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得高了,對明年的小麥收成有影響嗎?需要注意什麼?

朋友都叫我李哥


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得高了,對明年的小麥收成有影響嗎?需要注意什麼?

2019年種植的農民朋友稱之為 “暖冬” ,這意味著在整個冬季裡,基層農民朋友種植的農作物會提前返青、提前生長,比如華北各地種植的冬小麥,原本會在開春才返青的冬小麥會在明年提前返青生長,從而縮短了小麥的正常生長髮育週期。


有人會認為小麥的生長週期縮短了,不是一件好事嗎?

究竟是否是好事?編者認為:“暖冬”時節,小麥提前發育生長並非好事。

比如在農村流傳著民間千古的農業諺語“ 一年夾兩春,豆子貴如金 ”、“冬暖幹倒春寒”。冬天不冷,預示著暖冬說法是沒有問題恩。“冬暖幹倒春寒”,大意就是冬天氣溫高,雨雪少的年份,第二年春季往往會伴隨著倒春寒的天氣出現。在倒春寒天氣的出現後是直接對冬小麥生長不利的因素,比如開春時節(每年的2-4月份)持續的出現倒春寒天氣,容易因次次的寒潮天氣凍傷冬小麥,進而能直接影響了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在暖冬提前生長、倒春寒加劇的因素存在下,小麥生長髮育不良,小麥減產將成定局。


究竟在暖冬時節下,農民朋友該如何注意這些問題呢?

參考答案:1、暖冬、乾旱情況存在時,提前儲備水分。

冬暖的天氣存在時,自然條件農民朋友雖不能避免、不可能改變規律,但可以順應規律,從預防措施入手想辦法克服。比如暖冬天氣出現,提前在乾旱的小麥地裡澆水,讓土壤能夠保持住水分,待小麥冬季休養生息結束後小麥秸稈、根系能夠快速適應條件,迅速生長髮育。特別是在冬季時可以提前施肥一次,也可以說在即將開春時,下雨之後進行施肥一次。


2、預防倒春寒。水分保持是預防倒春寒凍傷小麥的一個措施。

3、預防各類病菌、病蟲害的出現。暖冬天氣的出現,對小麥的不利因素之一的各類病蟲害、病菌的出現。暖冬天氣出現在冬季裡不能夠將土壤中的病菌、害蟲凍死,在開春後這類的病菌或者害蟲容易再次滋生。為了防治各類病菌(紋枯病、黴病)、害蟲的出現可以噴打農藥,將病菌、害蟲直接殺死在萌芽中!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


小希時間


當冬天的氣候處於暖冬乾旱的狀態,那麼對於農作物的生長百害而無一利,目前距離過年不過20天的時候,而我所在的菏澤農村氣溫最低依然在0度以上,這在過去是從來不敢現象的事情,以後暖冬氣候的來臨,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情況會日益嚴重,農民朋友在種植冬小麥的時候,一定要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得高了,對明年的小麥收成有影響嗎?需要注意什麼?

冬天不冷就意味著,雨雪天氣減少,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麥地乾旱,土壤墒情欠缺,暖冬意味著小麥在冬季會出現旺長,而乾旱有會導致小麥長勢不良,所以就會出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小麥從外觀長勢乍一看,植株高大,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增長的只是植株高度,其莖稈的粗壯程度偏弱,根系能力發育弱,紮根不強,也就導致形成了弱苗的狀態,形象一點的比喻就是像一個人人一樣,有高又瘦,弱不禁風,徒有其表的樣子,而從小麥上面來描述就是葉片狹長、垂披,分櫱不足,這樣的小麥長勢往往就是,一場冷空氣過來,旺苗馬上變成弱苗,出現凍害的發生。

首先冬天不冷小麥旺長,會造成小麥提前拔節,年前過早拔節,年後倒春寒來襲,小麥凍害發生的幾率是非常高的,其次旺長的小麥根系不牢固,在小麥生長後期經不起風吹草動,很容易導致小麥倒伏,再者就是冬季旺長的小麥,過年之後植株普遍生長髮育緩慢,一般比正常小麥返青的時間會順延推遲6到11天,還有就是小麥冬季旺盛,其莖葉群體大,會影響整個麥田的通風通光,出現小麥頂部生長正常,而中小部位根系由於光照通風不足,生長受到影響,這種現象很容易在春天誘發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發生。

綜合來說就是小麥冬天長勢高,會因為旺長出現麥苗凍害凍死的情況,植株莖稈細弱無力非常容易出現倒伏,無效分櫱增多導致水肥資源浪費,小麥整體抗逆性變差,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干擾,因此會對整個麥地的小麥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

如何應對小麥冬季旺長?

