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僅限已婚男性回答。不想和公公婆婆住一起有錯嗎?

魯冰花1225


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尤其是婆媳關係,有人說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關係,一點都不過分,自古以來婆婆都要壓媳婦一頭,從劉蘭芝到唐婉無不訴說著封建制度的醜惡與侷限性,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多半就是針尖對麥芒,雖說到了近代中國社會有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婦女能頂半邊天,活躍在社會各個領域,但是婆媳矛盾卻一直相伴而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任重而道遠!

婆媳矛盾不是現代的產物,自古有之,我們簡單探討一下矛盾的來源和解決辦法。

舊的封建時代,婆婆多半是太上皇,媳婦多半是要受氣的,不然怎麼會有‘’多年媳婦熬成婆‘’之說,產生這種矛盾的根源我認為是男權主義的一種延伸,婆婆是男權主義的代表人,到了近代,婦女大翻身,尤其是到了現代男多女少,一女難求,小媳婦徹底走到了臺前,在婆媳大戰中多數處於強勢地位,現代婆媳矛盾我們在這裡簡單討論一下。

大多數媳婦強勢的家庭往往丈夫地位不高,或者經濟能力不強,說白了沒有權,錢也不多,現代社會風氣浮躁,女人愛攀比,這一比嚇一跳,看看某某又升官了,某某又發財了,回到家內心不滿,處處找茬,男人勢弱,忍氣吞聲,委屈求全,但是婆婆看不下去了,兒子大了有了媳婦那也是婆婆的心頭肉啊,於是矛盾爆發。

有一種母子情深,媳婦進門,婆婆感覺失寵,不自覺的看媳婦不順眼,矛盾也在所難免。

還有的兄弟姐妹多,父母辦事不公,婆媳親情受損,甚至結為仇人。

還有一種媽寶男,巨嬰一個,屁大點事也要媽媽做主,結了婚婆媳大戰不可避免。

矛盾原因多了去了,歸根結底絕大多數是經濟壓力大,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滋生出婆媳矛盾。

如果有條件我強烈建議媳婦和婆婆公公分開住,一來減少矛盾,二來增進感情,所謂距離產生美是有道理的!


美景在鄉村


我已婚男士,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有對錯之說,只有合不合適,或者說融洽嗎,我認為大家做好三個事情,就可以相處的非常好。雖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還是分大家和小家,不能混為一體,彼此都要有自由的空間,這樣才能相處的和諧和愉快。我認為從一下幾點做起比較有利家庭。

第一點,從公公婆婆這一邊做,應該給兒子和兒媳生活上一定的幫助,比如照看孫子或孫女,三歲之前都可以,三歲以後送託兒所時,要看兒媳自己送好是需要老人送,這要分兩種情況,如果按照問題裡的情況兒媳需要自己送,作為公公婆婆就沒有必要再看管,可以回到自己家裡住。如果兒媳需要公公婆婆送,可以繼續照看,這樣大家都高興,就是老人家累一些。儘量不要做大家都不希望做事情,叫做出力不討好。老人家要增加自己的興趣愛好,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就是最大的幫助孩子。

第二點,兒子和兒媳應該這樣做比較好,自己能做最好,如果需要公公婆婆看護孩子需要和老人商量,如果老人在身體條件好的情況下願意幫助照顧孩子,那就最好了,畢竟現在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大,如果老人身體不好,或者不想照看孩子,也要理解老人,畢竟年齡和身體都是個問題,精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

第三點,作為兒子要做的就是,協調父母和媳婦的關係,使雙方的需求能夠得到最大的滿足,如果有沒有達到的要求和想法,也要做好雙方黨情感的溝通和心裡疏導,這一步非常重要,是家庭中的潤滑劑和調節劑。希望兒子一定做好。

做好希望所有的家庭和諧美滿,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大衛2019大衛


暫時沒錯,特別是他們年紀不算大,一切都能自理的時候,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確實非常不方便,對教育子女也不利,我深有體會。

我妻人善良,心直口快,有事說開就沒事了。而我父母卻不這樣,妻當面跟他們說了自己的看法,父母當時不說,背後跟我說讓我妻氣死了。

我們分居過的時候,相處比較好。我哥嫂和父母常吵架,父母覺得我妻子好。我們搬到城裡居住時,兩位老人跟我們住在一起了,矛盾就來了。

生活習慣不一樣,吃飯口味不一樣,父母做菜要熟過點,而妻吃要生一點。父母愛吃魚,妻聞著腥就嘔吐。老人喜歡大肉大魚,妻要清淡。

我們由於工作累,週末想放鬆一下,早上晚起床,老人不樂意了,嫌妻懶,飯都涼了不起來吃。妻愛時尚,常換衣服,父母嫌她不或日子。

父母慣孫子,無原則謙讓使得孩子好吃懶做,妻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就護著,為此妻跟父母沒少吵。

