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諸譜不載極罕式 實物實證開門品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和重寶,乃北宋仁宗趙禎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5年)鑄幣。該錢形制大小有折二和折五,主鑄材質銅、鐵。元寶、通寶、重寶三寶文齊備。其中,元寶、通寶銅錢遺存皆較多,重寶主要為鐵錢,唯一式折二銅錢乃稱試鑄品遺存較少,而鐵母是為稀罕,乃北宋珍泉之一。

我們知道,歷代鑄錢,不乏貴金屬鑄幣,用作輔幣或者賞賜錢、紀念幣之類。而北宋時期,亦是如此。其中,根據遺存實物來看,北宋幾乎所有年號錢均已發現銀錢,對此,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有公開出版的專著進行論述(《中國金銀古錢幣》)。而貴金屬鑄幣,因其史鑄量少,遺存亦罕,不少著譜者甚至未能有更多見識。是故,導致不少泉譜均少有載入歷代金銀錢。儘管如此,這不影響中國貴金屬古錢幣存在的真實性和珍稀性。

譜載至和重寶無小平銅錢,僅折二型譜批其為試鑄樣錢性質,未曾發行流用。而這是否意味著該錢無論銀或銅真的未鑄有小平形制之錢?其實未見得,基於至和元寶、通寶二錢皆為小平錢的情況,至和重寶有鑄過小平錢是完全可能的。

而就目前來看,雖然未見至和重寶小平銅錢,然而本人在獵泉過程中,曾有幸獵獲一枚小平銀錢,三相一材皆難存疑。故今日賞泉,特將其帳中擇出,拍照發於此公展亮相,鑑賞一番,孰是孰非,當以實物證之矣。

首識書相。一眼可識,本品面文“至和重寶”四字,隸書書體,旋讀,光背無文。其字形大小適中,書寫工整,不乏力道,筆劃清晰粗酋,橫直豎立。整體書相凸顯古樸率真,筆法自然,無匠氣做作之態。藉此,無需贅述,品文識書,本品書相具官爐鑄品本色,書相之門可開。

次觀鑄相。展目本品,其整體鑄制規整。直徑約為24.67毫米,重約7.86克,鑄體厚薄適中,形制小平略偏大,明顯具試鑄樣錢規格。續觀其鑄相,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輪乾乾淨淨。再見其字廓深竣清晰,輪廓分明,挺拔鼓凸而又彰顯自然有度,恰到好處。很明顯,以試鑄樣錢應有之鑄相標準來衡量,本品則是具備其所有的。故而,無需再表,從鑄相上辨析之,此錢正是官爐鑄品,開門之鑄相,當不在話下。

再察鏽相。不難看出,本品渾身黑栗色包漿裹縛,深淺相間,分佈自然,漿質皮殼十分老道,踏實而不虛,可謂純真無邪。其乃東北罐裝窖藏所出,未曾上手把玩,故未見露出明顯銀白色,乃屬原汁原味出罐之貌相。據此包漿辨識,正是古銀錢獨有之包漿質色。由此,結合重量比,則可斷識其材乃為銀質無疑。毫無疑問,辯鏽識漿,本品包漿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門可謂洞開矣。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至和重寶光背小平銀錢”,三相一材,無不開門見山,不存疑處。僅以本人之眼界耳域所及,亦今為止,此錢發現可謂極罕,其雖不為泉譜所載,然實物實證,經得起諸般審鑑,故而難疑即真,實乃不可多得之品,其將為至和重寶錢添小平一式,雖為銀錢,然亦具補缺之意義,至於其收藏價值,已然無需強調矣。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北宋極罕見的《至和重寶隸書小平銀錢》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