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是如何走到人生盡頭的?

小朱不懶惰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楊玉環到死的那刻終於明白:無情最是帝王家,亡國之罪在一身。


楊貴妃的“死”至今是個謎團,但她短暫輝煌的一生成也“美色”,敗也“美色”。

美女就是樣貌出眾美則美矣,毫無靈魂。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兩者合一堪稱完美。



楊貴妃美則美矣卻沒有政治頭腦,在貪圖富貴的同時忘記了“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的透支濫用美色,終換來死路一條。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楊玉環出身外宦官家庭,後來父親病逝家道中落投靠洛陽的叔父家裡。

由於其生的漂亮又得家人悉心栽培,從小能歌善舞,學習音律,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舞姿超群,豔壓群芳(十足的藝術生),成為洛陽的名媛。


後被壽王選中做了王妃,當時的楊玉環年方二八能歌善舞天生麗質,很的壽王的寵愛,兩人郎情妾意生活很甜蜜。


一朝選在君王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就在楊玉環和壽王李冒永浴愛河時候,唐玄宗心愛的武惠妃因病去世,老皇帝心痛不已茶不思飯不想夜不能寐,空虛寂寞冷各種難受,無心朝政。


唐玄宗身邊的太監就向其引薦了素有“傾國傾城”之稱的兒媳婦壽王妃(楊玉環)。


畢竟是搶奪兒子的媳婦名不正言不順,為了光明正大的佔有楊玉環,以為皇太后祈福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做道士,賜道號“太真”,強硬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壽王百般怨氣,無處訴說,畢竟君為上、臣為下,要遵循三綱五常思想。


自從楊玉環出家來到宮中“修行”後,唐玄宗是各種寵愛。寵愛到什麼程度呢?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寫到“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不得不佩服唐玄宗真是老當益壯。




在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說明一切,唐玄宗知道楊玉環愛吃嶺南的荔枝,不惜用送公文的官驛騎馬六百里加急為楊貴妃送荔枝,吃個荔枝重視到如國家大事,累死了多少人和馬,從這點看唐玄宗對楊貴妃到了痴迷的地步,昏庸無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楊貴妃受寵後,其家裡七姑八姨都跟著升官發財,連家裡的雞、貓、狗都成了皇親國戚。同時也是她的親戚讓楊貴妃名譽掃地,這個人就是楊國忠。


因為楊國忠仗著和楊玉環的裙帶關係,隨意打壓朝中大臣,拉幫接撒培養自己的勢力,私下搜刮民脂民膏搞得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楊國忠把做流氓的套路全部用到治國之道,囂張跋扈、專權誤國、胡作非為這些詞都不夠形容楊國忠的狂妄。


特別是他和姦相李林甫狼狽為奸把朝堂當做自己的名利場,公然挑釁設計陷害安祿山,把大唐邊界搞得雞飛狗跳,最後逼得安祿山造反。


也正是因為“安史之亂”,唐玄宗丟掉了半壁江山,從此一蹶不振。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在唐玄宗一行逃亡的路上,走到馬嵬坡時候士兵又累又餓,而隨行的楊國忠卻還在打罵士兵,徹底激怒了當時將領,當時的陳玄禮和太子等人早就對楊國忠恨之入骨,于于是趁機殺死楊國忠父子及家眷。


但將領們一致認為是楊玉環紅顏禍水把唐朝禍害沒落,只有楊玉環一死才能讓將士們士氣大振,唐玄宗被逼無奈就命人賜死了楊玉環。


可憐一代美人從此香消玉損。


相同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解讀觀點。我是微風之語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

微風之語


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是如何走到生命盡頭的?看過她的生平,我覺得她的命運大多時候都掌握在他人手中,或者被現實推動,自己並沒有什麼主動權,就這樣,一步步成為壽王妃,貴妃,最後魂斷馬嵬。

楊玉環出生於官宦世家,但在她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然後就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家,成為了一個精通音樂舞蹈的大家閨秀。白居易的《長恨歌》中,這樣寫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雖然她長大以後,是那麼的天生麗質,那麼的才藝出眾,那麼的受人喜歡,從側面反映出來說明寄養生活還是不錯的,至少是在物質上,可是不管寄養生活是多好,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應該還是希望可以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吧!可是世事無常,小時候的她無能為力,只能被現實推著走。

