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鳳凰山位於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葉生吹簫引鳳"鳳凰山風景圖的傳說而得名,古往今來堪稱延安一大名勝之地。清《延安府志》載:"城跨其上,雉堞巍然,為郡山首,上有鎮西樓,宋范仲淹建,殘碑猶存"。

鳳凰山最高處海拔1132米,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託,所以歷代城防工事都修築在山的東坡及山畔上,為守城屯兵紮寨之地。山上古遺址有鎮西樓、鳳凰閣、文昌閣、六郎寨、狄青寨及傳說為北宋年間楊六郎(延昭)調兵遣將而挖築的轉兵洞。沿山勢而築的古城牆據考證始建於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延安城防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據載,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以北方的匈奴為威脅秦王朝安全的主要敵方,故命大將蒙恬親率大軍30萬北征匈奴。蒙恬為了伐師進退暢通,採取了兩條重要的軍事策略,即進攻線上穩打穩紮,防守線上步步為營,以守制攻。延州當屬其列,被命大興土木在鳳凰山築城為池,其後,北宋名將韓琦、范仲淹、龐籍、楊家將、沈括等駐守時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使該城池形成氣勢恢宏的規模,連帶周圍軍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遙相呼應的城池,被歷代譽為"五花蓮城"。唐代詩聖杜甫為避安史之亂,途經延州時,揮毫寫下《塞蘆子》名句:"寶塔鐘聲三川聞,膚施(今延安)雞鳴五城應"。鳳凰山這看似簡樸的古城牆,卻濃縮了千年歷史風雲,凝聚了廣大邊陲軍民將士的血汗,使她成為一座無言的歷史豐碑,一個內涵沉重的歷史景觀。

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進駐延安城後。第一個住地便是鳳凰山。因此,鳳凰山之名更加馳名中外。古今美麗而神秘的傳說,愈發給這座飽經歷史滄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無限光輝,歷代名人紛紛登山攬勝,俯瞰延安的壯麗景色。當年,就連日理萬機的毛澤東也忙中抽閒借登山賞景之際為徐特立祝賀六十大壽,這種尊師重教的舉動,當時在陝甘寧邊引起很大震動,並被人們久久傳為佳話。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傳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延州(延安)城內西嶺山(今鳳凰山)下,有個葉家渠(今鳳凰村)村。村中有一戶姓葉的人家幾代耕讀傳家,方圓百里德高望重,尤其葉家大公子葉生,人長得英俊瀟灑,廣學博聞、棋琴書畫與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當地老百姓稱他是文曲星下凡。葉生承家祖訓,待人和善,淡泊名利,當地紳士官吏多次請其出仕均被謝絕,所以他的家境並不富裕。他每日勞作之外,栽花種樹,習文練武,詠詩作畫,日子雖苦也甜,逍遙自在,樂在其中。

——————————————

十歲那年,滿腹經綸的葉生,初觸"家有梧桐招鳳凰"之句後,決意在門前栽梧桐招引百鳥之王鳳凰。一轉眼七八年過去了,梧桐樹根深葉茂,他站在梧桐樹畔吹簫,也已經吹了七八年,當地百姓紛紛議論:這世道,葉家公子不求功名利祿,甘受清苦有情可原,但整日吹簫引鳳,恐怕是神經有毛病吧。面對紛紛議論,葉生聽而不聞,依然我行我素,持之以恆。他深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蒼天不負有心人,葉生的功夫沒有枉費,他的痴誠終於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鳳凰仙子下凡遂他的願望。一日,延州城在旭日東昇之際,數以萬計的鳥兒籠罩了城郭上空,歡聲雀躍、奮鳴不止,人們在驚恐疑惑之際,忽見群鳥戛然聲止,迅速有序地讓開一條通道,拍動雙翼列隊翹首。只見西嶺山上空,一隻五彩繽紛的金鳳凰正徐徐飛來。葉生見狀飛快爬上西嶺山,朝著金鳳吹起優美悅耳的簫樂。鳳凰凌空俯視葉生,被其英俊瀟灑的氣質和十年如一日的執著誠心所打動,同時,她也被風景如畫的延州城所吸引了。此時,鳳凰仙子忘掉了天條戒律,不由自主地落在西嶺上與葉生對話。在葉生與眾百姓的相求下,鳳凰終於留在人間與葉生結為伉儷。天上一日,人間一年。不知不覺人世間十年過去。玉帝猛然間記起鳳凰仙子一事,一問群臣方知鳳凰仙子久去未歸,便命天兵天將下界押解鳳凰仙子回仙庭受罰。天將奉旨宣詔,但鳳凰仙子死命不從,願失萬年之修行,脫仙還俗,然仙法無情,天將一再相逼。絕望下鳳凰仙子決意以身報夫恩,死也不上天庭。於是鳳凰仙子便斬去萬年法力,顯露原形,亡臥西嶺。

——————————————

鳳凰仙子的身軀化作山脈,美麗的羽毛化作林木花草。現在,只要您站在西嶺山巔眺望,便可見那氣勢挺拔的、從頂峰向南北兩方延展的兩條陡峻山樑,猶如鳳凰展翅凌空翱翔的身軀。後人為了紀念她,便把她與葉生住過的地方稱為鳳凰村,她身隕而臥的地方稱為鳳凰山。葉生吹簫引鳳的典故從此傳遍華夏。"招鳳亭"和"棲鳳亭"就是後人為紀念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建的。

你知道延安鳳凰山的傳說故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