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什麼非要選宋江而不是盧俊義呢?

瀾夢十年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為什麼非要選宋江而不是盧俊義呢?

第一,晁蓋在世時都掌控不了局勢,他的遺囑更加掌控不了局勢;第二,宋江的能力和謀略足以把盧俊義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三,宋江在梁山擁有無人能及的威望和群眾基礎,盧俊義根本沒法於他相提並論。

第一,晁蓋在世時都掌控不了局勢,他的遺囑更加掌控不了局勢。

自從宋江上了梁山後,晁蓋的梁山之主地位就慢慢受到撼動。

比如宋江一上梁山,在處理新舊頭領排座次的問題時,宋江別出心裁地提出新舊頭領各坐一邊,等待日後再論功勞大小來排定座次。

當時的情況是,晁蓋第一把交椅,宋江第二把交椅,吳用第三把交椅,公孫勝第四把交椅,其他跟隨晁蓋的舊頭領九人,而跟隨宋江的新頭領有二十七人。

宋江這一提議,無形之中就讓二十七名新頭領都唯宋江馬首是瞻,他們都可以不用聽從晁蓋的,這麼一來,從頭領的人數上,宋江的勢力就壓過了晁蓋。

隨著後來吳用又很快倒向了宋江陣營,公孫勝保持中立。隨著上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這些好漢基本上都是衝著宋江去的。

到了最後連盜馬賊段景住都只知梁山上有宋江而不知有晁蓋。說明這時候晁蓋的梁山之主已經是徒有其名了。這才讓晁蓋氣得倉促領兵攻打曾頭市,導致最終死於非命。

在梁山上晁蓋在世時都掌控不了局勢,他臨死前留下的遺囑就更加掌控不了局勢。所以,雖然他遺囑說誰能捉住史文恭,誰就是梁山之主,但這遺囑明顯是形同虛設。盧俊義壓根沒有辦法憑著遺囑成為梁山之主。

第二,宋江的能力和謀略足以把盧俊義玩弄於股掌之間。

宋江和盧俊義相比,誰能做梁山之主,梁山眾人必然只會選擇宋江,而不可能選擇盧俊義。因為宋江的能力和謀略比盧俊義強得太多了。

宋江的能力和謀略體現在:一是在做大梁山方面,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數次帶領梁山對外作戰獲勝,既獲得了梁山發展的錢糧物資等等,又鍛鍊了梁山人馬的作戰能力,使梁山聲名大振,引起朝廷的重視。

二是在吸納人才方面,宋江眼光看得遠,有意吸納了包括朝廷將領在內的不少好漢加入梁山,使得梁山好漢的含金量更高,具有更強大的實力。

三是在對梁山前途的規劃方面,宋江遠遠超過了晁蓋,他為梁山的發展設定了更為合理和長遠的方向,最終在宋江的運作下,使得朝廷招安梁山,使梁山好漢實現了華麗轉身,由草寇成為朝廷官員。

相比之下,盧俊義的能力和謀略則差得太遠了。他就連自己命運都掌控不了,本來在河北大名府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折騰,結果輕易被吳用算計,弄得悽悽慘慘,差點丟掉了性命。盧俊義這種人怎麼可以做梁山之主呢?

第三,宋江在梁山擁有無人能及的威望和群眾基礎,盧俊義根本沒法於他相提並論。

盧俊義被吳用陷害,弄得家產都被管家李固和妻子賈氏霸佔,人又被大名府打入死牢,被折騰得奄奄一息之際,才被宋江、吳用帶領梁山人馬打下大名府之後救了出來。

這個時候的盧俊義其實就是風雨飄搖之中,落魄到了極點。所以宋江、吳用等人把他救出來之後,盧俊義把失去的家產重新奪回來,一股腦兒都運到了梁山上。

這時候上梁山的盧俊義,對梁山沒有寸功,沒有任何影響力,更沒有任何的威望和群眾基礎,梁山好漢憑什麼會選擇他做梁山之主呢?

