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今天就來說說一下這個安史之亂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天寶14年,也就是公元755年

三鎮節度使,三百斤的安祿山在范陽(北京)起兵,劍指中原,安史之亂爆發!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叛亂兵變在古代歷史中也經常發生,而且安史之亂最終也被平定了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公元755年

但是教科書卻將安史之亂定義為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如果從更宏觀的歷史角度看來,這更是整個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無論是經濟,政治 甚至於人民的心理以及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都有了明顯的改變。

那麼,這場浩劫是如何爆發的呢?他對後世的中華文明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們先看看當時的歷史進程和世界格局。

強大且統一的漢朝滅亡之後,中國經歷了三分天下,而後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時期。

俗話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巨大的歷史慣性下,

公元581年

  •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統一中原並且大興土木,開展了京杭運河為首的全國性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並且再次大同已經封閉了幾個世紀之久的絲綢之路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同時開創科舉制,為中原的繁盛強大打下了基礎,

但基礎設施勞民傷財,加上隋煬帝楊廣的暴虐,隋也就在二世而亡.

公元618年

唐高祖李淵在此基礎上建立唐朝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之後的幾代皇帝在宮延內血腥奪權,鞏固統治的同時,也先後擊敗了,東突厥,西突厥,滅掉高句麗,擋住土蕃等強敵。

在人口紅利以及強大的經濟力量支持下,唐朝軍劍指四方鯨吞蠶食,讓周圍環伺的一眾國家俯首稱臣。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中期,

唐朝國力到達頂峰,到了天寶13年,全國的戶口統計為52881280人

加上隱戶(逃戶),佃農(封建領主制經濟下承租份地的農民),奴脾士兵僧道等不統計人群,史學家估計全國總人口應該有八千萬,僅長安所在的京兆府(特區)就有人口二百萬餘,

二同時期全世界人口才剛過兩億左右,即使人口眾多,每年的人均糧食產量卻達到七百斤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在中國歷史上,這個人均糧食佔有量,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82年才趕上,封建帝制的大部分時間的佔有量,都不及這個一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影視劇中唐朝的國民們,個個裝扮華麗上檔次,肉餅可以成為主食。羊肉也是尋常百姓家的常客,導致唐朝真的就有資本以胖為美,這也是體型龐大的安祿山,深受唐玄宗楊貴妃喜歡的原因之一。

由於統治範圍還與四海管轄民族眾多,民族問題當然也要考慮,所以保全其部落,順應其土俗的政策也讓其非漢民族得以安分。

同時給予少數民族相對平等得地位,除了宰相,其他朝中官職以及國防軍政要職,均向外族人開放,對待臣服的國家,採取恩威並施的舉措,在軍事征服之後,運用和清冊封等手段消除國際問題,國際貿易也是當時唐朝統治者相當重視的問題。

唐朝之所以把疆域打成這個形狀,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控制絲綢之路,掌握貿易主動權,

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流向西域歐洲等,換來金銀珠寶,橄欖油,葡萄酒等經濟作物,

電視劇也大多還原了長安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繁盛形象,

面積四倍於紫荊城的大明宮。就處於長安城的東北方,與北極星呼應,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155米寬的朱雀大街縱貫城門與皇城,街道縱橫交錯的長安城內。

波斯人,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高麗人,羅馬人,日本人,阿拉伯人,

穿梭其中,從商做官。

長安的太學院已然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際學院,大批各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學成歸國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的國家漢化,可參考現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也有不少留學生通過科舉考試在朝堂上擔當重臣,當然學習是相互的,那時的唐人將北方大漠以及西域的少數民族稱為胡人,天寶年間,長安城統計在冊的胡人就有十萬人,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胡食,胡語,胡旋舞以及胡人傳過來的馬球,很快成為長安城中的時尚,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唐玄宗李隆基在即位之前就因馬球技術高超讓世人稱讚

胡人彪悍開放,灑脫有活力的特點,也在當時大唐的漢人甚至皇帝身上表現出來,

安祿山的胡旋舞得到皇帝的賞識,這也成為了他平步青雲的開端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

執政之初,年輕的皇帝意氣風發,勤於政務,親自參與改進科舉制度以及兵役制度。

一度親自批閱縣級官員的考卷,保證地方官員的素質以及軍隊的戰鬥力,對農業也採取了調控的措施,豐年國家收購餘糧,防止穀賤傷農,災年開放穀倉,使百姓仍有餘糧,

如此一來,調冬生產積極性的同時,還使國庫存糧充足,這樣軍隊也就有了後勤保障,

同時唐玄宗在全國提倡節儉反對奢侈浪費,在皇帝以及權臣的勵精圖治之後,

終於迎來了唐王朝,也是封建王朝最鼎盛的開元之治。

也唯獨這個時代,詩詞歌賦,舞蹈,壁畫等高端藝術才能被普通人津津樂道反覆玩味,

可是不能所有人都去舉杯對月。

唐玄宗在自己執政中期,面對如此繁榮昌盛的長安城,對權力逐漸失去興趣,政務朝政不再細心打理,苦心專研聲樂歌舞,在他見到自己的妻子楊玉環之後,徹底放飛自我,不理朝政。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以女人為中心的生活當然逐漸奢侈,權臣百姓也紛紛效仿,

