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臨邑地圖

【地名由來】

南朝宋置臨邑縣。系僑置漢舊縣名。據:"漢元朔四年封中山靖王子以臨樂國為食邑",縣以故國為名。

歷史上各州、郡、縣的地名,有因山著地者,有因水著地者,也有因地形、地貌或史事得名,而臨邑縣名均非上述情況,是僑置來的。

所謂"僑置",是將異地之名借來作為本地地名。僑置地名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由於歷史原因,某一部分郡、縣的地域劃入與它鄰近的一個或多個郡、縣,原郡、縣不復存在,地名就被另一個地區拿來作為自己的地名,志書上稱為僑置;二是由於民族或政治集團之間發生戰爭,強者吞併弱者的地域,被吞併地區中的名門望族為了保持其原有名望而移徙到另一地域,不願忘卻原來的地望,又要享受原來的特權利益,因此將所居新域仍用故地之名,這也稱作僑置。臨邑縣的僑置屬第一類情況。西晉末年江蘇省的南蘭陵郡和南東莞郡屬第二類情況。

西漢時,在兗州東郡置臨邑縣(現在的東阿縣地),歷史上叫"漢臨邑",經歷二百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到東漢時期,縣地劃入谷城縣,漢臨邑就不存在了。又過了近四百年的時間,南北朝時期,南朝宋興起 (歷史上稱劉宋),滅掉了南燕,大半個中國盡屬劉宋所轄。劉宋確立政權後,即進行行政區劃的規劃,就把漢秦所置濟南郡著縣和平原郡漯(ta)陰縣地合併為一個政區,用已廢棄的漢臨邑縣名命名,歷史上叫僑臨邑,這就是現臨邑縣名的由來。臨邑縣僑置的時間,《續山東考古錄》記為公元432年 (劉宋元嘉九年),《山東通志》記為公元455年(劉宋孝建二年)。兩種說法雖不一致,但僑置臨邑縣在五世紀中葉無疑。僑臨邑的地域不包括現在臨邑縣境內的原德平縣部分,原德平縣歷史上叫平昌。臨邑縣自劉宋僑置為始,到現在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臨邑在山東的位置

臨邑縣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東與濟南市商河縣毗連,西與禹城市、平原縣、陵縣為鄰,南隔徒駭河與齊河縣相望,北以馬頰河與樂陵市為界,西距德州50公里,南距濟南60公里,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東距濱州碼頭100公里、青島碼頭300公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和“京九”經濟開發帶。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臨邑縣別名臥牛城、犁城。名吃有宋記烤鴿和西關熟驢肉。

【尋歡文史】

鯀堤傳說

德平縣是古名。五代唐改平置,治今山東省臨邑縣北德平鎮。屬德州。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舊時,德平縣境內有一道鯀堤的遺蹟。

傳說堯做帝王的時候,這一帶洪水氾濫,大地上一片汪洋,淹沒了五穀,淹沒了村莊。人們沒有飯吃,沒有房住,只好扶老攜幼四方漂流,飢寒交迫,生活非常艱難。據說這是人們得罪了水神共工,他惱怒起來,才發水警告世人的。

上天名列仙班的鯀知道了這件事,對人民的痛苦非常同情,多次向玉皇大帝請求懲治共工,讓人們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但是玉皇大帝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反而把鯀訓斥了一番。

這天,鯀正為不能解除人民的痛苦而悶悶不樂,一隻貓頭鷹和一隻烏龜來了,問鯀為什麼不高興。鯀把不能平息洪水解救百姓的心事告訴了它們。

貓頭鷹和烏龜說:"平息洪水是件容易事啊。"

鯀急忙問:"你們二位有什麼好辦法?"

貓頭鷹說:"你知道天宮中有一種叫息壤的寶貝嗎?"

鯀說:"我只聽說過,但不知有何用途。"

烏龜說:"'息壤'是一小塊土壤,只要弄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以一生十、以十生百,積成嶺、堆成堤。用它來平息洪水不是再好不過了嗎?"

"你們可知道這'息壤'藏在什麼地方?"鯀急切地問。

"這,我們可不知道。"貓頭鷹和烏龜回答。

鯀為了平息洪水解救人民,不管玉皇大帝把'息壤'藏得如何秘密,戒備如何森嚴,終於想到辦法,把"息壤"盜取到手。他把"息壤"撒向一片汪洋的大地,眼前馬上出現了一片平整的綠野。洪水又向這兒湧來,他又在水前撒了"息壤",一條大堤出現了,攔住了洪水的衝擊,洪水流入了大海。

人們聽到鯀平息洪水的消息,奔走相告,紛紛從外地返回故鄉,重建家園。

人們剛剛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玉皇大帝知道了鯀盜取"息壤"的事,他派天兵天將下界,殺死了鯀,奪回了剩餘的"息壤"。

人們聞訊悲痛萬分,為了紀念鯀,就把這條堤叫做"鯀堤"。

從此,鯀堤的傳說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歷史沿革】

西周、春秋時期屬齊地,邑名犁(犁丘、隰),因位於古漯水之南,故又名漯陰(今濟陽西南約20公里處)。

秦朝,廢分封制,推行郡縣制,至漯陰縣,屬濟北郡。

西漢,屬青州平原郡。

東漢,公元52年(建武帝二十八年),改屬青州平原郡濟南國。

三國,漯陰縣為魏地,魏廢濟南國為濟南郡,漯陰縣屬濟南郡。

西晉,仍屬濟南郡。

十六國時期,局勢動盪,政區變化無常,漯陰縣地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所有。

東晉,屬濟南郡。

南朝宋,公元455年(孝建二年)將原漯陰縣和著縣(今濟陽縣境西部)部分土地合併,取漢時東郡臨邑縣(今東阿)之名,僑置臨邑縣,屬魏郡。至此漯陰縣改成臨邑縣。北魏,臨邑縣屬東魏郡。北齊,屬濟南郡。

齊魯地名探究——僑置漢舊縣名——臨邑

隋朝,屬齊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屬譚州,貞觀元年(627年)屬齊州濟南郡。

五代,屬齊郡。

宋朝,屬京東東路濟南府。

金時,屬山東東路濟南府。

元太祖鐵元年(1206年)屬山東東西道濟南路。1235年屬河北道河間路。1253年屬濟南路。1266年屬河北道河間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山東省布政司濟南府。

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改屬高唐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還屬濟南府。

民國時期,民國二年(1913年)山東省分4道,臨邑屬東臨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制,直屬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山東省第五行政督查公署。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臨邑城被日軍佔領。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城內設日偽臨邑縣公署屬惠民道。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八路軍來到臨邑縣境開展抗日鬥爭,建立臨邑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冀魯邊區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為適應抗日戰爭形勢需要,先後將縣屬大部分地區劃歸平禹、齊臨、濟陽、匡五各縣,縣城東北局部地區歸新置臨北辦事處管轄,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撤銷臨邑縣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八路軍解放臨邑城,恢復臨邑縣制,屬渤海行政區第二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二專區改屬洛北專區,臨邑縣隸屬洛北專區。

�ܲ�\u000fDL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