相比之下,宋江在梁山則擁有無人能及的威望和群眾基礎:

一是梁山很多好漢本來就是仰慕宋江的大名,紛紛把宋江作為自己的精神領袖,他們和宋江本就神交已久,和宋江一起到了梁山之後,眼看宋江對梁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對宋江就更加拜服。

二是梁山好漢很多人都得到宋江的資助或者關照。比如桀驁不馴的武松,在柴進莊上和宋江結識,宋江對武松極為關照和庇佑,武松深受感動,臨行前主動拜宋江為義兄。

三是梁山在宋江的領導和運作下,梁山的發展日益興旺,震動遠近,甚至連朝廷都不得不重視梁山,為梁山日後贏得招安打下基礎。

相比之下,宋江做梁山之主比任何人都更合適,宋江的地位和威望無人能及,不選他做梁山之主,選誰呢?怎麼可能選擇新上梁山的盧俊義呢?


喬鞅


晁蓋遺囑:誰捉住射死他的人,誰就做梁山寨主。射死晁蓋的箭上明明白白刻著史文恭三個字,而且是盧俊義捉住了這個人。那麼,無論從法理還是情理上,盧俊義作梁山寨主都是沒有疑問的。但是,為什麼盧俊義沒有當上寨主呢?

這就要從多方來論證了。

一、盧俊義的資歷過淺,與宋江沒有可比性。

雖說前寨主已有遺囑在先,但盧俊義初上梁山,除掉捉住一個史文恭,對梁山沒有任何貢獻。尤其是與宋江抓鬮,倆人分別帶隊去攻打東昌府和東平府,誰先打下誰就做梁山寨主。結果又是宋江先打下了東平府,盧俊義不僅沒打下東昌府,反而由宋江帶隊去支援才得手。所以,盧俊義在資歷上與宋江根本不在一個等級線上,難以服眾。

二、盧俊義的出身不受梁山好漢待見。

大家都知道,梁山這些人除去少數幾個朝庭降將,大都是與朝庭誓不兩立的綠林豪傑,這些人對朝庭是沒有感情的。即便是宋江這個日後主張招安的人,也是個在江州法場上要開刀問斬的死刑犯。在這樣的團隊當中,由盧俊義這樣一個大名府首富,一個員外,一個先前與朝庭沒有任何隔闔的人來當領導,好漢們豈肯俯首貼耳聽從調遣。可能有人會問,小旋風柴進也是富豪,為什麼他在梁山能如魚得水。請不要忘了,柴進平時就廣招天下豪傑,王倫、宋江、林沖、武松、吳用,雷橫,朱仝,李逵,石勇等人都受過他的恩惠,柴進在上梁山前就對山寨有過大恩。盧俊義無法與之相比。

三、盧俊義的人脈沒有宋江深厚。

宋江及時雨的聲望如雷貫耳,天下豪傑不管認識與否,只要見面無不納頭便拜。事實上,宋江在上梁山前就已編織了龐大的人脈關係網,為他日後坐上寨主之位奠定了雄厚基礎。而盧俊義除掉燕青一個親信外,與梁山好漢們沒有任何瓜葛。用現在的話來說,盧俊義沒有良好的群眾關係,不具備當領導的外在條件。

四、盧俊義的智商和組織能力與宋江差距明顯。

宋江仗義疏財的美名不是空有虛名,不僅資助英雄豪傑,即便流落街頭的平民百姓他也照樣慷慨解囊,給他惹上殺身之禍的閻婆惜,就是因為宋江出手相助才導致禍端。上梁山後,面對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員成分,他從善如流都能團結在一起,從而使水泊梁山形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鬥集體。相形之下,盧俊義被吳用騙得團團圍轉卻無能力力,除了空有虛名以外,沒有任何領導才能得到實踐。他這種智商和素質和本領,怎麼可能勝任梁山寨主呢?

