閒置的旅遊產業。

修通道路為麒麟社區助跑,實現了騰飛。有了環村路、環鎮路等交通體系作為支撐,依託麒麟山自然資源,第一書記工作組建設打造了集觀光、採摘、體驗旅遊於一體的麒麟山歡樂世界,可實現年增加集體收入24萬元。

“除了發展旅遊經濟促增收外,我們本著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還幫助社區成立了麒麟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為景區、新建小區提供配套物業服務,並計劃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部分樓層出租給旅遊公司,這樣可以每年為集體增加4萬元的收入。同時,藉助清產核資,釐清商鋪權屬,盤活閒置資源,通過規範租售合同,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0萬元,也為景區發展特色步行街打下基礎。”杜玉彪說。

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建成鄉村 大舞臺、文體廣場

村裡因為沒有活動場地,也不具備其他學習娛樂的條件,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又擺在了第一書記工作組的面前。“考慮到怎麼讓村民能健身、能娛樂這個問題後,我們就積極籌集資金,在黨群服務中心廣場建起了鄉村大舞臺。另外,我們還投資90萬元建成40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配套健身器材20件套,安裝文化長廊50米。”有場地、能娛樂,鄉村大舞臺和文體廣場即建即用,當時就發揮了作用,杜玉彪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晚上跳廣場舞的村民能達到上百人,就連鄰村的村民晚上也都趕來湊熱鬧。

如今,走進麒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老年人活動室、婦女兒童之家、文體活動室等活動場室總是熱鬧非凡。文體廣場上聚集了學習輪滑、做遊戲的青少年和用配套健身器材鍛鍊身體的中老年人,麒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經成為麒麟社區休閒娛樂的集聚地。

走在社區的大街小巷,社區居民每每提起現在的美好生活,句句誇讚第一書記,語氣裡也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如今的麒麟社區山美水美人勤,美麗新社區建設正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社會風氣日漸純正,村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節節攀升。

“第一書記既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責任和重任,責任來自於所服務的農村和農民,重任來自組織部門的期望。”杜玉彪說,兩年的“村官”路,讓他覺得十分充實。談及任職第一書記後的工作感受,杜玉彪認為,工作做得好,一是要用心,只有用心才能贏得群眾支持;二是要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力推進工作;三是要有公心,有公心才能做到站得穩、幹得好。

臨報融媒記者 褚菲菲

临沂第一书记杜玉彪:为“麒麟”插上腾飞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