合理灌溉越冬水

越冬水的灌溉因地制宜,因苗制宜,灌溉越冬水務必要結合土壤墒情,和小麥長勢,千萬不要出現盲目的進行越冬水的灌溉,冬季旺長的小麥一定注意不宜不要澆灌越冬水,長勢正常的小麥澆越冬水的時間也要適當的推遲澆水。


物理鎮壓效果顯著

小麥鎮壓是可以有效的控制已經發生旺長地塊的小麥長勢的,合理的鎮壓能夠壓制小麥的徒長勢頭,增加小麥的根系發育能力,杜絕過多無效分櫱的出現,縮小分櫱的生產差距,鎮壓的原則要遵從地溼不壓地幹壓,陰天不壓晴天壓,早晨不壓中午壓的”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小麥鎮壓的方向要保持固定不變,向同一方向進行合理鎮壓。

化學控旺刻不容緩

控旺措施不僅僅適用於玉米生長,其針對於於小麥的旺長勢頭也是非常有效的,通過化學控旺,採用一些生物調節劑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控旺方式,其中多效唑調控,效果很明顯,像是多效唑或矮壯素+磷鉀源庫以及單純的使用多效唑可溼性粉劑,對水稀釋後噴灑與旺長小麥上面,都是可以縮短節間、促進分櫱、植株矮化,葉片變寬增厚,以此來增加小麥的整體抗逆性能力,從而確保小麥順利安全越冬,年後返青正常,對小麥增質保量。

我是農村小小李,如果你對我的回答有些許滿意,希望你能給我一個點贊和關注,你的小手一揮對我最好的鼓勵。


農村小小李


秋播小麥秋冬管理的重點是保墒防旱,培育壯苗,促進分櫱,達到促苗髮根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因此,冬天不冷,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可以保護麥苗,降低嚴寒氣溫對麥苗的凍害,尤期是晚播弱苗的凍害,這是冬天不冷對麥苗越冬有利的方面。然而冬天氣溫一返常態,變化暖和,又會給冬小麥帶來很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容易引起麥苗旺長徒長,長的越高,增加倒春寒凍害的危害越大,造成小麥減產的幅度越高。



冬天不冷麥田地溫高,小麥不能及時休眠,繼續緩慢生長,致使麥苗旺長,甚止提前拔立小節進入生育期,到早春忽高忽低的不正常氣溫出現時,小麥因生理狀況與寒潮低溫大反差的不相適應,最容易引起春寒凍害,往往冬天越暖和,倒春寒的變化越劇烈,對徒長長高的麥苗凍害越嚴重,致使苗數減少,成穗數降低,產量下降。

冬天不冷暖和,麥苗長高了,又會增加麥田地溫,不但凍不死潛伏在土表下面的病蟲,而且還會滋生新的病蟲基數,增加對明年的小麥植株病蟲害,影響小麥正常生長和產量。再就是冬天變暖,麥田水分散失大,容易使麥田失墒,還有因小麥旺長徒長長高,種肥營養消耗大,容易引起營養不足,會使長高的麥苗變的細弱,抗逆能力降低,麥苗長勢高而不旺、旺而不壯,麥穗小產量低。



針對小麥長高了,會對明年的小麥收成有影響,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就是在發現旺長徒長態勢時,或在已經長高情況下,可採用較輕的石滾鎮壓,選擇晴天中午後麥苗柔時不易斷,抑制養分吸收,使麥苗重心移到下面,麥苗就會降低,最好結合劃鋤,斷掉部分根,控制旺長徒長,這樣既可控制麥苗長高,又可造成麥田上虛下實的土壤結構,提墒、保墒、保溫、防冬旱,利於小麥越冬,也可噴施控旺農藥如矮壯素等,達到控旺效果,使麥苗生長緩慢。

②,冬天不冷,小麥長高,生長速度快,營養消耗也大,對於這樣狀況,麥苗更容易因營養不良而出現虛(徒)長,主株細長,分櫱苗細弱,如遇春寒會加重分櫱苗凍害,分櫱數減少,成穗數降低,產量也隨之而減,可在冬季給麥田鋪撒一層優質腐熟糞肥,隨雨水慢慢滲入,即供肥又保溫防止春寒凍害。