五、宋江坐上寨主之位,乃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盧俊義捉得史文恭後,宋江曾要求執行晁蓋遺囑,立盧俊義為山寨之主。無奈在吳用的暗示下,多人公開反對。明言反對得除吳用外,李逵,武松,劉唐,魯智深皆提出反對。尤其是魯智深說得最為直白:兄長若還推讓別人,灑家們各自都散。言外之意,你宋江若不當寨主,我們就都散了,不玩啦!

此種情況下,盧俊義又不是傻子,借他個膽子,他也不敢當寨主了。


總結:

綜上所述足以說明,宋江當寨主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而盧俊義方方面面都不具備當寨主的條件。


文化一家人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即使不選宋江,也不可能選盧俊義坐第一把交椅。

一,盧俊義本身就是宋江的一枚棋子。

梁山泊大頭領晁蓋偷襲曾頭市時,中毒箭而死。晁蓋臨死留有遺言,說是誰捉到射死自己的,以後就立誰做梁山泊主。

晁蓋的遺言,分明是把宋江排除在梁山泊主的繼承人之外了。因為按宋江的說法,射死晁蓋的,是曾頭市教師史文恭。宋江的武藝,不是史文恭的對手,不可能捉到史文恭。

但宋江為了自己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以實現他的招安目的。所以安排了一個棋局:

一是與吳用商定,先把所謂棍棒天下無雙的“玉麒麟”盧俊義誆上梁山;

二是安排自己與盧俊義各帶一批人馬攻打曾頭市,把史文恭趕進布好的籠子,讓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三是在自己與盧俊義兩人中選取一人來坐第一把交椅。而最後坐第一把交椅的,必然是宋江自己。

在上述棋局中,盧俊義無非就是一枚棋子。整個棋局已經在宋江、吳用的掌控之中了。

二,在梁山泊毫無根基的盧俊義,根本做不了梁山泊主。

盧俊義是北京大名府一個員外,有萬貫家財,武藝高強。但被誆上梁山之後,身邊的親信只有一個燕青,手下沒有其他的一兵一卒。

而宋江在梁山泊已經經營日久,除了林沖和劉唐、阮氏三雄等晁蓋的舊部以外,在鬧江州、三打祝家莊、打高唐州、打青州等戰役中,與晁蓋爭功,收服籠絡了大批親信。

連晁蓋都是已經意識到自己已經逐步被宋江架空,而倉促出戰攻打曾頭市以鞏固自身地位的。何況新上山的盧俊義,有何資格與宋江爭奪第一把交椅?

即使林沖和劉唐、阮氏三雄等晁蓋舊部,也不會讓一個毫無交集的盧俊義坐第一把交椅。

三,假如不是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最大的可能是林沖。

林沖是梁山泊元老,火併王倫之後,本就有資格做梁山泊主。

晁蓋臨終遺言,除了考慮到林沖資格以外,也考慮到林沖具有活捉史文恭的實力。所以,他分明是有意讓林沖做梁山泊主。

梁山泊第一把交椅假如真是靠眾好漢推舉的話,除了宋江,最有資格的也不是盧俊義。眾好漢也不會推舉盧俊義。

所以,宋江的棋局已成,《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非要選宋江而不選盧俊義。


初曉兒


按晁蓋遺囑,誰抓住史文恭替他報仇者為梁山之主,可是當盧俊義抓住史文恭後,梁山好漢們卻非選宋江就不選盧俊義。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來分析分析原因。

第一,宋江仁義名聲大。上山以前,宋江任職縣衙,家裡又是小財主,不管出於何種目的 ,他為人大方,不吝錢財,利用縣衙的位置,照顧了很多人,而且經常用錢賙濟別人,結交了很多江湖朋友,仗義之名很大,有山東及時雨名號。雖然盧俊義也有名,但不是仁義之名,而是富豪之名。