在開元二十二年,她應邀參加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的婚禮,壽王李瑁對她一見鍾情,唐玄宗就應武惠妃之請,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一紙詔書就決定了她未來的相公,只能歡歡喜喜的接受,然後說謝主隆恩,旁人都說這可是天大的福氣啊!可是誰會知道,其實她是害怕的,因為她還不曾瞭解這個人,不知道他的愛好,不知道他的性格……不過在古代,大多數女子的婚姻都是如此,都不得自己做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嫁給了別人,也許從未相識。傳說,他們婚後恩愛異常。希望那也是事實。

後來,武惠妃去世,唐玄宗鬱鬱寡歡,因她與惠妃有幾分相似,就這樣,被號令出家,成為女道士——太真,之後被唐玄宗接進宮,冊封為貴妃。她本是壽王妃,現又成為貴妃,有人可曾問過“她想不想?”人生在世,身不由己啊!關於他們的故事和詩文有很多,《長恨歌》這樣描述他們的生活,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都告訴我們唐玄宗是如何寵愛楊貴妃。

但是有人就會有矛盾,所以他們也會有吵架矛盾的時候,但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他怎麼會錯?他怎麼肯承認錯誤?一般情況下,楊玉環都是弱勢的一方。這樣的生活我覺得不幸福,不知道楊玉環自己怎麼想?

唐玄宗本是一代明君,開創了開元盛世,但是後來的他,不再那麼英明神武,心懷天下,朝廷不再清明,百姓不再幸福,有了安史之亂,大家都覺得是因為楊玉環,所以他才變成個昏君,要處死這個妖女,才願意護他周全。就有了“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就這樣,楊玉環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可唐玄宗不再英明,真的是因為沉浸於和楊貴妃的愛情中嗎?就算是,又關楊玉環什麼事?自始至終,她都只是一個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女子!


語詩詞


1.天生麗質難自棄,後天培養有技能。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豐滿美豔,優雅高貴,能歌善舞,精通音律,是我國唐代首屈一指的宮廷音樂家和舞蹈家,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玉環出生於宦門世家,高祖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由於自幼受到了優越的教育,所以,她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熟悉禮節,性格溫婉,尤其是善長彈琵琶。

2.被壽王李瑁看中已經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開元二十二(734年)年七月,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在被邀之列,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李瑁的媽)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15歲的楊玉環為壽王妃。婚後,小兩口很是恩愛,生活甜美異常。

楊玉環的運氣很好,風華正茂之始就是王妃了,她本該過上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清閒生活,這樣她一輩子都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然後,含飴弄孫,壽終正寢。

可福禍無常,正是踏入王府這一步為楊玉環過早的香消玉殞埋下了禍根。

3.被好色的公公看上,為她的生命蒙上了不祥的色彩。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深受玄宗寵愛的武惠妃離世,有濃郁藝術家氣質的唐玄宗因此變得多愁善感,鬱鬱寡歡,當時儘管他後宮三千,但沒有一箇中他的意,此時,高力士向他進言,說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唐玄宗再見了兒媳楊氏,立即神清氣爽,大放異彩,於是將楊氏召入後宮之中。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處心積慮,讓兒媳楊玉環出家,名義上是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玄宗的母親)祈福,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作為情場老手,玄場這步讓楊玉環脫離了壽王府,活活地把這對小夫妻拆散了,根本目的就是把不顧廉恥佔有兒媳這件事弄得名正言順。

為了安慰兒子,堵住壽王的口,在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又把出身名門的韋昭訓的女兒嫁給了壽王,並冊立為壽王妃,這樣一來,就可以防止李瑁節外生枝了。

隨後,玄宗又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聽從武惠妃與李林甫的佞言廢掉皇后王氏以後,就再未立後,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后,她的待遇甚至遠遠地超過了皇后。

玄宗瞞天過海的操作能掩眾人耳目,在世俗看來,楊氏從王妃到帝妃,身份與地位都有了大大的改變,似乎命運之神是垂青楊玉環的;其實不然,從事情發展的進程和結果來看,楊玉環由女道士脫穎而出成楊貴妃,已經走上了不歸路。

3玄宗的寵溺,把楊玉環推向了萬丈深淵的邊緣。

楊貴妃入宮,治好了玄宗的寡人之疾,成為了玄宗的心肝寶貝,也養成了一身壞毛病。楊貴妃天寶五載七月,由於楊貴妃恃寵驕縱,在情感上傷害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孃家。貴妃一出宮,玄宗就飲食不進,黯然神傷,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來。