③,噴施殺菌殺蟲農藥,冬天不冷麥苗高,不但凍不死越冬蟲卵,還易滋生各種病蟲菌,給來年小麥生長會帶來更多危害,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髮育,因此有必要提前預防和防治,降低來年病蟲卵基數,減輕病蟲危害,可用殺菌殺蟲農藥混合噴施,把病蟲危害控制在滋生萌發初期。

④,冬天天氣不冷,氣候乾燥,麥田水分蒸發散失大,容易引起乾旱,倒會使長高的麥苗因缺乏水分而變得更加細弱,抗性降低,容易受病蟲危害和春季寒流凍害,所以,要根據麥田墒情狀況,可適量澆水,以促進麥苗健壯,為爭取提高產量打好基礎。


總結:冬天不冷,小麥長高了,對明年的小麥收成肯定有影響,而且長的越高影響越大,如果對長高麥田及時採取鎮壓、劃鋤斷根或噴藥等措施,再根據麥田土壤墒情、麥苗的長勢強弱、病蟲害防治等,加強管理,使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基層農人


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高了,對明年的小麥收成有影響嗎?我認為有影響的,那麼需要注意什麼?我國淮黃海冬麥區,冬性小麥、半冬性小麥適播期在十月上中旬;沿江區域春性小麥適播期在十月中下旬,南北小麥播種相隔十天左右,如果小麥提前播種,冬天天氣不冷返青後就會生長旺盛長得高。

今天是十二月中旬,小麥播種才兩個月左右,節氣快進入冬至了。冬至進九天氣寒冷,隆冬時節到了各地就要下雪了,進入小寒大寒冰天雪地,小麥進入冬眠期停止生長,立春天氣回暖才能恢復生長。如果年裡發現小麥瘋長的勢頭,可以噴施矮壯素和縮節胺對小麥進行化控,矮壯素每畝10克到20毫升,縮節胺2.5克到5克,約60斤水(兩噴霧器用量),選晴天進行噴霧,可控制小麥旺長。
開春三月上旬如果發現小麥還旺長,在拔節期還可以選用助壯素和縮節胺化控一次,可加大用量畝噴助壯素30毫升,縮節胺5到10克,兩噴霧器60斤水噴霧。這樣有利於小麥根系發達抗倒伏,小麥在抽穗揚花期灌漿期不可化控,化控藥多效唑不要用在小麥上,化控小麥會留下殘留傷害土壤,不利於下茬農作物生長。

小麥化控可抑制小麥旺長,使小麥根系發達,莖杆粗壯,在五月上旬遇到陰雨天不會倒伏,對提高小麥品質產量起著重大作用。望你靈活掌握,祝你明年小麥獲得好收成。入駐三農領域,向農民提供實用種植技術,歡迎留言關注!原創,拒絕搬運抄襲,特聲明。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你好,我是遠嫁的小羊,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的高了對收成會不會有影響呢,我們先來了解下今年冬天的氣候變化。

2019年“冷冬”的概率是多少

從預測來看,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氣溫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現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但並不排除期間有氣溫高低起伏的變化。預計2019-2020年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總體以緯向環流為主,東亞冬季風較常年同期偏弱,東亞槽偏弱、偏東,這就意味著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弱。

從分析來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汾渭平原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小麥冬前旺長的防控措施

1、鎮壓。鎮壓是控制小麥旺長的有效措施,方法簡單效果好。通過鎮壓損傷地上部葉櫱,抑制主莖和大分櫱生長,縮小分櫱差距和過多分櫱的發生,促使根系下扎,達到控制旺長的目的。

鎮壓視苗情長勢,冬前可進行多次。要掌握“地溼不壓地幹壓,陰天不壓晴天壓,早晨不壓中午壓”的原則。

2、深中耕。深中耕控旺不僅有效,而且控制效果時間長。當麥苗主莖長出5片葉時,在小麥行間深鋤5~7釐米,切斷小麥部分根系,減少植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長,減少無效分櫱,促進根系發育,控旺轉壯。

注意,對地力不肥、播種量過大造成的“假旺苗”或根系發育差的,不宜採用此方法。

3、化控。小麥旺長地塊還可使用生長調節劑來進行控制,可於11月中下旬噴施,幫助抑制旺長小麥莖杆伸長、縮短節間、促進分櫱、增加抗逆能力,確保麥苗安全越冬。

化控與鎮壓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4、澆凍水。在越冬前還需澆凍水。此舉不僅可以穩定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幫助小麥安全越冬,還可以塌實土壤。

