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大家談到對這位的印象,必定會想到這是位能力出眾,推翻蒙元暴政的聖主,從朱元璋一生的功績來看,也可以看出這是位胸有百萬兵的雄主,但是就是這樣一位雄主,為何在晚年扶孫子朱允炆上位的時候,做了大量事情為皇孫登上帝位鋪平道路,卻未曾預見到燕王朱棣對朱允炆皇位的會產生這樣大的威脅呢?按理來說燕王從小在他身邊跟隨他四處征討,他應該很瞭解朱棣的能力才對。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原因有好幾層,在此筆者先列舉幾個原因:

皇太子朱標死的太突然

其中朱元璋最滿意的嫡長子朱標太子去世的太早也是一個重要導火索,打亂了朱元璋為子孫鋪墊的前期一系列計劃。

朱標太子此人,寬厚仁愛,友愛弟兄,既能得到群臣的擁護,也能壓服得住眾多兄弟而且這個敦厚的皇太子有著自己清晰的執政措施,他所主張的與民休養生息更是天下動盪後的民心所向,也深得朱元璋本人的認同,所以說,如果要說立個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皇位繼承人的話,無論是從能力,主張,還是人心所向上看,朱標不管是在朱元璋眼裡,還是天下臣民眼裡都是個完美的皇位繼承人,很可惜天妒英才,朱標在年僅三十八歲時就英年早逝,他這一死,讓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規劃徹底打亂,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已經六十多歲了,就是想再培養一位稱職的繼承人從時間上也來不及了,讓朱元璋下了很大心血培養的朱標一死,讓皇位繼承人成了個大問題。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此時大明建立才剛剛穩定好沒多少年,且朱元璋已年邁,若再不定下下一任接班人,必然讓大明社稷不穩。其實此時明初能人還是不少的,比如從能力上看,朱元璋厲害的兒子就不止一位,比如寧王朱權,燕王朱棣,所以這些其實都能算是自己皇位的候選人,自己也與這些一起打江山的兒子們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而且退一步看,這些兒子們也是守護自家大明江山的保障,所以朱元璋起初根本就不會有想要殺掉朱棣的心思。

燕王繼位容易引發矛盾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然而在老朱眼裡,朱棣朱權等兒子們能力雖強,但卻不是皇位繼承的完美人選,畢竟首先朱元璋的規劃中更傾向於讓經世守成的君主來管理他死後的大明,第二,在這些能力出眾的兒子間資歷最大的朱棣也只是排行老四,前面還有兩個並不是沒有能力的兄長,若是讓老四上位,首先老朱其他兒子們就會不幹,還會招致那些信奉儒家學說重視嫡長子的大臣們的反對,所以朱元璋不管是為了讓第一代交接班能為後世做好表率,立個好的開頭,還是為了社稷穩定著想,都不會讓朱棣或者朱權當下一任接班人。

低估了藩王的狡詐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此時,在老朱眼裡只剩下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是嫡子一脈,地位不會被人詬病,而且朱允炆有乃父之風,自幼受正統儒學教育,為人敦厚寬仁,治國政見接近其父朱標,在朱元璋眼裡是個對比其他兒子更適合繼承大位的守成之君,皇太孫朱允炆自此被內定為儲君,並在最後得到朱元璋的傳位遺旨,但是在此之前,朱元璋難道沒有懷疑過朱棣等人會對朱允炆的地位產生威脅麼?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不然,其實老朱在為朱允炆上位鋪平道路大肆打壓過一些人,為朱允炆指定了很多輔佐大臣的同時,也在眾多藩王身邊安插了眼線,尤其是朱棣,朱權等人身邊,注意著這些藩王的一舉一動,但是在老朱死前,不知朱棣是有意還是無意,一直都保持安分守己,在北平安安分分地鎮守邊疆,一副老實忠臣之相。所以,朱元璋因此到死也沒有真正懷疑過朱棣等人。

朱元璋晚年兒子相繼去世,不忍心下手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其實筆者認為,朱元璋在大限將臨之前,可能也認真思考過要不要為皇孫的統治徹底割除後患,除去朱棣,朱權等人,但是,萬萬沒想到,老朱在死前卻連續經歷了兩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心之事,老二老三都在朱元璋死的前幾個月相繼去世了,哪怕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對於他這般歲數的老人來說,心都會變軟的,因此在最後時刻,老朱卻更加難以對自己的兒子們下得了手了,退一萬步講,就算自己死後那些藩王造反了,也都是自己後代當皇帝,對他本人來說其實沒啥區別,而且,朱元璋也沒想過,掌握天下大權的朱允炆會被一地藩王,在這麼相差懸殊的實力對比中輸掉皇位吧!


朱元璋為孫子鋪平道路,為什麼漏了朱棣?最終養虎為患


正是基於種種考量,朱元璋最後還是留下了朱棣,也是養虎為患,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趕走了自己的侄子,或許,朱元璋已經料到了這個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