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劉坪: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推動基層治理制度創新體系 和能力建設再上新臺階

劉坪在茂縣、松潘、紅原調研督導時強調

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 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推動基層治理制度創新體系 和能力建設再上新臺階

阿壩新聞網3月7日訊(記者 秦遠俊 澤旺旦真) 3月4日至5日,州委書記、州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坪深入茂縣、松潘、紅原,調研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找差距、堵漏洞、補短板,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推動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體系能力建設再上新臺階。

今年,是全面完成“6·24”茂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後重建任務的關鍵之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如何推進重建進度、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恢復生產生活正常秩序,劉坪十分關注。他先後來到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災害發生地、疊溪鎮衛生院、較場村異地重建集中安置點,實地瞭解農房重建遷建、支柱產業培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情況。在較場村,劉坪來到遷建戶邵華英老人家,看到老人寬敞的房屋、整潔的房間、豐富的晚餐,聽到老人對黨和政府的感謝,劉坪十分高興,他說,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有效有力推進災後重建、新村建設、產業培育等各項工作。期間,劉坪還來到茂縣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巖窩村,在村活動室與鄉(鎮)、村幹部座談交流生態保護、集體經濟、撤鄉並鎮、基層黨建等工作,並前往民宿“啼溪格尕”,與留學回國的創業青年交談,瞭解旅遊接待情況,他鼓勵大家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當地多聲部民歌非遺傳承和羌族傳統村落的獨特魅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引導群眾把減畜減牧目標同發展鄉村旅遊結合起來,把回報率低的傳統農作物向價格高、市場大、不愁賣的特色農產品種植轉型,拓寬就業增收致富門路。

4日下午,劉坪在前往松潘縣開展工作途中,隨機抽查了松潘南界卡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看望慰問在崗執勤的公安幹警、醫務工作者和黨員志願服務隊,對他們頂風冒雪、宣傳勸導、服務群眾作出的奉獻表示高度讚揚,勉勵他們要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嚴格按照“低風險區、中風險區、高風險區”分類分級管理要求,抓實抓細外來人員排查登記、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堅決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5日下午,劉坪來到紅原縣瓦切鎮如意空行寺開展“兩聯一進”群眾工作,詳細瞭解寺廟疫情防控工作,並向寺院僧尼送上藏曆新年的美好祝福。交流中,他引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歷史典故、佛教故事,希望廣大僧尼繼續弘揚愛國愛教、守法持戒的優良傳統,堅決做到遵紀守法,與地方黨委政府、各族群眾攜手維護好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更好地為廣大信教群眾、家鄉父老鄉親服務。他要求,有關部門要增強辯證思維,統籌兼顧做好各項工作,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實現管理,要健全“一寺一策”機制,查漏項、補短板,更好地引導藏傳佛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隨後,劉坪前往龍日鎮,實地查看了村民活動室、室內籃球場,詳細瞭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相關工作推行情況,並對抓好村級建制調整優化、軟弱渙散基層組織整頓、特色產業發展等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做好牲畜品種改良,健全延伸產業鏈,紮實提升農牧業經濟發展水平。他特別叮囑,當前,草原植被稀疏,受倒春寒、暴風雪等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畜牧業面臨“春荒”的問題,牲畜可能出現“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現象。要在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認真做好糧食、飼草料等應急物資儲備工作,主動深入村(組)、寨子開展走訪,深入瞭解牧民生活現狀和需求情況,及時排查可能出現的受災情況。

調研中,劉坪對紅原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好經濟發展各項工作的成效表示肯定。他強調,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勢在必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是壯大村級規模,實現優勢互補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大好機遇和稀缺行政資源,將釋放全方位、深層次、持久性的發展紅利。優化村級建制涉及面大、政策性強、關注度高,完成這項系統性、全局性工程,黨的領導是保證、減量提質是目標、群眾認可是關鍵、配套政策是保障、依法依規是遵循、風險防範是底線。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準確把握全州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體系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按照有利於農牧業發展、有利於農牧民群眾增收、有利於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三個有利於”工作要求,綜合考慮地理特點、風俗習慣、交通條件、發展水平、產業功能、“三山一界”等因素,科學制定村人口規模和幅員面積標準,絕不能想當然地簡單“畫地圖”。要科學分析、認真研判,把村建制調整與調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結合起來,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增強服務群眾功能,堅決做到公正正派。要堅持“一村一策”,充分發揮“一肩挑”的制度優勢,把措施謀劃得更深、更細、更成熟一點,確保調整改革工作堅定不移、積極穩妥推進,切實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州領導鄭雷、劉波濤分別參加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