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十二生肖歷史演變是怎樣的?

展翅鵬飛人


生肖,又叫屬相,在中國,生肖代表年份和人的出生日期。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十二年一個輪迴。十二生肖由自然界的11種動物和傳說中的“龍”組成。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十二生肖的名稱在不斷變化與發展。因此,我們能從“十二生肖”的名稱演化中感受十二生肖的歷史演進。

漢代及漢代以前的大部分時期,人們往往把動物統稱為“禽”,人們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動物都可以稱為“禽”。東漢學者王充所著《論衡.物勢篇》講到十二生肖時說:“以四獸驗之,十二辰之禽效之”,“十二辰之禽”就是十二生肖。


隋唐時期,社會各領域有了長足的發展,文化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十二生肖的名稱也變得多樣:隋代王度在《古鏡記》中,把銅鏡鑄文中的十二生肖圖案稱為“十二辰畜”;唐代《事始》一書中又有了“十二獸”的叫法;

唐宋八大家的韓愈、柳宗元在他們的作品中稱為“十二神”。隨著開放的民族政策的實施,少數民族的生肖文化也傳入中原,據《新唐書.回鶻傳》載:“黠戛斯,古堅昆國也。......以十二物紀年,如歲有寅則曰虎年。”這其中的“十二物”就是十二生肖。


宋朝時,十二生肖的名稱有“十二蟲”和“十二時”兩種叫法。蘇轍有一首《守歲詩》:“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於菟”表示虎,“於菟絕繩去”表示虎年將盡,而“十二蟲”就指十二生肖。

宋《五會紀要》:“文武官及庶人喪葬,三晶已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時在內。”其中“十二時”就用來表示十二生肖。

到了清代,又有了“十二辰禽象”的稱謂。《星曆考源》載:“十二辰禽象:子鼠、丑牛、寅虎...戌狗、亥豬。”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時期已經出現了最接近我們今天叫法的“十二相屬”,清.趙翼《陔餘叢考》中提到“十二相屬起於後漢”。

民國時期,還有“十二支神”的叫法。《中國明器》中“後來明器中十二支神所本”,十二支神即十二生肖。


綜上,十二生肖的動物和排序,最晚在東漢時期已經全部定型,已有2000年曆史,以後各朝代只是在名稱上叫法有所不同,從十二生肖名稱的演變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生肖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中華語言的魅力。


遊史無終


十二生肖,根據考古發掘, 我國民間傳統的十二生肖和十二種動物相搭配的記載,最早出 現於湖北雲夢縣秦墓的竹簡背面,該木斷定為秦始皇時代。所發現的生肖動物次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蟲、午鹿、未馬、申環、酉水、戌羊、亥豚。與定型後南梁陳沈同《十二屬相詩》比較,現在的順序為鼠、牛、虎、兔、龍、蛇、 馬、羊、猴、雞、狗、豬,變化在於鹿地位的失落和馬地位的鞏固。秦人對鹿的圖騰崇拜是很強烈的,如已發現的鹿文瓦當 等,“逐鹿中原”被視為向最高國家權力問鼎的代名詞。但漢代隨著軍事戰爭中馬地位的提高,原來鹿的位置便成了馬,馬 的位置便成了羊,羊的位置便成了狗,這不由得使人聯想起趙高“指鹿為馬”的歷史典故。


環球知識科普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十二生肖是無法忽視的重要內容。究其起源,時至今日也還沒有確切的定論。十二生肖並不只是一套簡單的紀年系統,他還涉及到古代天文曆法、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等等多方面的的內容。想要探索十二生肖的歷史演變,勢必要同時探索多方面的內容。

先秦時期出現到魏晉南北朝形成,再到隋唐以後的豐富和發展,再到現在我們傳承。

從天文曆法來說,古人將周天分為12份,用12地支表示,12地支配屬生肖,分別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另外木星每12年運行一週,木星的位置可以確定年度支序......

從思想文化來說,原始先民常用某些動物作為本氏族的圖騰,12生肖起源於原始先民對騰的崇拜......

從宗教信仰來說,大集經雲: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12獸,為菩薩化導。人道出生,菩薩住窟,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

從五行陰陽來說,術士以12生肖配12時辰,再配合天干五行來預測推算,干支之名天皇氏始制,地皇氏定三辰,道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干支各有所配。人皇氏主不虛王臣不虛貴,正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得天地之氣後有子母之分,干支始有所屬,黃帝授河圖見日月星辰之象,大堯探五行之情,始作甲子配五行納音......

現如今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12生肖也只作為屬相來說了。90後00後,更小的甚至都覺得12生肖太low了,洋氣的現代人改信星座了。現在小年輕的的見面都問,你什麼星座呀?哈哈,也許再過幾個甲子年或許都沒有生肖了,擔憂啊。



小老兒瀾峰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戍狗,亥豬

十二年一輪迴,四輪一花甲,然後重開


石匠秦人


本人是算命的,

只知道十二生肖在算命中的演變。

致於歷史的演變不知道,


鉖瓜鉎居士


這方面的資料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了,並且從各個角度闡述的非常清晰了!若要系統性深入瞭解,請看由鍾敬文主編的《中國民俗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屬於權威性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