天寶九年(750年)二月的一天,楊貴妃偷偷地吹唐玄宗大哥寧王李憲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見了,玄宗醋意大發,以忤旨罪名,又將楊氏送出了宮。此時,楊貴妃已年過而立,成熟了很多,她不動聲色,剪下一綹青絲,託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見後,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宮中。

楊貴妃聰明超群,藝術才華出眾,婀娜多姿,嫵媚動人,魅力無法阻擋。玄宗了離開她就變得寢食不安了,於是貴妃變得更為驕縱,以致整個楊氏家族的人“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

我們平常認為紅顏是禍水。其實,天生漂亮的女人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是因為需要需要消費她們的帝王們為滿足自己的淫慾而以紅顏為原料,千方百計地把她們製造成了萬眾唾罵的禍水,罪惡應該在至高無上的帝王們。

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女性,如楊玉環之類的紅顏是無法抗拒帝王來為自己安排命運的。知書達禮的楊玉環後來變得傲嬌不已,就是玄宗寵溺的結果。這已經把楊玉環推向了萬丈深淵的邊緣。

4.被玄宗賜死於馬嵬坡!

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和反宰相楊國忠為名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第二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等企圖逃往蜀中避難,途經今天的陝西興平市西的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在太子李肅的蠱惑與慫恿下,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隨即士兵譁變,亂刀砍死楊玉環的堂哥楊國忠。

唐玄宗認為貴妃無罪,本欲赦免,但禁軍士兵皆認為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且留下楊貴妃將來支遭秋後算帳的。他繼續包圍著皇帝,不願善罷甘休。唐玄宗被逼無奈,最後接受高力士的勸言,賜死了楊貴妃。

楊玉環自入宮以後,嚴以律己,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從沒有干涉過朝廷政治,她只是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了帝王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對其念念不忘。

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她的死是玄宗迫於形勢,力求自保的結果,這映射出玄宗的道德素質是非常低下的。

楊玉環過早地走到人生的盡頭,完全是帝王唐玄宗李隆基一手製造的悲劇,如果在別的朝代,楊王環不變成楊貴妃,就沒有“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事情發生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是唐朝人,姿色出眾,只不過身材有些豐腴。她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是很少見的。

據史書記載,楊玉環37歲離世。那麼,她因何早早香消玉殞呢?她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暗度陳倉,唐玄宗的兒媳楊玉環變成他的妻子,二人如魚得水。

楊玉環,公元719年出生於官宦之家。她的父親楊玄琰曾做過蜀州的地方官。

由於父母早逝,她是在叔叔家長大的。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大婚。

當時,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唐玄宗的18子——壽王李瑁,在婚禮中對貌美如花的楊玉環一見鍾情。李瑁的母親,也就是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也很喜歡楊玉環。

她立即要求唐玄宗立楊玉環為壽王妃。於是,當年15歲的楊玉環就成了李瑁的妻子,婚後兩人生活和睦。

三年後,李瑁的母親暴病身亡,唐玄宗非常抑鬱。當時宮中三千佳麗,卻再也沒有讓玄宗中意的人。後來,在高力士的推薦下,他把目光轉向了楊玉環。

可是楊玉環是自己的兒媳婦,唐玄宗心裡也很矛盾。不過有人幫他出主意,就是讓楊玉環出家當女道士,為唐玄宗的母親竇太后祈福,這樣楊玉環和李瑁的婚姻就自然解體了。

玄宗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就下了一道聖旨,賜楊玉環道號為“太真”,讓他搬離壽王府,住進太真宮。

楊玉環做了7年的女道士,其實當道士後的第二年開始,楊玉環就成了唐玄宗的“地下情人”。

745年,50多歲的唐玄宗為了補償兒子,也為自己娶楊玉環做鋪墊,就給李瑁又娶了新的壽王妃。並讓20多歲的楊玉環入駐宮中,冊封為貴妃。

她由唐玄宗的兒媳婦變成了他的媳婦。二人“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

因為唐玄宗自從廢了王皇后之後,一直沒有再立皇后,因此楊貴妃在宮中的地位就如同皇后。宮人們都稱她為娘子。

楊玉環會跳舞,通音律。她帶領眾宮女親自為唐玄宗表演舞蹈,像天女下凡。

她琵琶彈得非常棒,擊磬(qìng)方面也是高手。唐玄宗特別命人用藍田玉為楊玉環打造了一套名貴的玉磬。

楊玉環“三千寵愛於一身”,恃寵而驕。福至,禍亦不遠。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杜牧所作的《過華清宮》,詩裡提到的妃子就是楊貴妃。