第二,宋江在梁山勢力大。梁山好漢中有很多受過宋江的接濟和幫助,比如武松,比如雷橫,比如戴宗、李逵王英、花榮,他們一定是宋江的幫手,而盧俊義只有燕青。

第三,宋江地位相對較低。宋江上山以前就是一個縣衙文書,權力和地位不是太高,否則也不會和江湖混混為伍,再加上宋江一直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這也是他後來上山造反的原因。但盧俊義就不同了,他在上山以前,是北京大名府的一個富豪,地位和錢財非宋江可比,上山落草也是迫不得已,不很情願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無論是情感上還是語言行為上,盧俊義和其它梁山好漢不是一路人,共同語言也很少。

第四,吳用的支持。作為梁山軍師,他的支持十分重要,吳用不可能讓盧俊義做梁山之主,因為盧俊義家破人亡被迫上山主要就是吳用的詭計。加上吳用權衡利弊,覺得宋江為主對他有利,帶動手下一批人一起支持宋江。

第五,宋江刻意要當梁山之主。當晁蓋遺囑說出,抓住史文恭者就為梁山之主,立馬明白晁蓋用意,由於宋江武藝不行,所以晁蓋遺囑實際上就是不讓宋江和吳用做梁山之主,但宋江也不想讓其它梁山好漢為梁山之主,怎麼辦呢?在和吳用商量後,這才有了嫁禍盧俊義逼迫盧俊義上山,然後讓盧俊義擒史文恭立功的故事,等於讓盧俊義做了木偶,因為宋江明白盧俊義不具備做梁山之主的條件。另外,也不能不排除宋江和吳用背後的小動作。

綜上所述,由於宋江的刻意準備,由於宋江和盧俊義相比條件比較優越,所以梁山好漢非要選宋江就不選盧俊義。





共鳴共勉共賞


1:盧俊義是大名府富賈之後,因武功高強,仗義疏財而聞名江湖,曾與梁山好漢惡戰被俘不降後被釋放。後又被官府誣陷入獄,幸得宋江等搭救,最後入夥梁山。

2:宋江在盧俊義上梁山前已經是坐上了二把交椅,其威望無論是在江湖還是在梁山眾人中都極高,甚至蓋過大頭領晁蓋。

3:盧俊義是宋江極力向晁蓋舉薦的人,對他也是尊崇有加。盧俊義,不可能,也不該,不敢搶位。

4:晁蓋死時,盧俊義入夥梁山時間不是太長,資歷尚淺,根基未穩,在眾好漢中威望也不是很高,雖然幫大頭領報了仇,宋江力主他為新大頭領。盧俊義知道自己在梁山的處境,考慮到宋江的聲望,不敢貿然應允。

5:晁蓋死後,盧俊義一下子由一個剛入夥梁山不久的新人,直接成為了僅次於宋江的二頭領已是尊崇至極。

6:況且晁蓋在位時,梁山事務大多由宋江吳用處理,宋江的能力有目共睹。所以晁蓋一死,梁山眾好漢眾中無論是從資歷、能力、聲望來說宋江都是大頭領的最佳人選,眾好漢選他也是實至名歸。





南公懿


宋江是梁山好漢的頭號主角,為什麼呢?因為在《水滸傳》這本小說中,作者洋洋灑灑寫了九十六萬餘字,總共人物達七百八十八人之多,有名有姓者都達七百餘人,其中最大篇幅描寫的是梁山一百單八將領,而將領中又以描寫宋江為主,所以作者寫小說首先必須有主次,盧俊義只能作為宋江的配襯,所以他無法成梁山的一把手。二來盧俊義上山較遲,在他之前,宋江和晁蓋已經在梁山泊打下一片基業,而他雖被迫上梁山,殺了史文恭替晁蓋報仇,但他在梁山上貢獻遠不及宋江多,所以只能屈居二位。三者宋江手下擁護追隨者眾多,如死黨李逵,武松,阮氏兄弟,王英等,他們絕不會擁護盧俊義,而對盧俊義赤膽忠心的只有僕人燕青,憑他二人之力,很難在梁山上喧賓奪主,所以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選的是宋江而非盧俊義。不過盧俊義也不負眾望,在晁蓋死去的遺言中,誰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誰就是梁山之主,而盧俊義實現了晁蓋的遺願,但卻無法憾動宋江的威望,所以他也知趣的坐了二把交椅,其實也不辱沒他的才華與本領。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歷史上真正領導好漢起義的人物就是宋江,而盧俊義的故事只是作者創作小說中的一個環節,因此不管怎樣,宋江做為梁山老大是定性的了,誰也改變不了。