冬前澆水結合追肥,還能對生長過旺脫肥的麥田補施肥料。

根據氣象專家分析,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會持續到明年的3.4月份,所以出現“倒春寒”的概率不大,但還是要及時的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凍防控的準備,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遠嫁的小羊


2019年11月5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

諺語“大雪小雪不見雪,來年小麥一定癟”,這是幾千年來總結的暖冬對小麥產量的影響。今年小雪至大雪期間,冬小麥主產區河南省幾乎沒看到雪,溫度基本在在零度以上(偶爾出現零下溫度)。

暖冬對小麥生長的影響

(1)溫度高促進小麥生育期提前。比如題主所說的小麥長高了,持續合適的溫度會促進小麥提前拔節,這樣在年後會由於大群體而出現的倒伏現象。

(2)分櫱旺盛,消耗大量養分。合適的溫度會促進小麥分櫱,正常情況下,冬季溫度下降後會停止分櫱,促進小麥苗壯。如果暖冬,分櫱會持續進行,長期消耗營養,造成小麥植株營養缺失,會出現小麥植株瘦弱,倒伏几率增大。

(3)暖冬往往伴隨乾旱,長期不下雨會導致田間墒情變差,溫度較高也加大了田間水分蒸發,旱情嚴重。

(4)病蟲加重。暖冬造成的小麥植株瘦弱,往往會引起麥圓蜘蛛的大量繁殖,年前就會出現小麥大片被吸食乾枯的現象。其他的病菌孢子,比如紋枯病、赤黴病、黑腳病等,都會安全越冬,加重返青期的病情,造成小麥大幅度減產。

(5)遭遇倒春寒危害。暖冬小麥旺長,在年後遭遇倒春寒時很難倖免,會造成延遲抽穗或者穗部發育畸形,抽出白穗等,嚴重影響產量。

需要採取的措施:

(1)鎮壓保墒。以前是用石磙碾壓,現在可以用拖拉機碾壓,目的是土塊破碎,加強土壤緊實度,減少水分蒸發。還可以有效控制小麥旺長。

(2)肥水管理。冬前由於旺長,往往會導致小麥瘦弱,要在返青期加強肥水管理,根據墒情進行澆灌,根據苗情追施15公斤尿素,不宜過多。

(3)控旺。對於旺長的地塊,在返青期可以適當噴施矮壯素等,有效防止倒伏。

(4)病蟲害管理。病蟲草害在返青期都會快速爆發,要提前進行一噴三防和除草,選擇晴朗的天氣,最好是上午,溫度達到12℃以上。

(5)預防倒春寒。暖冬最怕遇到倒春寒,要關注天氣預報,提前澆水減少倒春寒的影響,也可以通過噴施防凍劑等,減少凍害危害。如果遭受了凍害,可以及時噴施復硝酚鈉+微量元素進行挽救。


不管是暖冬還是寒冬,做好管理都是很有必要的,希望以上內容能夠有所幫助!


農田耕者


確實,正如樓主問題一樣,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的冷。像我們河南這邊,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是大雪紛飛了,可是今年最多不過雨夾雪,並且夾的還是小雪粒。

減產

也因此,我們這邊的溫度一直比較高,明顯高於往年。而也因此,地裡的麥苗,蒜苗長勢都比較不錯。但是因為現在正是冬季,如果麥苗長勢過高會造成其抗寒能力較差,如果在來年有倒春寒的現象其非常容易受到凍害。並且,在有“熱幹風”時也易造成小麥倒伏,從而會造成小麥的產量減少,造成產量偏低。

注意

所以,我們可以在最近一段時間用石滾輕壓一遍,這樣可以延緩麥苗的長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碾壓過重,否則容易對麥苗造成損害過大。

最後,待小麥返青時,可噴施一些小麥專用營養肥,這樣可以促進小麥的生根提苗多分櫱,這樣可以提高小麥的抗寒、抗倒伏的能力,以達到小麥增產增收的作用。


農村王小霞


我們山區秋播小麥,秋冬管理的重點是保墒防旱,促進分櫱,起到促苗髮根確保小麥安全越冬的作用,因此,冬天不冷,在很大程度上說,有利保護麥苗,降低寒冷氣溫對麥苗的凍害,尤其是晚播弱苗的凍害影響很大,這是,冬天不冷對麥苗越冬有利的優勢,然而冬天氣溫一但返常,又會給冬小麥帶來很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容易引起麥苗冬旺徒長,長的越高,若遇倒春寒凍害的危害越大,造成小麥減產的損失越高。