唐玄宗知道楊貴妃喜歡吃荔枝,於是便命人千里迢迢從嶺南送荔枝到當時的都城長安。

因為當時交通極不方便,嶺南到長安路途遙遠,為了確保荔枝新鮮,唐玄宗命人開闢了一條從嶺南到長安的千里貢道,並讓人快馬加鞭連夜運送。

快馬日行才500裡,為了運送這些荔枝,不知累死了多少快馬。

唐玄宗對楊貴妃寵愛有加。她做再過分的事,他也捨不得傷害她。

有一次楊貴妃因為其它妃子與唐玄宗發生了爭執,終於觸怒了唐玄宗,楊玉環被遣送回楊家。

楊貴妃走了不到一個早晨,唐玄宗便十分思念她,也吃不下飯。高力士深知唐玄宗的心思。

便請求將楊貴妃平時所用的東西送到楊府。唐玄宗還命人將宮中的飯食送到楊家。

沒過多久,心煩意亂的唐玄宗又開始發脾氣,還痛打了身邊的侍從。高力士於是跪請人接楊貴妃回宮,唐玄宗只好“就坡下驢”派人去接楊玉環。當晚楊玉環就從孃家重回宮中。貴妃一見唐玄宗便伏地謝罪。唐玄宗則歡歡喜喜地上前安慰她,二人重修舊好。

還有一次,楊貴妃偷偷拿了唐玄宗侄子的紫玉笛,獨自吹奏娛樂。

在當時這種事情是不合禮法的。事發之後,唐玄宗警告她不可再拿紫玉笛吹奏,誰知楊玉環沒把這話當回事兒,而且還頂撞了唐玄宗幾句。

唐玄宗生氣的再次將她趕出宮外。楊貴妃出宮後剪下一縷頭髮,讓人捎進宮中。唐玄宗見到後十分害怕,又立即讓高力士將她接回。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致使禍起蕭牆,玄宗忍痛割愛賜死楊玉環。

楊貴妃得寵之後,楊家的人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他的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唐玄宗每年都給她們很多的賞賜。她的兩位堂兄也加官晉爵。因此,當時有歌謠“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還有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一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除了這5位楊家人之外,楊貴妃的另一位族兄楊國忠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楊國忠善於鑽營,精於算計。

很快在朝中站穩了腳跟,不久就連連升職。後來,楊國忠取代了李林甫,成了右丞相,並身兼40餘個職位。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兩次征討南詔均以失敗告終,損失了二十幾萬官兵,也給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當時朝中選拔官員的程序本來十分嚴格,然而楊國忠卻一手操縱起來。

對於人們的疾苦,他毫不關心,甚至隱瞞不報。這樣,唐朝的國政已經變得混亂不堪,國力開始衰敗。

楊國忠的專權引發了他和安祿山之間的矛盾。

安祿山也同樣深受唐玄宗器重。他還腆著臉認了比他年齡小的多的楊貴妃為乾孃。756年,安祿山發動了一場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的叛亂。

其實是他要圖謀大唐大山,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非常害怕,攜帶楊貴妃逃往西南。

途經馬嵬(wéi)驛時,將軍陳玄禮以軍士不滿為名,殺了楊國忠,並逼唐玄宗賜楊貴妃自縊。

否則誰也不會救駕,更不會平復叛亂。此時四面楚歌,唐玄宗也是身不由已,只能忍痛割愛,賜死楊玉環。可憐37歲的傾世紅顏楊玉環,就這樣慘死在情深意篤的君王馬前。正如《長恨歌》中提到的,唐玄宗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不久,楊家其他兄弟姐妹也想繼被殺,家族沒落。

唐玄宗統治前期,曾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然而晚年卻沉迷於酒色,最終釀成國禍。楊貴妃作為一個後宮妃子,雖然沒有直接插手政事,卻因得到君王迷戀而被後人指為造成國事混亂的紅顏禍水。

