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清王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總共存在了268年之久。在清朝統治時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我國逐漸與世界脫節,最終造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在列強入侵和國內起義的雙重打擊之下,清朝最終滅亡了。但實際上,在清朝建國的初期,國力還依然位於世界前列,這一時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康乾盛世”

自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以後,清朝就逐漸奠定了對於全國的統治。但此時的國家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康熙帝登基之後,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將這一系列問題一一解決,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但康熙帝實行的過分寬容的執政理念也造成了國內貪腐盛行,國家財政趨於崩潰。在雍正帝上臺之後,大力恢復國家經濟,實行了“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等一系列新的經濟政策,使得國家經濟得到了恢復。經過這兩代帝王的勵精圖治,清朝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時,

國力達到了頂峰,此時的清朝依舊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乾隆皇帝畫像

說起乾隆皇帝,相比是無人不知。乾隆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為避免超過其祖父康熙皇帝於在位60年之時歸政於嘉慶),年壽最高(88歲)的皇帝。若算上其作為太上皇的三年零四個月時間,乾隆實際上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時間長達63年之久。在位時期,乾隆的文治武功也得到了歷史的認可。

  • 文治方面,他先是繼續推行其父雍正帝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同時還五次下令免除全國的錢糧賦稅,進一步減輕農民的負擔。他在位期間,我國的人口取得了跨越性的增長。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我國人口第一次突破一個億。此後又經過半個世紀,到了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我國的人口更是前所未有的突破了三億,為我國如今的人口數量打下了基礎。
  • 在武功方面,他平定了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將新疆納入了我國的版圖;還擊敗了廓爾喀的入侵,捍衛了西藏地區的領土完整;後來還平定了臺灣林爽文叛亂,維持了臺灣的統一,為我國如今的版圖也打下了基礎。
    但在乾隆皇帝之後,歷代皇帝再沒有出現過像“康雍乾”這樣的明君,清朝也是日薄西山,隨著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退位,清朝最終走向了滅亡。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此後,國家長期處於混亂之中,為了自保,許多清朝的皇族後裔紛紛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有些人甚至徹底改掉了自己的姓氏,再也沒有提起過自己的身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動盪的局面早已被和平與發展所取代。於是越來越多的滿清皇族後裔開始“冒出來”。愛新覺羅·恆紹就是其中一位。此人自稱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孫,手上更是至今戴著象徵帝王身份的帝王扳指,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說到愛新覺羅·恆紹,他自稱自己是乾隆的七世孫,在他的名字中也有體現,其中的這個“恆”字,就是他輩分的象徵。這個“恆”字輩是道光年間才確定的。愛新覺羅·恆紹十分看重他的皇族身份,不論走到哪裡都要和身邊的人強調自己的身份。

當然除了口頭告訴別人之外,愛新覺羅·恆紹在衣著打扮方面也力求向自己的祖先看齊。

他的手上戴著祖傳的象徵帝王身份的帝王扳指,所穿服飾一般也都是滿族的民族服裝,在某些特定的場合甚至還會身穿龍袍。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就比如在2015年的4月25日,愛新覺羅·恆紹就參加了在吉林省舉行的一場盛大祭祖活動。在這場活動中,不僅擺上了古代祭祀常用的豬牛羊等祭品,愛新覺羅·恆紹更是身著龍袍,站在隊伍的最前列,主持了這場祭祀大典,甚至讓人誤認為自己回到了幾百年前。


對於愛新覺羅·恆紹這種高調的行為,很多觀眾並不買賬,大家紛紛認為這是一種炒作,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種看法的真實性我們無從得知,但在愛新覺羅·恆紹出名之後也確實有許多人上門和他談論合作的事情。如今愛新覺羅·恆紹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作風,絲毫沒有收到外界的干擾。

他自稱乾隆皇帝七世孫,手戴祖傳帝王扳指,身穿龍袍公開祭祖

其實滿清皇族的後裔至今確實還有很多,但他們大部分都選擇了低調的生活,如我國的書畫家啟功先生,就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對書畫的研究上,絕口不提自己的身份,這種行為也受到了大眾的尊敬。

對於愛新覺羅·恆紹的這種行為,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