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我們都知道,漢靈帝時期,東漢這輛帝國馬車跑偏了。

當時人民飽受閹黨、戰爭、天災之苦,都淪落為貧民和強盜,終日食不果腹,飢腸轆轆。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張角振臂一呼,根本不需要過度的煽風點火,強盜和貧民們都加入到他的陣營中來。他們頭戴黃巾,攻打當地官府,劫掠城鎮,一夜之間全國遍地開花,席捲八州之地烽煙四起,這就是著名的黃巾起義。

關於這場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最終怎麼被鎮壓的?我為大家簡單的回顧一下。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黃巾起義剛爆發時,漢靈帝就派出三個將軍,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盧植的任務是攻打冀州的黃巾軍,具體一點是鉅鹿郡的黃巾軍大本營張角部。

皇甫嵩和朱儁一路去剿滅穎川郡的黃巾軍,因為這一支離洛陽最近,迫在眉睫,一旦突破防線,後果很嚴重。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皇甫嵩和朱儁率領4萬人撲向穎川郡。皇甫嵩帶少量士兵固守長社縣城(河南長葛市),朱儁帶大部隊殺向黃巾軍波才部。沒想到第一戰就把朱儁打得落花流水。

波才和官軍第一戰就勝利,士氣大振,於是去包圍皇甫嵩。長社城裡兵少,士兵們感到非常害怕。恰恰此時狂風大作,皇甫嵩發現波才紮營地的旁邊荒草叢生,於是一拍腦瓜,玩火!皇甫嵩下令讓所有人都手持蘆葦登上城牆。

此刻皇甫嵩又派出一支小分隊,偷偷出城繞到波才大營的後面。

一切就緒,小分隊點燃火把扔向荒草,然後扯著嗓子大聲吶喊,火借風勢,瞬時波才大營變成火海,黃巾軍大驚失色。皇甫嵩這邊呢?也全部點燃火把與之遙相呼應,於是擂鼓吶喊,率軍殺出,直搗敵營。又是放火又是吶喊,黃巾軍也摸不清他們有多少人,殺得四處潰散。這時候還名不見經傳的曹操領軍趕到,他此時不過是一箇中層軍官,默默無聞。總之最後皇甫嵩與曹操、朱儁合軍一處,又打贏了幾場,殺敵一萬多,波才大敗,率殘兵落荒而逃。

想跑沒那麼容易,皇甫嵩率部快速追擊,在陽翟(今河南禹州)追上,波才戰敗而死。隨後又在西華(河南西華縣)打敗另一支黃巾軍將領彭脫,基本上平定了穎川、陳國、汝南三郡的黃巾軍。捷報傳到洛陽,漢靈帝倒也大方,把朱儁、皇甫嵩都封為鄉一級的爵位。諷刺的是,朝中閹黨們動不動的就是萬戶侯,這些刀口舔血的將領才僅僅只有幾百戶的封賞。

朱儁和皇甫嵩就此分道揚鑣,他們各自又接到新的任務。朱儁去南陽郡剿匪,皇甫嵩去東郡。再說說盧植的冀州戰場。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盧值準確的身份是個大儒,劉備與公孫瓚都是他的學生,牛不牛,一個後來是大軍閥,一個建立蜀國,這是後話。大儒提刀上馬奔向冀州,立即和張角幹了幾場,斬獲萬人。張角一看幹不過當起了縮頭烏龜,躲進了廣宗城。盧值把廣宗城團團圍住,製造攻城器械,眼看就要攻下來。

就在此時漢靈帝派來小黃門左車,來軍中視察 ,這也沒什麼。問題是盧值沒給小黃門行賄,左車回到洛陽就給漢靈帝進了讒言,說盧值消極怠工,這下好了,盧值就這樣犯法了,押回洛陽。

冀州軍務就由董卓來接替,別看董卓幾年後牛逼哄哄,他打仗就是廢材,就一直與張角僵持在廣宗縣,毫無進展。

回過頭看看皇甫嵩,毫無懸念,在東郡節節勝利,還俘虜黃巾將領卜巳。捷報傳到洛陽,漢靈帝大喜,還是皇甫嵩牛呀,你行你上。讓董卓滾蛋,換皇甫嵩去攻廣宗黃巾軍。

此時黃巾軍創始人張角已經病死,他弟弟張寶張梁繼續頑抗。皇甫嵩剛來廣宗就和張梁展開一場戰鬥,結果張梁驍勇善戰,皇甫嵩沒能取勝。第二天皇甫嵩關閉營門避戰,讓士兵們好好休息一下。皇甫嵩觀察到黃巾軍營的戒備鬆懈,夜裡就早早地做好了戰爭部署。雞鳴時分向張梁發起決戰,一直打到黃昏,黃巾軍大敗張梁戰死,被斬3萬多,淹死5萬多。

就還剩張寶沒收拾了,一個月後,皇甫嵩在下曲陽(河北晉州市)與張寶決戰,結果又大獲全勝,張寶被斬首,俘獲殺死10萬黃巾軍,至此冀州黃巾軍的主力消耗殆盡。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最後看看朱儁的南陽戰場,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陷入了反覆爭奪宛城(南陽宛城區)的怪圈。起初黃巾軍將領張曼成殺死南陽太守褚貢,佔據宛城。後來漢靈帝又派一個南陽太守秦頡殺死了張曼成,奪回了宛城。可是張曼成死後,可他手下趙弘又被擁為將軍,部眾發展到十萬人,又一次佔據宛城,就在這時朱儁率軍趕到。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朱儁也沒好辦法,就是包圍宛城,一直耗了2個月才戰勝趙弘,斬殺一萬多,奪回宛城。事情還沒完,趙弘手下韓忠又被推為黃巾軍將領,又一次佔據宛城。

雙方打的精疲力盡,朱儁的腦袋瓜子終於靈光一次,他想到了聲東擊西。朱儁讓士兵們敲著軍鼓,大搖大擺的過去圍宛城西南角,這一下黃巾軍全被吸引西南角防禦去了。於是,朱儁就率精兵攻打防禦薄弱的東北角,輕而易舉地拿下,斬殺韓忠,這一下殺敵一萬多。

邪乎了,韓忠死後,剩下的黃巾軍又來老套路,共同推舉孫夏擔任黃巾軍將領,奇就奇在,又佔據了宛城。

這次朱儁怒火中燒,這小小宛城受什麼詛咒了,反覆爭奪沒完沒了,他就不信邪猛攻宛城,這一次又光復了宛城。你不會想到,第一個登上城牆的居然是孫堅,此時他擔任朱儁的司馬,相當於參謀長。

宛城是收回了,可那孫夏卻帶領殘餘黃巾軍逃命去了。朱儁吸取前幾次的教訓,怕他們捲土重來,下令追擊,最後在西鄂縣(河南南召縣)追上,斬殺1萬多。橫行南陽的黃巾軍也落下了帷幕。

聲勢浩大的黃巾軍,席捲八方,是誰消滅的

表面上看皇甫嵩與朱儁獲得了輝煌的勝利,滅了荊州與冀州的黃巾軍。但是事情還沒完,冀州殘餘的黃巾軍、盜賊、貧民最終形成達一百萬的黑山軍,繼續禍亂郡縣。這一次漢靈帝居然慫了,封黑山軍頭領張燕為平難中郎將,統領河北山區的盜賊,給起義軍開了一張合法的通行證。

另一支黃巾軍餘部流竄河東,組成白波軍為害一方,但是就是這個白波軍,在以後漢獻帝東還洛陽時,還保駕護航過,如果不是東漢馬車傾倒,活不下去,誰願意當土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