她因此也沒有得到善終,不禁讓人可悲可嘆!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楊玉環是在馬嵬坡,被唐玄宗的禁軍殺掉的。

那時候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無能,抵擋不了安祿山的大軍,所以,他只能帶領最寵愛的幾個臣子,妃子,兒子和禁衛軍潛逃了。

當時他們是想去四川避難,但是,經過馬嵬坡的時候,發生了意外。

在他們逃跑的路上,因為這一路上的顛簸,連吃的都沒有,士兵們開始不幹了。

他們覺得自己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拜楊國忠所賜。

當時的楊國忠是宰相,正是因為他的無能,沒有輔佐皇帝治理好國家。

所以,導致了安祿山的叛亂髮生的。

正是因為導致安祿山的叛亂,所以,才有今天他們的受的這個罪。

以陳玄禮為首的叛軍,開始圍住唐玄宗,讓他處死楊國忠。

唐玄宗帶領的禁軍的意思是說,這一次叛亂,必須要拉出一個人來負責。既然不能找皇帝的事,那隻能找國相的事了。

當時的唐玄宗看到憤怒的士兵,他怕士兵失去理智後,會殺了自己。

所以,只好同意了士兵的請求,殺死了楊國忠。

但是,殺了楊國忠之後,士兵們又害怕了。

因為楊貴妃是楊國忠的哥哥,士兵們怕日後平叛了安祿山,國家迴歸了正常。楊貴妃手握大權的時候,會找他們事。替楊國忠報仇,想到這裡,叛軍又去找唐玄宗,讓他把楊貴妃,也一起給殺了。

雖然唐玄宗很愛楊貴妃,但是,在失去理智的士兵面前,唐玄宗還是選擇了屈從。關鍵時刻,還是保自己的命要緊。

儘管處死楊貴妃,唐玄宗十分的不情願,最終,楊貴妃還是被他送上了斷頭臺。

這就是楊貴妃大致死亡的過程,楊貴妃的死確實有點冤。

因為楊貴妃和楊國忠雖然都姓楊,但是,他們並不是親兄。

他們屬於是遠方親戚的哪一種。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好到,讓楊貴妃給他日後報仇的地步。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禁衛軍不得不這樣做。

說起這個楊貴妃來,其實她嫁給唐玄宗屬於是二婚。

她原來的丈夫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只不過在唐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武惠妃去世之後。他感覺十分的空虛寂寞冷的時候,他發現了楊貴妃。

可是,楊貴妃是自己的兒媳婦呀,這要怎麼弄呢?

不想那麼多了,兒媳婦怎麼了?

他的爺爺唐高宗李治,不是還娶過自己的小媽武則天嘛。自己娶一個兒媳婦,又能怎麼著?

所以,唐玄宗就建議兒子李瑁,離開了楊玉環,然後他就娶了楊玉環。

從此之後,楊貴妃就成了唐玄宗最愛的女人。

誰知,到頭來竟然發生瞭如此不愉快的事情,楊貴妃竟然被唐玄宗給逼死了。

不得不說,作為皇帝也不是想怎麼著就能怎麼著的,一旦發生了兵變,自己的命有可能就保不住。

不得不說這是唐玄宗的悲哀,也是楊貴妃的悲哀呀。


漢史趣聞


楊玉環的人生悲劇一切源於“紅顏禍水”的毒害,古代的女子特別是美女就是男人們的玩物,而作為古代帝王的女人,一句“紅顏禍水”可以將他們自己的罪責推得乾乾淨淨,而這些所謂的“紅顏”就變成了替罪羊,最後不僅慘死,而且還落得一個千古罵名,顯然楊玉環的人生悲劇亦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楊玉環是怎麼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盡頭的。

好色的唐玄宗,強搶自己的兒媳,楊玉環的人生就此改變。楊玉環本是唐玄宗的兒媳,怎奈得精蟲上腦的唐玄宗在自己的愛妃死後,看上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於是,唐玄宗下令楊玉環出家,然後再納為自己的貴妃,就此兒媳變愛妃,楊玉環的人生就此發生了重大改變。

