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試卷及評析(語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語文試卷評析

一、試卷結構分值

北京2020年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各題型試題試題類型試題結構分值閱讀材料共5題18分古詩文閱讀共6題25分詩歌賞析共5題24分閱讀理解共4題18分語言基礎運用共1題5分微寫作共1題10分作文共1題50分本試卷共10頁, 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

二、本卷與2019年高考北京卷比較分析

從命題意圖來說,本卷體現了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貫徹落實,延續了去年高考北京卷的命題方向,側重對民族傳統文化、文化經典和文學名著的理解與鑑賞能力,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思考能力。如第一大題關於書法藝術的話題,屬於民族傳統文化的範疇;第二大題《論語》中關於顏回的語段,屬於文化經典研讀的範疇;第三大題中有關《紅樓夢》中第76回的詩句問題,屬於必讀名著閱讀的範疇;第四大題的文學類文本,屬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第五大題“春節”的作文,考查學生對現實的關注與思考,因為今年“春節”期間發生的疫情,有很多值得敘寫的故事。

從試卷結構與題型來說,穩中有變。第一大題非文學類文本閱讀依然採用非連續性文本的形式,但是由6道題變成5道。圍繞篩選並整合文本信息、理解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歸納內容要點出題,有一道主觀題。與去年不同的是,客觀題有推斷能力的考查,主觀簡答題體現對三則材料觀點的綜合把握。第二大題中文言文閱讀增加了對虛詞的考查;文化經典研讀還是從《論語》中出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品質的理解。第三大題的詩歌鑑賞是考查對同一題材的兩首詩的比較鑑賞能力。第四大題的文學類文本閱讀依然考散文閱讀。第五大題增加了語言基礎運用題,微寫作延續圍繞名著出題,還是有寫作現代詩的題目。大作文依然是議論文和記敘文二選一。

三、備考建議與命題預測

對各類文本的考查點要全面複習,注意考題的變化傳遞的信息。如非文學類文本閱讀對推斷能力的考查,文言文對虛詞的考查,語言題對語言的連貫、病句的考查,微寫作對現代詩的寫作的考查,大作文“春節”可以寫今年春節期間出現的疫情,是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考查等。在複習中做到,夯實考點知識,熟悉題型,掌握答題思路方法,關注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社會現實問題。

四、本卷與山東新高考模擬卷的比較

山東新考考模擬卷與全國卷的整體結構更為接近,但是山東新高考模擬卷有北京卷的影子,借鑑了近幾年北京卷的一些命題思路。如山東新高考模擬卷的現代文閱讀Ⅰ,也是非連續文本閱讀,三段材料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從不同角度闡述對這一話題的觀點。在題型上,山東新高考模擬卷在全國卷的基礎上,增加了北京卷的主觀簡答題。如,北京卷的文言文閱讀有主觀題,山東新高考模擬卷在全國卷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道主觀簡答題;北京卷微寫作有寫作現代詩的題目,山東新高考模擬卷文學類文本閱讀考了新詩閱讀。這些都給山東的考生傳遞了信息,要關注這次北京模擬卷的微妙變化。除了前面這幾個變化外,還要注意文學名著和文化經典研讀方面的問題,也可能在試卷中滲透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