當父母在我面前哭訴時讓我非常難過,因為妻絕大多數情況下沒有錯,而父母不理解,他們常常生氣,我不能批評父母,妻生氣哭時我也沒有好辦法安慰。

我最後決定分居過,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家庭和睦,為了老人幸福。可我這樣做,父母怎麼辦說都不理解,罵我不孝,娶了媳婦忘了娘。

儘管分居時確實不好受,我為父母、妻子暗自流淚不知多少次。我覺得我做的沒有錯,就堅持下來了。

分居後,父母離我們不遠,我天天過去看他們,及時買生活用品,逢年過節在一起,我們做飯吃,一家和和睦睦。

分開後許多矛盾自然沒有了,等老人真正需要伺候照顧了再一起過。現在回想多虧了分居過,要不然我早就崩潰了。


日得人生


作為已婚男人,我覺得不和雙方老人住在一起一點錯也沒有…好處我就不說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來說說但是吧…我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 不和我的爸媽住在一起 也就是公公婆婆,但是確和丈母孃住一起,丈母孃幫忙帶孩子(我媽身體不太好所以丈母孃來幫忙),離她家遠,所以就住在我們這裡。我有時候也經常跟老婆抱怨,太不方便了,感覺一點也不自由,生活就像演戲一樣,每天都有點拘謹,但是又沒有辦法,畢竟要帶兩個娃 。 雖然跟老人之間沒有矛盾,都挺和諧的。但就是不自在!但是條件不允許呀,顧保姆得花錢吧,帶娃還不放心,所以該忍就得忍……也不知道你們傢俱體什麼情況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還是不建議跟老人在一起 畢竟有些觀念是不一樣的…或者讓你老公換位思考一下,讓他跟你爸媽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讓他體驗個幾天 他就會體諒你的感受了 ~……新人過任務 忘採納 關注一下 謝謝各位大大[祈禱][祈禱]


哇噻海飛絲


不想跟公公婆婆住一起這很正常啊,我跟我老婆就是在過二人世界的日子,孩子再過幾個月也出生了,到時候我媽自己就會過來幫我們哄孩子,而我爸是不會來的,他自己在家弄桃園,還養了豬、羊。在我們山東我我們這一代八零後來說都很正常呀。如果公婆還非要住一起,那隻能說男孩太依賴他父母了,沒有獨立過就不會長大,很明顯跟公婆住一起會有很多不便,甚至也會有很多矛盾,這個時候男的不成熟就會表現的很明顯了,攤上這樣的公婆,你會生氣,但是攤上這樣窩囊的老公,你就受著吧!


空空0311


作為一名已婚男士,我想說的是,女人不願意跟公公婆婆住一起是很正常的。

我老婆只要跟我爸媽住一起,不超過三天,家裡肯定會不得安寧。我是又要給這個說好話,又要給那個說好話。

之後咬牙買了房子,作為兒子在外面買了房子,就想著把爸媽接來住一住,在新的環境中生活會不會吵鬧好點(說實話,把爸媽丟一邊自己生活,總感覺不孝)。

可是一旦住一起,那家裡又不得安寧了。搞滴實在是沒得法,不可能把老婆趕走吧,於是就做老爸老媽的思想工作。還好老爸老媽也不願意看到我兩邊受氣,也希望我兩口子過好,於是很痛快就回去了。

之後也只是偶爾來我這看看孫子,我事後問過我媽,她說現在有蠻好 ,在老家也不用看她臉色,過的又自在。

這是我的經歷。


源思擇己


題主的問題敘述得相當清楚!你們的處境是有些難言之隱,屬於家庭性的矛盾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

就你家的實際情況,公婆年齡50多歲,還算年輕並不屬於老齡化,二老還完全有能力自食其力,在農村搞點副業,或者外出務工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未必不可。

再說,兒子一家三口住房八十幾個平方米,屬於小三居室內的小戶型房。一家五口渦居在一起確實是有些不方便,在這個問題上做公婆的最好體諒一下兒子、兒媳婦的感受。兒媳婦有些話又不好直接跟公婆講,有些問題只能是跟老公講,而老公又奈於父母情面,夾在中間兩邊都不好矛盾化,況且兒媳婦也提議就近幫公婆租一套房,這也是忙好的選擇,如果公婆打算長期在兒子家生活,還可以買一套房,這是相當不錯了,兒子、兒媳婦能有這樣的孝心,做公婆的也就再也沒有必要全家五口渦居一起了,理解兒子、兒媳婦的心情,畢竟兒子、兒媳婦工作也是辛苦,給兒子、兒媳婦一個空閒空間。

當然,做兒子、兒媳婦的不是不孝順父母,兒子、兒媳婦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贍養父母是子女們的責任和義務。兒子、兒媳婦只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到小三房居住全家五口人是有些不方便而已,兒子、兒媳婦同意幫公婆租房或者買房,這樣大家都方便,公婆既照顧了孫子又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好事又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敬請公婆不要太在意,兩個老人住進兒子、兒媳婦自租房或者是另買的房是比較恰當的選擇。