胸大無腦,侍寵驕縱,為自己的人生悲劇埋下禍根。楊玉環豐腴,不僅人美,而且擅長音樂與舞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唐玄宗愛的不要不要的,對她言聽計從,將她寵上了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家就此得勢,她的表哥楊國忠更是成了宰相,爭權奪利,搞得朝堂烏煙瘴氣。再加上唐玄宗晚安貪圖享樂,從此君王不早朝,在溫柔鄉中無以自拔,導致朝政荒廢。

紅顏禍水,魂斷馬嵬坡。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唐玄宗西逃,在西逃的路上,禁軍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他們又擔心事後,楊貴妃追究他們的罪責,於是逼著唐玄宗處死楊貴妃,以絕後患。迫於無奈,楊貴妃魂斷馬嵬坡。

總之,楊玉環的悲劇就是她只是古代帝王的一個玩物,一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最後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羊,不僅身死,還落得一個千古罵名,可悲可嘆呀!


密探零零發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自古紅顏多薄命,不許美人見白頭。在四大美女裡,享福最多,受詬病最多,結局最慘的就是楊玉環了。尤為關鍵的是,四大美女史料最真實和最多的就是她的。

楊玉環,唐代人,公元719年生,能歌善舞。有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質,以豐腴為美。楊玉環出身小官僚家庭,在一次參加唐玄宗妹妹一次聚會上,偶遇唐玄宗之子壽王李冒,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其母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15歲的楊玉環就成為壽王妃。婚後二人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的,而且唐玄宗有意改立李冒為太子,可惜,就在楊玉環結婚不久,武惠妃去世。唐玄宗茶飯不思。即漢皇重色思傾國。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有小人就舉薦了壽王妃。經過一番運作,在公元740年,以為玄宗母親祈福的名義,下詔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楊玉環時年21歲。公元745年。唐玄宗下詔: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冊立女道士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后。壽王李冒先是失去了母親,再而失去心愛的妻子, 也失去太子之位,從此以後鬱鬱寡歡。抑鬱而終。

自此26歲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楊玉環成為了老公公最心愛的妃子。李隆基時年60歲。我們無法得知楊玉環的心情,但一個女子又能如何?李唐皇室胡人出身,李世民納弟媳為妃,李治納父妃武則天為後。李隆基的行為也不算啥。楊玉環不管是逆來順受,還是心甘情願。反正是入宮為貴妃了,而且是代行皇后之權。李隆基對楊玉環異常寵愛。從此以後就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了,而楊氏一門就是。姊妹弟兄皆列士。草包楊國忠甚至當了宰相,楊玉環三個姐姐都被封為國夫人。讓全天下的都感慨,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楊氏一門的富貴達到了頂峰,無數的人依靠在這座大山這上,但這做大山實際上一座冰山之山。

我們如果把大唐的衰落和安史之亂都推給楊玉環的話。那就太不應該了,楊玉環不是武則天,她對政治不感興趣,也不會干預朝政,把安史之亂由楊玉環來承擔,那是封建士大夫的看法,是男人最無能的表現,把江山和政治的失敗推給女人他們掩蓋自己無能的表現。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清君側名義造反,漁陽鼙鼓動秦關,驚破霓衣羽裳曲。已經70歲的李隆基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誅殺太平公主的氣魄了,他老了。李隆基帶著宗室和楊玉環匆匆離開長安,逃亡四川。在馬嵬坡憤怒的禁軍痛恨禍國殃民的楊國忠。而太子李亨和部分朝臣以及陳玄禮的配合下,在亂軍之中殺了楊國忠滿門和楊玉環的三個姐姐,隨後禁軍包圍行宮,要求殺楊玉環,唐玄宗道:楊國忠罪無可赦,理應處死,但貴妃久居後果宮,不知情自當無罪,但禁軍絕不退讓。直言貴妃就是紅顏禍水,面對氣勢兇兇禁軍士兵。唐玄宗只有接受高力士意見,萬般無奈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楊玉環被迫縊死在佛堂。時年38歲,所謂“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楊玉環的悲劇首先是李隆基的好色無恥父納子媳。封建制度虛偽可見一般。一個年輕的女子除了 自殺之外,也只有同意。這是我們應該同情楊玉環的地方,但我們也得承認,楊玉環也絕非一個賢德的后妃。她好奢華,愛慕虛榮貪圖享樂。這也許是後世詬病楊玉環的一個原因。

