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在中國古代,除了唐宋時期官員的工資比較高以外,在其他朝代當官其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比如在早期的清朝,普通州縣官一年的俸祿是45兩,平均每個月三兩多,如果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來算,三兩多銀子僅夠支付縣官一家及衙門五六天的開支。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唐朝官員

但即使是這樣的工資水平,還是有非常多的人千方百計想謀個一官半職,難道他們真是想為國家效力,為百姓造福?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當官不僅有權,還有錢!錢從哪裡來?顯然不是朝廷發的工資,而是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收入”。

雍正實行養廉銀製

這些“灰色收入”從某種角度看對於朝廷的運行是有一定好處,但是其弊端也非常明顯,一就是苦了百姓,既所謂的壓榨百姓,二就是敗壞官場風氣,歷朝歷代的衰敗多多少少都跟官僚機構的腐敗有關,最有代表性的的當屬明朝,而其中的代表就是首輔張居正。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張居正

所以當這個問題在清朝日益嚴重的時候,剛上臺的雍正帝果斷改革,遵循厚祿養廉理念,實行養廉銀製度。每個省的督撫一年有1萬~1.5萬兩養廉銀不等,布政使,按察使在5000~9000兩不等,州縣官有500~1500兩不等。

在實行了養廉銀製度之後,雍正就明確指出廢除一切以前的陋規,比如送禮,鹽規等,以此來最大程度解決腐敗問題。那此舉是否真的有效?依照大清的歷史,只能說雖然起到了一部分作用,但是該貪的還是會貪。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雍正


遺產四千萬兩的李鴻章

晚清的教育家容閎曾經說過李鴻章的遺產有四千萬,而另一位政治家翁同龢也這樣評價過李鴻章:“宰相合肥天下瘦”,雖然這兩人說的話多多少少帶點水分,但是也能反映出李鴻章確實非常有錢,但是根據清朝的俸祿,李鴻章一年包括養廉銀以內一共只有2萬多兩銀子。

所以說,光領工資李鴻章是不可能有這麼多錢的,他必定是通過通過了各種渠道暗中斂財,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他任官期間雖然一直整頓官吏,但其自身的腐敗行徑也不少。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李鴻章


如光緒三年輪船招商局購買旗昌公司時,發現旗昌還有房產30 間,洋房 17 所,約值50 萬兩。手下盛宣懷即密函李鴻章,建議由心腹集團的幾個人另立一公司收買下來,估計每年可得 8%的收益。 這是典型的化公為私的活動。李鴻章並未公開反對,顯然是同意了。而這樣的情況在洋務運動期間是非常多見的,也是李鴻章的財產富可敵國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即使養廉銀高達兩萬兩一年,也阻擋不住某些高官的腐敗行為,管你朝廷給多少,我該貪還是得貪,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李鴻章,與其相反的例子就有左宗棠。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輪船招商局


堅守操守的左宗棠

左宗棠當了20多年總督,每年的養廉銀跟李鴻章相當,有2兩之多,但他臨終時的全部家產只有2.5萬兩,與李鴻章相差巨大,那左宗棠的銀子用去了哪呢?
左宗棠不僅分文不取廉俸以外的財產,而且分內的廉俸收入90%以上,也是被他用於公事,每年只有很少部分被寄回養家,比如在同治八年,湖南湘陰發生水災,左宗棠捐銀1萬兩,光緒三年甘肅陝西發生大旱,他又捐給陝西1萬兩,甘肅三千兩。

“厚祿養廉”能止貪?2萬兩俸祿的李鴻章遺產四千萬!該貪還得貪

左宗棠


左宗棠在晚清惡濁的官場中還能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可以說非常難能可貴,也許正是由於他的這種高尚精神,才有了之後收復新疆的輝煌。

由此可見,晚清官場種種問題,其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國家機器已經腐朽至極,該貪的依然會貪,誰會嫌錢少,這種情況並不會因為朝廷多給了多少錢而改變,即使像李鴻章這樣的大臣,也逃脫不了腐敗的窠臼,但與此同時,也有像左宗棠這種清官在默默付出。很顯然,後者才是民族之希望,但可惜,晚清希望渺茫。

對養廉制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推薦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