開元之初節儉之風蕩然無存,

不過國庫還算充裕還可以維持下去。

就在此時,整個國家乃至全世界遇到了一件決定世界走向的大事。

怛羅斯戰役

強大的唐帝國軍隊在高麗大將 安西節度使 高仙芝的率領下,滅掉了車遲國和石國等一眾小國之後,遇到了同樣處於鼎盛時期正在擴張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國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他擊敗了東羅馬帝國,滅掉薩珊波斯帝國之後,版圖與唐接觸,阿拉伯帝國幾次襲擊騷擾唐軍失敗之後,高仙芝決定主動出擊,可是孤軍深入的3萬唐軍,遇到了阿拉伯軍隊的圍剿,加上唐軍內部附屬軍隊的二五仔臨陣倒戈,出擊的唐軍盡數剿滅,隨後雙方在你來我往的襲擾中,認識到了彼此的實力,即進攻不成防禦尚可,所以兩國放下兵刃,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互派大使。

雖然從整個歷史角度來看,這只是一次規模不大的邊境衝突,可是就此中國停止了向西的征伐,武力擴張並用文化統治的中國化進程結束,因為意識到兩個大國的存在,西亞中東各國開始從心理上不再一味的依附大唐。

節度使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節度使,為了為此對外用兵或者鎮守邊關而設置的官職,起初只是管邊境軍事事務,可是到了開元末期,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土地兼併現象逐漸嚴重,也就是地主階級通過各種手段將百姓的土地據為己有,尤其是災年以錢糧換地,使得很多人口喪失土地成為流民,代表資產階級的中央為了解決流民問題,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僱傭流民大量從軍,成為職業軍人,同時期遊牧民族騎兵數量與質量得以加強,國家正好也需要長期駐守邊關的快速反應部隊,可是軍隊的開銷也隨著增加,中央供給不足,於是開始讓軍隊自己在邊境屯田耕作,

這一事務的管控權力自然落到了節度使身上,

逐漸的,節度使掌管了所管轄軍區的-軍事-行政-民政-財政以及生產和稅收,在轄區範圍內吸取流民,補充兵員也由節度使管理,這樣一來,隨著節度使的權力增大,在其管轄內的士兵就容易出現-只知其將之威而不知有皇-的現象,

怛羅斯戰役後,隨著中央軍事戰略的調整,對外用兵的需求減少,各鎮節度使的注意力也必然從國外轉至國內,因為在唐朝有不少邊關將領回到中央,成為朝廷重臣的先例,中央官員與邊關各鎮出現對立之勢,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玄宗因為個人原因荒廢朝政,沒有起到調節作用,同時導致中央腐敗嚴重,一代賢相張九齡被李林甫代替。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張九齡

張九齡在皇帝不理事務之時,幾乎獨攬朝政,雖然李林甫才華出眾起初為皇帝解決部分財政問題,可是其鞏固權力,阻塞迫害賢良的手段卻無所不用其極,科舉制度逐漸形同虛設,任人唯親的現象在朝堂以及地方成為普遍,最致命的後果就是中央軍隊腐化,庸才流入,缺乏管理缺乏訓練,中央實力逐漸消弱,而地方節度使卻在日益壯大。

安祿山本是一個打了敗仗,被押解回中央準備問罪的胡人兵馬使,可他通過賄賂官員洗脫罪責,同時因表演胡旋舞得到唐玄宗的注意,很快平步青雲,李林甫考慮胡人不能做宰相,於是投唐玄宗所好,推舉安祿山為 東北三鎮節度使,一來減弱節度使對其相權的威脅,二來安祿山可以成為其強勁黨羽,這三鎮的節度使足足有15萬人,力量已經蓋過中央,而皇帝貴妃還在與安祿山嬉戲共舞,沒有絲毫忌憚,

李林甫病死後,原本市井地旮出身的楊國忠,因為是楊玉環(唐玄宗老婆)的族兄,同時也十分會”做人“,所以成為新的宰相,升任宰相之前因為爭寵成為李林甫的政敵,

安祿山作為李林甫的黨羽,與楊國忠交惡,雙方持續且轟動朝堂的黨爭,皇帝卻任其發展,視而不見,而楊國忠禍亂朝綱,阻塞中間的本領,與李林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自身的能力有限就會嫉賢妒能,使得中央更加腐朽,不懂兵法又好大喜功,對南方几度用兵,兩次使軍隊走入瘴氣之地,軍事失敗導致唐軍折損數萬餘,也讓南方少數民族與唐交惡,