但總提來說,楊玉環是一個可憐女子,封建社會制度的犧牲品。一個讓人無限留戀的女子。


清水空流


咎由自取,未得善終,丈二白綾成了楊玉環一生的歸處。

楊玉環,四川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相傳有羞花之貌,傾國傾城之色,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她:天生麗質難自棄。連詩仙李白也都稱讚她的美貌: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就李白那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性格,對楊玉環的讚美應該發自內心的。



楊玉環除了美,還精通音律,擅長跳舞,可以說才貌雙全。出生官宦之家,只是父親早逝,她少年時就被寄養在叔叔家,叔叔在洛陽做大官,藉著這層關係,先後認識了咸宜公主和壽王李瑁,並被李瑁看上,成了王妃。

本來王妃當的好好的,一不小心又被自己的公公看上。楊玉環的美,令唐玄宗朝思暮想,寢食難安,最後略施小計輕鬆把兒媳婦變成了老婆,入主後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從此君王不早朝,夜夜笙歌,醉生夢死。



自古紅顏多禍水,許多人說唐朝的衰亡是楊玉環的錯,她就是亡國禍水。但是這樣的說法太過偏激,楊玉環承擔不起亡國的罪責,但是唐朝的衰亡她也是有責任的。

楊玉環進宮後被封為貴妃,獲得唐玄宗獨寵,寵溺變成嬌慣,楊玉環變得越來越恃寵而驕,不僅在後宮獨斷專橫,甚至在整個朝野驕縱跋扈。和唐玄宗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不允許唐玄宗親近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女人。想要什麼,玄宗就給她什麼,她愛吃荔枝,就派人從嶺南跑死幾匹馬的送來,玄宗還專門給她修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華清池,勞民傷財之極。



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可以說到了極點。即便她驕橫跋扈,甚至干預政治,除了把她兩次退還孃家,就別無懲治。而且楊玉環兩次回孃家,換來的是皇帝更多的寵愛。

倘若楊玉環是個聰明人,有大格局,完全可以憑藉這莫大的寵愛讓皇帝好好治理國家。只是她沒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玉環漸漸不滿於自己享受榮華富貴,開始安排她的孃家親信,升大官,受賞賜。一時,楊家權傾朝野。尤其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還被升為丞相,封為衛國公,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賣官鬻爵。據說當時楊國忠身兼四十餘職,縱攔朝政大權於一身,朝廷之上無人敢懟他,朝廷之下無人敢惹他。可以想像,楊家在當時勢力之大。只是這種專橫也引得眾怒。



好景不長。皇帝昏庸,貴妃專權,天下民不聊生。於是安史之亂爆發。皇宮失守,玄宗帶著楊玉環,有禁軍護送逃走,在四川一個馬嵬坡的地方,禁軍將領陳玄禮安史之亂的禍患是由楊家專權誤國引起,於是亂刀砍死了楊國忠父子。又認為楊玉環是禍源,請求處死。唐玄宗被逼無奈,值得賜了楊玉環丈二百綾,讓她上吊自殺。白居易歌頌的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比翼鳥的愛情,也不過是大難臨頭見人心。皇帝愛的始終還是江山。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自古陪在皇帝身邊的人,沒有幾個人有好下場。要麼一言不合被打入冷宮,要麼在宮鬥中悽慘死去,要麼黑化成為禍水最後仍舊不得善終。楊玉環的悲慘結局,也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心中又何嘗只有愛情沒有權勢富貴,儘管他們也有些恩愛。


眠琴聽風雨


楊玉環只不過是一個有美貌,無大腦的政治智商幾乎為零的女子罷了。

她怎麼死的,一是運氣不好,遇上了安史之亂,否則極可能安享天年;二就是自己在作死了,因因果果,循環往復,報應不爽。

很多後來人都說楊貴妃死的很無辜,可是她真的是那麼無辜嗎?

對比一下長孫皇后就能看出來,長孫皇后千方百計想讓長孫無忌遠離政治中心,所謂高處不勝寒,享受多少榮耀,就揹負多少風險,在政治上更是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得力幫手,不折騰,不虛榮。

而楊玉環呢?因為得寵,簡直忘了姓啥,窮奢極欲。

極盡奢華,極盡傲慢,而且直接影響了當時唐王朝的官僚晉升。

比如,供給楊貴妃織錦刺繡和雕刻玉鐲金玉器物的官員工匠,足足有一千人之多,四方官員知道楊貴妃喜歡奇珍異玩,爭相進貢,其中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為進貢的禮物最好,王翼直接提拔成戶部侍郎,如此一來,天下貢獻奇珍異寶成風,背後是多少民財民力被浪費,被盤剝?