冬季不冷麥田地溫高,小麥不能按時休眠,緩慢生長,致麥苗旺長,甚至提前拔節,到早春忽高忽低不正常氣溫出現時,小麥因生理狀況與寒潮低溫的反差,而不適應,最易引起春寒冰凍害,致使小麥死苗減少,成穗數降低減產。

冬季不冷,不但凍不死潛伏在地表下面的病蟲,而且還會滋生新的更多的幼蟲,冬天變暖麥田水分散失太大,使麥田失墒,種肥營養消耗過大,抗病能力降低,導致產量下降。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可採用較輕的碾壓方法,也可噴施控旺農藥如矮壯素等,使麥苗生長緩慢。②可在冬季給小麥田鋪撒層優質腐熟糞肥,隨著雨水慢慢滲入,即供肥又保溫防止春寒凍害。

③噴施菌香殺蟲農藥,必要時提前預防和防治,殺蟲殺菌同時混合噴施。

④根據麥田墒情,適量澆水,促進麥苗健壯,為提高產量打好基礎。





西北小陳爸爸


今年冬天不冷,小麥長的高了,這已經是小麥的旺長了。這樣繼續的長下去,對明年的小麥的收成肯定是有負面影響的。這是為什麼呢?

01.小麥的生理特徵

【1】.小麥的繁殖:小麥一生有兩個繁殖過程,這兩個繁殖過程直接會影響到小麥的產量。通俗的說就和動物的生理特徵是一樣的:它的生育器官生長成熟了以後,才能生長並形成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才是繁衍後代的重要器官,沒有生殖器官是無法孕育生命的:①.小麥的生育過程:小麥的分櫱就是小麥前期的一個生育過程。
小麥分櫱後


育要經過一段0~7℃的低溫時段的生長。小麥需要在這段低溫的時間內,來生長並形成自己的生育器官。同時,也慢慢生長自己的生殖器官。這段時間需要15~30天左右,小麥如果沒有這段低溫的生長。它就不會形成健壯的生育器官和生殖器官,也就意味著小麥不能正常的孕穗和抽穗,乃至楊花灌漿。因此,它就會影響小麥的產量。這段時間被人們稱之為:小麥的春化過成;②.小麥的生殖過程:小麥的生殖過程就從小麥返青後,起身至拔節的時候開始生長並形成生殖器官。生殖器官主要用來孕育生命,也就是說小麥楊花交配後,它的受精卵將在這形成胚胎,也就是可以的發芽出苗的種子。

【2】.小麥旺長的弊端:①.小麥因為年裡種的早、溫度高、生長的很快。在冬月就結束了分櫱,因此,它就會向著起身拔節的那個生長階段去生長。這種早麥就沒有經過0~7℃的低溫春化。因此,它的生育器官就沒有發育成熟。同時,也導致它的生殖器官發育的不成熟,這就會影響早麥的孕穗和抽穗等一系列的後期生長。這就會使小麥出現延遲孕穗和成穗率低下的現象。


②.小麥年裡出現了旺長就會長成較高的莖杆。生長的過高,容易造成凍害。這是因為它的莖杆都裸露在大自然中,受凍的面積較大。萬一年底或明年倒春寒了,小麥就會遭受嚴重的凍害。

02.防止小麥旺長的方法

【1】.從源頭上防控之晚播:①.靈活晚播:現在還有很多的種麥人,依然延襲幾十年前的種植節氣來播種小麥。實際上現在全球的氣溫都升高了,所以,在種植小麥的時候要結合現實的溫度,適當的往後面延遲10天半月的。②.悶地:如果當時地裡的墒好、溫度高,而且種麥還有點早時。就要把地先犁過來耙碎悶著,這樣,地裡的水墒就不會跑掉。等到白天的溫度降到13~15℃的時候再播種小麥。

