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渭南華州民間流傳的“一碑蓋兩帽”——郭子儀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郭子儀為唐華州鄭縣(今華州區)人,逝於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華州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郭子儀的傳說,機緣巧合下,熱衷於探尋華州歷史民俗的張文先生,於2016年在華州老城東關拍攝了一段視頻,記錄下了民間對“一蓋兩帽”即“郭子儀碑”的傳說。

華州東關一帶流傳著這麼一段話“廟是邯鄲(韓建)廟,碑是邯鄲碑。州官來說情,暫讓郭子儀。這就是華州人說的‘一蓋兩帽’!”據東關謝升娃老人講:碑上一面是郭子儀的,一面是邯鄲的。蓮花寺有個鍾,一般的鐘是十二個角,蓮花寺的鐘卻是光溜溜的。在南方,一說是華縣人,人家問你這些事,你要答不上來人家說你冒充華縣人。據老人講,這個碑是明朝所刻,郭子儀死的時候一天要出七十二個靈,你知道那個是真的。為啥要出七十二個靈,當年郭子儀死後,頭被割掉了,換的金頭,南方人到華縣來都要看這個碑。小時候,我看見一個碑上戴兩個半截帽,後來看了書才知道,這塊碑寫的是兩個人,所以才戴兩個帽。現在看到的一面是寫郭子儀的,那面是寫邯鄲(韓建)的,那一邊被埋在牆裡面了,看不到。

渭南華州民間流傳的“一碑蓋兩帽”——郭子儀碑

謝升娃老人

史料記載,郭子儀為唐華州鄭縣(今華州區)人,逝於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華州東關原建有唐末華州刺史韓建祠,北宋至和元年(1054),時任華州知州崔輔怒韓建為叛將,仰郭子儀之忠義,下令毀去韓建祠,在州城東北角修建郭子儀祠。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華州知州趙剛請王彰撰寫《唐尚父汾陽王郭忠武王碑記》,並將其勒石立碑於祠院內。這便是後人所稱的“郭子儀碑”。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華州大地震時,此碑斷為兩截,後於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重立。

視頻提供:張 文

講 述 人:謝升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