安祿山看到自己的權力,甚至個人安危竟遭威脅,同時也認識到中央實力不濟之時,終於下定決心,發動兵變。

公元755年12月16日

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北京)起兵,其數下步騎精銳,煙塵千里,由於安祿山的東北勢力龐大,騎兵之後沒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就佔領河北,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隨後直指東都洛陽,同年12月22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兵造反,命兒子榮王李婉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帥,東征安祿山保衛洛陽,由於唐朝的軍隊還在邊關不能及時趕回,高仙芝封 常清臨時的長安洛陽募兵,得到的都是些市井子弟,缺乏戰鬥經驗,此時也沒時間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所以安祿山雖然遇到大軍阻礙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但很快將其擊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叛軍就攻入洛陽,

殺守將和御史中丞並自立稱帝,國號:大燕

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 撤出洛陽之後,在潼關再次集結,邊關兵力部分調回,並在潼關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潼關易守難攻,在此堅守並等待邊關節度使調回大軍本是正確戰略,

可是朝延的腐朽,讓庸才文官視武將立功為洪水猛獸,加上高仙芝等人也非漢將,胡將安祿山的反叛使得唐玄宗對外將產生忌憚,這也就成了官宦誣陷武將的最有力藉口,

隨後封常清高仙芝,以勾結叛軍避而不戰的罪名處斬,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新將領是已經年過花甲的隴右節度使 哥舒翰,不過身為大將,深諳兵法,依然正確判斷了戰爭形勢,上任之後立刻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

安祿山大軍,幾度強攻均被挫敗,而此時朔方節度使 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同為叛將的史思明,一度連續得手進展十分順利,此時哥舒翰認為,只需要繼續堅守,叛軍勞師遠征急於速勝,在佔領區不得民心,且後方失利的情況下,便會自行潰散,可是大唐的失敗也恰恰來自於其後方,宰相楊國忠懷疑哥舒翰在為自身利益而怯戰,同時安祿山派處老弱病殘在唐軍陣前襲擾,讓皇帝以及楊國忠認為叛軍已經大勢已去,畢竟人容易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於是逼迫 哥舒翰 出關剿滅叛軍,百般勸解無果,哥舒翰無奈出擊,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安祿山佯裝退敗,誘敵深入,在靈寶山的山道上設伏,二十萬守軍覆滅,主將哥舒翰也被下屬綁赴敵營,這次出擊失敗也讓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戰果功虧一簣,此時長安城已經門戶大開,安祿山的精銳鐵騎開始全速衝擊,

唐玄宗和楊國忠在得知消息後震驚不已,冷靜後向長安城放言,要御駕親征,不過在陳玄禮的禁軍集結完畢之後。

公元756年6月12日黎明時分,唐玄宗皇帝 逃出長安,向蜀地而去,

四天後,安祿山佔領長安,衝進大明宮,破壞宮殿,搶奪財物,將皇室成員盡數屠殺。

安史之亂對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讓曾經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的關中地區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大量的饑荒和逃亡讓這一地區的人口銳減,由於年代久遠,據記載,損失人口約為三千萬,也就是整個中華大地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曾經 商 周 秦 漢建立起來的中華中心地位蕩然無存,唐朝以後再也沒有朝代在長安建都,

因為安祿山是胡人,且又是叛亂的根源,所以非我族人其心必異的思想開始影響後世,這也就讓之前開放包容的中華大地,變得保守,內斂而且排外,這一思想經過後世一千多年的強化之後,中華大地逐漸由世界中心變成與世界脫軌的狀態,

封閉自我,減少交流,同時由於地理的原因,中原周邊地區不是海洋就是大漠,南邊是充滿瘴氣的叢林,所以也就有了坐井觀天的自傲,認為自己生活的地區就是天下,即使右後來鄭和下西洋這樣的壯舉,其直接目的是彰顯我中原國力強盛之威,與不久之後歐洲歐洲展開的大航海時代有著本質的區別。

其實我們現在回望安史之亂,很明顯,這是一場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內部的黨爭封建中央與地方的對抗,是這場人禍的根本原因,還看到在中央集權的政權統治下,一旦出現了類似唐玄宗這樣多變的因素,國家的未來就會變得不可控,要說民族矛盾也可能只是安祿山在胡人集聚地起兵的一個口號罷了,因為他用的部將士兵80%都是漢人,而對抗安祿山的大將卻很多都是,高麗契丹以及胡人出身,其實胡人以及其餘各族各國人民,在長安和全國能得到很好的生活,也被平等對待,所以全國也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民族矛盾,各族充分交流融合以及發達的國際貿易,也是唐朝初年創造盛世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