【2】.控旺:對現在旺長的小麥,可以採用化學控旺的式進行控旺。參考用量:每畝用50/100的控旺素50毫升,兌25公斤均勻噴霧。注意:要在小麥拔節之前噴打,拔節以後就不要再噴打了,避免抑制小麥的正常生長。
溫謦提示:吸取今年小麥旺長的經驗教訓,在以後種植小麥時可適當晚播。當年裡的氣溫繼續升高時,可噴打控旺素對小麥進行控旺。年後小麥如果出現生長乏力的現象,可用98/100的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35斤對小麥進行均勻噴霧。磷酸二氫鉀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俗稱葉面肥,它可以給小麥增加營養,使小麥的籽粒飽滿,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豫南鄉農


大家好,我是長江老農。今年冬天到現在為止,我們當地確實感覺不冷,但小麥長勢卻並沒有出現旺長。小麥旺長確實對產量有影響,冬季小麥望長,去年我們當地確實有一家農戶出現了這種情況小麥在灌漿期後出現了倒伏,小麥旺長主要就是容易倒伏。

小麥旺長的原因。一是,底肥下的太足,土壤肥沃,小麥營養過剩。二是氣候溫暖, 空氣溫潤,冬季宜小麥生長 分蘗。 冬季小麥有些田塊, 比較溫暖,避風向陽的田塊,長得比較快。 去年我們當地一農戶家小麥,冬季長的一片鬱鬱蔥蔥,非常好看,長勢喜人。但很多農民都說,這小麥怕是明年,灌漿期會出現倒伏。果不其然,在灌漿後期最終大面積倒伏了,倒伏的原因就是冬季分櫱長得過旺,春季小麥分櫱株過密, 小麥莖稈細長,穗短,灌漿後期後, 小麥秸稈無法承受籽粒重量, 颳風下雨之後全部倒伏了。

冬季裡對於避風向陽,溫暖的田塊, 如果小麥長勢喜人,開始分櫱,應該葉面噴霧98%磷酸二氫鉀300克十0.01%蕓薹素內脂20克兌水30公斤。對小麥出現貪青旺長田塊,不要追施氮肥。小麥的冬季管理應該放在打除草劑、澆冬水、施冬肥上。目前南方冬小麥,要打除草劑。採用二甲雙氟+苯磺隆+甲基二磺隆混合兌水噴霧,冬季氣溫偏高,雜草也容易生長,必須年內打除草劑,把雜草消除在萌芽狀態。

今天我去了我們當地小 麥地, 我與我們當地農民查看了一下,小麥打過除草劑以後,葉片發黃、葉尖發黃,農民說是打除草劑的原因。,目前我們當地農民正在開展補救措施。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另外,每畝用98%的磷酸二氫鉀300克、0.01%的蕓薹素內酯20克混合兌水30公斤葉面噴霧。農民說,一個星期之內小麥會變青色的。如果打除草劑, 產生藥害,要及時打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調節小麥生長,能有效降低藥和緩解害,提高小麥的抗逆性和免疫力。

通過調查走訪,今年我們當地冬小麥沒有出現旺長現象,冬季沒有控旺的必要。北方冬小麥,要澆冬水啦,防止小麥幹凍。北方冬小麥澆冬水,可以抽取地下水澆灌,地下水有一定的溫度,澆地後,不會結冰。確保地溫和空氣溫度,防止小麥凍害 或乾旱。北方冬小麥澆冬水,可以與施肥同時進行,在撒完尿瘦之後,可以用地下水澆灌,也可以澆水以後撒施尿素,每畝10公斤。澆灌以水全部滲入地下為宜。地壠地溝上沒有積水,不能大水漫灌。

小麥控旺一般在春季進行。小麥長的高,在開春之後可以打多效唑、矮壯素、億烯利, 控旺一般在小麥拔節封行後進行,一般先澆返青水,施返青水後,再打控旺藥, 也可以在小麥返青期,葉面噴霧10%的硫酸鋅可溼性粉劑,10克硫酸鋅可溼粉劑兌水1000倍液葉面噴霧,在小麥封行後可以再用硫酸鋅噴霧一次。促進小麥莖稈粗壯抗倒伏,從而,也能提高小麥的籽粒飽滿,千粒重、穗粒重和小麥品質。

冬季小麥長勢良好,在春季施過返青肥之後,如果小麥貪青旺長,最好不要再

施氮肥。以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硫酸銅、硫酸鋅、硫酸鉀、硼肥為主。只要控制好使用氮肥,小麥旺長是可以控制的,後期也不會出現倒伏,也不會減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