相識是緣78665661


作為一名已婚的男性,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對於你的處境,我十分理解,你的公公婆婆年齡50多歲身體英朗,這樣完全可以自己生活,雖然是你老公的親生父母,但是畢竟不是你的親生父母,這裡多少有些隔心。不是什麼話都能說,也不是什麼事都能不迴避,五口人生活在80幾平的樓房裡,確實有諸多不便,尤其在夏季更是不方便。

我覺得問題還在你的老公身上,他有些不理解你,認為你不能接受公公婆婆一起生活。這裡也許是你表達的沒讓他明白,或者是他根本就不理解。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的,況且還有年齡差、文化教育差、地域差等,多方面的差異,你與婆婆不好相處,時間長了矛盾會越來越激化,甚至到後來有可能影響你們的婚姻。

你的老公是這個問題的核心,他的想法決定著這個問題的解決情況。你可以看看他的想法,是想讓父母一直在這住下去,還是孩子大了就走了,如果孩子大了就走了,你就再忍一忍。如果決定長期生活下去,那麼就要想想辦法了。個人認為,最好辦法是在你的附近,鄰居、樓上樓下,或者一個小區,再買一個樓,就說給公公婆婆買一個樓給他們養老用,這樣應該是最好解決辦法了。

要不即使他們回去農村了,以後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了,早晚還是要來和你們一起住的,現在先給他們預備一個樓,這樣未雨綢繆,以後也省得麻煩了。

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心似朝陽


你好,對於有些婆婆來說,兒媳婦其實就是跟她搶兒子的。你的處境也是當下很多夫妻所面臨的處境,加上你婆婆比較喜歡以弱者的姿態向你老公告狀,之後就是你老公針對這方面的處事態度,能反映出兩個問題:1,你老公心中的天平還是傾向於他們原生態的家,有點愚孝。2,你婆婆處事有一定的問題。假設你們與公婆之間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麼短期或許可以,長期的話可能會導致你們的婚姻走向破裂。

三個方法,可以參考借鑑一下。

第一,激發你老公的換位思考

畢竟公婆與兒子相處了幾十年,所以相處上自然感覺不到有什麼不方便,那麼在你公婆下次回老家的短暫之際你可以把你爸媽接過來住在一起,這樣的話可能你老公就感覺不適應了,就該找你談話了,這時候你只需要說四個字:換位思考。

第二,老一輩人的思想就是勤儉持家

話說老一輩人勤儉持家習慣了,所以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模式與消費觀,對於這點你要主動跟你婆婆溝通,就說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提高了,那麼賺錢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享受生活。不過說實話,這個溝通比較費勁,屬於打持久戰,但你可以結合“賄賂”的方式,時不時買點公婆喜歡的東西或者物件,價格也不會太貴。有時間再帶著出去逛逛,這樣你老公也高興,順便也能改變公婆對你的態度,以及讓他們慢慢適應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模式與消費觀。

第三,考慮換大一點的房子

個人感覺租房並不是好的解決方案,還有就是容易被老人誤解。老人常被稱作是老頑童,所以有時候他們的思想比較小孩子,比較粘人,所以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考慮換個大房子。理由不用多想,就把你爸媽搬出來就行,就說老人也喜歡孩子,也想著居住一段時間,孝敬的話那就兩方面一起孝敬,畢竟父母養大兒女都是不容易的,不能太過於偏心。

最後,通過你的描述感覺你婆婆有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導致容易出現可能你並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但通過她傳遞信息會讓你老公誤會你,慢慢產生不必要的隔閡,所以,最好的處事方法就是凡是跟你公婆的所有事情,儘量都當著你老公的面,或者全家坐在一起想辦法處理,這樣你老公也參與了過程,自然就不會對你產生誤會。

家家一本難唸的經,祝你:夫妻幸福,闔家歡樂。


當下婚姻


你沒有錯。

就像你描述的那樣,去外面租房子吧。

不要考慮公公婆婆會不會認為你嫌棄他們。因為你非常尊重他們,已經多次向他們表述了你的情緒,你也提到,自己已經接近崩潰。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尊重自己。

我覺得你已經做的很好了,不要再勉強了,分開一段時間,會引導你們的關係走向更好的方向。

你為家付出了很多,你的老公會理解你的。但是你讓他做選擇,他也很為難,就像老婆跟媽媽都掉水裡的問題一樣,難以回答。

我認為有一種方式很好,就是你在同小區租一套房子,下班回來先回家跟他們一起吃飯,吃完晚飯再回租房。

這樣既可以兼顧尊重他們,也尊重你自己,有了自己空間。就像有時男人下班後會再車裡抽根菸,自己安靜一會一樣,只要有那麼一會,情緒也會平靜下來。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