從《水滸傳》這本小說中,我們讀到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宏揚的是真正優秀的真善美,所以不應該把人物的座次看得特別重要,就算盧俊義是梁山頭號人物,他也改變不了這場轟轟烈烈,氣壯山河的農民起運動,雖然這場農民起義最終失敗了,但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永遠都定格在中國人的腦海裡,並且永放光芒。讓我們再一次回憶一下好漢英雄的一些壯舉吧,魯提轄拳打鄭關西,林沖雪夜上梁山,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李逵下山,三打祝家莊,燕青打擂,征討方臘,等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它將流傳永久而不朽。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宋江(?—1124年),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主人公。

原為山東省鄆(yùn)城縣押司,眉似臥蠶,眼似丹鳳,唇方口正,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後為梁山起義軍領袖,梁山大聚義時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gāng)星之首的天魁星。因私放晁蓋等人,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並接受了九天玄女贈送的天書,之後帶兵征討祝家莊和高唐州。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接受朝廷的招安,為了報效國家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在本書結局被朝廷立廟,因為十分靈驗,得到當地人民世世代代的供奉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有一百零八人那麼多,而且個個是身懷絕技,文韜武略各有所長,而相比較起來,身為大哥的宋江卻是文的武的都不行,但也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宋江,卻成為了眾好漢的大哥,為什麼宋江能坐上第一把交椅呢?說起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水滸傳》最有名的一樣就是其中的綽號了,眾好漢行走江湖,都是每人一個響噹噹的綽號,在《水滸傳》中,宋江的綽號是最多的,一個叫做“呼保義”,一個叫做“及時雨”,另外還被人稱“孝義黑三郎”。

“呼保義”意思是哪裡需要他,喊一聲就會過去了,而“及時雨”呢,就是說哪裡乾旱哪裡就有雨及時下來。其實意思都是在說宋江為人大方,仗義疏財,也是樂於助人。早在宋江還是押司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了。

宋江重義,講究義字當先。曾偷偷給晁蓋等人通風報信,才使得晁蓋等人沒有被官府抓到,晁蓋也是感恩宋江,三番五次拉他入夥,坐頭把交椅,但都被他拒絕了。最後也因為這件事宋江招來殺身之禍,足見宋江還是夠仗義的。

宋江也被叫作“孝義黑三郎”,這也說明他對父母孝順。百善孝當先,自古以來孝都是深受人們推崇的。當初李逵也真是因為聽到李鬼說自己家中有老母才放過他的;所謂長兄如父,武松對待武大也是十分孝順,得知武大被害也是憤恨的殺掉仇人,可見,這些重義的人也都重孝,這也是眾人推舉宋江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宋江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一開始時候,宋江雖然只是一個刀筆小吏,但是心懷天下,想要幫助百姓,報效國家,這讓大多數都是出身平民的英雄好漢所佩服,也感覺跟著宋江干的話會出人頭地,這當然也是這些好漢所求的。那麼有了這些為數眾多的平民好漢的支持,那些出身較好的人自然也是沒法相爭,再說他們的出身本就是這些平民所厭惡的。

這麼多的原因綜合起來,確實也就是宋江能夠拉攏住眾人的心,因此成為大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張白紙白紙一張918


盧俊義本是北宋北京大名府的商賈,家財萬貫,一身武藝廣交豪傑,人稱“玉麒麟”,江湖上頗有威名。

宋江賺盧俊義上山的本意,就是因為水泊梁山上的兄弟,多是朝廷命犯名聲不好。宋江想借盧俊義的聲譽,壯大梁山的聲望。

但是宋江卻忘了,水泊梁山是怎麼來的?水泊梁山向來義字當頭,怎會把第一把交椅讓與他人?

