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戴森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產物

6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能源危機;

7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汙染危機;

8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生態危機;

9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候危機;0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恐怖危機;

10年代,人來開始意識到智能危機;

20年代,什麼危機將會更多地被人類關注到?

生化危機?或者還是能源、汙染、生態、氣候、恐怖、智能一起爆發的危機?

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危機,這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而言,那都是難以消除,甚至是無法消除的。

如果你有思考過這幾種危機,也許你就有可能會意識到,越是發現得快的危機,它就越是能關乎到文明的生存發展。

人類文明的發展,只有到了某一個程度,然後相應的危機才會被顯現出來,比如說智能危機,在文明還沒有進入電力時代之前,它是不可能存在的。

戴森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產物

​ 而電力時代要得以發生,那麼它就必須要有一個工業時代的基礎,可是工業時代的發生呢?那是要建立在能源的基礎上的。

所以說,能源才是文明得以發展的基礎,沒有能源的存在,人類文明最多隻能永遠地停留在工業時代以前。

今天跟大家聊的不是文明,不是危機,也不是能源,而是戴森球。

戴森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產物

說到戴森球,稍微對它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專為科技文明的生存發展而收集恆星能源的工具。

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是宇宙文明發展所需要的能源需求的邏輯必然。

以戴森的這個理論來看的話,未來的人類文明,若能完全地挺過文明發展過程中所爆發出來的各種危機,那麼人類建造大量的衛星來收集太陽能將會成為未來的一種理論上的必然。

戴森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產物

也許有人會說,地球上有大片沒有被利用的土地沙漠,甚至是海洋等,我們在那些地方安裝太陽能裝置來收集能量,這難道不比未來要花大成本去建造衛星來收集太陽能要靠譜得多嗎?

實際上,當我們人類把地球上積攢了幾千萬年,幾億年的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消耗完了之後,依靠擺鋪到沙漠,海洋,甚至是其他一些草原上的太陽能裝置所能收集到的能量看來,在未來什麼設備運作都需要電的情況下,這也只不過是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而已。

況且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地球生態問題,在沙漠中放置大量的太陽能裝置,也許不會對地球生態產生什麼大影響,但是如果放到草原的話,那就會大大壓縮很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

而如果是擺鋪到海面上的話,不說對水溫洋流生態造成的影響了,就單說,海水受熱蒸發,然後凝聚成雨落回地面的這一循環來看,它對陸地生態的影響就是毀滅性的了。

既然,不能跟地球本身的生態搶奪太陽能,那麼戴森球就必然會成為未來要走的路嗎?

說實在的,戴森球這條路,在理論上是要走的,但實際上根本就走不通。

未來的人類文明沒辦法建造戴森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就是能源本身的問題。

發射太陽能板去環繞太陽,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耗能,但能量回收速度卻又是極慢的工程。

你要等它回本,也就是等它給地球收集到的能量能抵消掉把它發送去環繞太陽的能量,那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年了。

況且,要等到它真正的盈利,能給地球帶來純收入的能量的時候,或許它們早因長久運行而出現破損等的問題也就會大批量的出現了吧,到時大批量的維修,那不見得會比把它能發送上天的能量能少多少。

因此,在能源的成本及回報速度上,這就是一個難以讓人承受的問題了。

即便是這樣,但很多人還是會認為,至少這個方向是對的,符合人類文明的發展邏輯,可這確實也未必,甚至是很難實現。

就拿現在的氣候危機來說,雖然每個國家都能意識到它的對未來爆發所存在的災難性有多大,但最後卻因利益以及公平性等各種問題而導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大會談不下去。

這說明了在人類的整體上雖是有著大概的正確方向,但要想解決這內部的矛盾,這本就是一個異常艱鉅的問題。

戴森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產物

對於戴森球的建造,從個體的集體利益的角度去考量,那無疑是比氣候減排協議更難以做到的事實,況且減排只是一種約束,而戴森球卻是一個很強實彈,但卻難以得到回報的巨大項目。

況且拿大量的能源來發射火箭,這還不如先拿來運行各種設備來享受生活要實際得多呢。

事關人類未來命運的問題,或許你會認為這種說法荒唐,但實際上,人性就是這樣,雖然大家都知道建造戴森球是為了未來,可你沒理由不讓現在的我們享受生活啊。

所以就目前來看,人類在能源的問題上早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衚衕裡面了。未來的文明也許會停滯,甚至是倒退。

因為當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即將被耗光了的時候,不說人類要建造什麼戴森球了,就算只是發送一顆功能性衛星都不會那麼容易了。

這就更不用說什麼未來的太空移民了,因為人類至始至終都很有可能出不了這個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