難道楊貴妃對此不需要擔負政治責任?全賴到唐玄宗身上?

如果一個人享受醉生夢死就罷了,偏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孃家人簡直要被帶飛上天了。

天寶九年,唐玄宗和楊貴妃大吵了一架,楊貴妃一度離宮出走,後來性子耍完,唐玄宗心一軟,兩人複合,這一複合不要緊,恩愛更盛,唐玄宗親自前往秦國夫人(楊貴妃八姐)和楊國忠府邸,贈給兩家錢財萬貫,討好楊貴妃孃家人,藉以討好楊貴妃。

楊國忠輔政後,每當和虢國夫人入朝的時候,隨從家奴侍女有一百餘騎,蠟燭照耀的如同白晝,轎子不設置帷帳,豔妝濃郁滿街。這兩人甚至壟斷了諸王子的婚嫁大事,每當諸王子談婚論嫁時,就會用大把金銀賄賂楊國忠與虢國夫人,動輒數百千金。

↑安祿山充分利用了楊家的惡名聲,作為起事的宣傳號召

等到安祿山反叛,他起事的名義就是誅君側——誅殺楊國忠,並且痛斥楊貴妃和她姐妹的罪行,可見楊貴妃及楊國忠等一家人平時囂張跋扈,讓天下厭惡到何等程度。唐玄宗本來想傳位給太子,讓太子出征平叛,但楊家人非常恐懼太子登位後把楊家當成政治犧牲品,於是大哭大鬧,唐玄宗遂改變主意。

等到潼關被破,唐玄宗一行人倉皇逃走,逃到馬嵬驛的時候,以陳玄禮為首的禁軍將士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這時候唐玄宗非常清楚,禁軍即將失去控制,時刻有譁變的危險,他已經沒有談判的資格了,於是楊國忠先被亂刀砍死。

唐玄宗對禁軍將士們說,楊國忠禍亂朝政,該殺,可是楊貴妃無罪,但禁軍將士們不傻,如果不把楊家勢力徹底剷除,等以後平叛結束,豈不要被清算?於是,禁軍將士以楊貴妃是禍國紅顏為由,要求處死,否則禁軍不再前進,就地譁變解散。

高力士把利害對唐玄宗一說,苦勸一番,唐玄宗終於賜白綾一條,把這個有著美麗外殼卻毫無賢惠智慧可言的美人送到黃泉。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楊貴妃走到這樣的一天,確實也是咎由自取,活該罷了。


我見青史多嫵媚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一直為後人所流傳,然而又有多少人直到他們的痛苦和無奈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楊玉環生活的年代,看看這一代美女是如何走盡了人生的盡頭的。

(圖一:祭祀大典)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天資貌美,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宮廷著名的音樂家、舞蹈家。楊玉環737年入宮,在她27歲時候(公元745年),被唐玄宗李隆基封為貴妃,就這位歷史上有名的貴妃,最後的下場十分悽慘。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迫使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和一幫大臣逃往成都,有大臣楊國忠、高力士、陳玄禮等人,當逃到金城縣時,士兵抱怨說:“楊國忠是奸臣,不願意保護他”沒有辦法此時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設計將楊國忠刺死於馬下,從此,唐朝這個大奸臣楊國忠從歷史上消失了。

(圖二:古代大殿)

由於楊貴妃是楊國忠的堂妹,眾將士開始把怒氣轉移到了楊貴妃身上,回到營地士兵們開始吵吵鬧鬧。唐玄宗就問原因,大將軍陳炫禮說:“楊國忠謀反,已經被大家殺了,他妹妹楊貴妃就不該在皇上您身邊了,請皇上下令將她處斬,否則難平眾怒,現在能保護皇上的只有這些忠心的將士了,只有讓他們一心為國,皇上您才會平安無視啊!”唐玄宗聽了這番話,很無奈,只好讓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賜她一條白綾,縊死於一顆梨樹下。楊貴妃被賜死後,屍體一直停放在馬嵬(wei)驛,(今陝西咸陽),一代美女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她故事一直被後人所流傳著。

(圖三:唐朝宮廷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