及時雨義釋晁天王

晁蓋、吳用等七人,智取生辰綱東窗事發,如果沒有及時雨宋公明的通風報信,就沒有晁蓋的水泊梁山。

晁蓋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有恩必報,從此便想邀請宋江上山,做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宋江不願落得個落草為寇的罵名,這個心病才是宋江賺盧俊義上山的起因。

宋江和晁蓋都是極其講義氣之人,梁山隊伍的逐漸壯大,都是沾了二人江湖義氣的光。換句話說,宋江在梁山的重要性,不亞於是開山鼻祖。

威名遠播眾望所歸

宋江一開始不願意加入梁山落草為寇,又因生辰綱之事,怒殺閻婆惜惹了人命官司。就因如此,宋江輾轉騰挪路經幾處,被髮配江州。

宋江又因在江州提了反詩,是殺頭之罪,這才有了梁山好漢,大鬧江州的故事。宋江的威名,就在梁山好漢大鬧江州時傳了出去。

宋江的聲譽本在山東鄆城縣,就特別響亮,宋江及時雨的聲譽,也成了眾多好漢投奔梁山的旗幟。再到後來,三打祝家莊,攻打高唐州,大破連環馬,攻打青州,大鬧華州的勝利,使宋江的威望在梁山根深蒂固,無人取代。

宋江想把梁山易主給名望高的盧俊義,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異想天開。宋江的心思是要回歸正統留名青史,梁山最終的結果,也是宋江想要看到的,功成名就被朝廷立廟,世代供奉敬仰。

我是晶晶大叔,閒聊武俠文學,獨特分析解讀,堅持原創文章。


晶晶大叔聊文學


這個問題已有42位師友作了回答,瀏覽了一下大家所講的內容,各持己見,自有道理。不過,我還是想談點個見。如果概括地講,我覺得宋江具有:孝為先、講義氣、善助人、廣交友這幾方面的突出優點,是勝於盧俊義最大的籌碼。宋江,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從綽號的定位上就點明瞭宋江的待人接物、處事方式得到了人們擁戴、尊重。

1.以孝為先。宋江對父親的孝敬,不得不讓人佩服,時時處處想到父親與手足之情,得到多少人的尊敬。

2.“義”字當頭。在生活中,講義氣,重道義,為朋友兩肋插刀,對待李逵那樣的粗人以情感化,不得不讓人敬佩。

3.助人為樂。在當押司時,幫助朋友,寧肯自己吃虧受連累,也不傷朋友的情分。那些梁山好漢,大多數人受到過宋江的幫助,不是救生死於危難,就是解困於危急之中。以誠換心,誰的心不是肉長的?

4.廣交朋友。正是有以上三大優點的宋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後來上梁山的好漢,有不少人是慕名而來投奔宋江,讓宋江結交了天下豪傑,這是很深的群眾基礎,推選宋江當首領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而與宋江相比的盧俊義,是大名府富賈,因武功高強,仗義疏財而聞名江湖。盧俊義是宋江在晁蓋面前極力保舉下才上的梁山,群眾基礎與宋江相比差距很大。盧俊義剛剛上梁山就排到了第二位,座上第二把交椅就很不錯了,根本不能與宋江爭第一把交椅。

上述這些個見,如有不周之處,請師友們批評指正。


土右鍾海濱


宋江本身就是一個兩面派,他善於玩弄權朮,野心極大,梁山好漢由於農民階級侷限性,識被不了他的狼子野心,由此還得個及時雨美稱。

反觀盧俊義,宋江首先將其獨立起來,稱呼只是個盧員外。

盧員外為人正直,不會玩弄權術,自然無法與宋江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