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明代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女性,尤其是"秦淮八豔",至今為我們當代人所津津樂道。在當時的秦淮河上,名妓如雲,一時間蔚為大觀。說是"名妓",但其實她們又不同於一般的風塵女子。

相較於煙花柳巷的風塵女子,秦淮河畔的名妓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各自也都有著各自的一段愛情和家國故事。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第二年,清軍進駐南京,弘光小朝廷也宣告結束。明亡之後,當時的著名文人餘懷寫了一本《板橋雜記》,記錄了秦淮河畔的文人和妓女之間的點點滴滴。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餘懷與《板橋雜記》

餘懷為什麼要寫《板橋雜記》?名為記錄妓女,實在反思明朝亡國因果

中國古代文人在亡國後向來喜歡寫書紀念前朝,但寫得又都比較晦澀。這些人不會直接說"哎呀,我好懷念前朝",而是通過記錄前朝的人和事表達對前朝的懷念。

北宋滅亡,孟元老寫了一部《東京夢華錄》記錄開封的人文生活,以此來追憶過往,表達對故朝的懷念;南宋滅亡,吳自牧依樣畫葫蘆,寫了一本《夢粱錄》記錄南宋"都城"臨安的繁華過往。明朝滅亡之後,餘懷也寫了一本書紀念南京的書。

但是,他所寫的不是南京的人文、地理和掌故,而是寫南京的妓女。在他看來,寫妓女儘管為人所不齒,但也是在懷念故國,同時也是對明朝滅亡的一種反思。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南京的繁華生活

為什麼說是反思呢?因為從明朝建國之初,官妓行業就十分發達,等到了晚明,南京的煙花場所更是無比繁榮。那些妓女也都不是什麼粗鄙之人,不僅各個有才華,能書善畫、能詩能文,而且都頗有家國情懷。

明朝滅亡之後,這些人有的自盡了,有的跟著丈夫逃亡,有的死於戰亂,有的閉關不出,有的窮困潦倒……命運不同,但亡國之命運無異;前半生紙醉金迷,後半生痛苦之現實也無異。

所以,餘懷雖然是在記錄這些人的命運,但其實也從側面在反思明代滅亡的原因。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錢謙益畫像

在書中,他所提到的與妓女交往的,要麼是達官貴人,要麼是文人富豪。

如錢謙益這樣的東林黨,也是煙花柳巷的常客,後來娶了柳如是;如冒闢疆這樣的復社才子,也是狎斜之人,之後娶了董小宛;如龔鼎孳這樣的政府高官,也會和妓女私定終身,把顧眉娶回了家。

一個國家的衰敗、文人的墮落,從這裡難道不是也能看出端倪嗎?再者,書中記載有一次有人組織了一場大的娛樂活動,頗像現在的海天盛筵,十二艘花船遊弋在秦淮河上,船上有各種文人墨客和政府官員,文人旁邊則是陪酒和陪玩的妓女。這場活動花費了上百金。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現狀的秦淮河

上百金是是什麼概念?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米價的價格為基準,一百金相當於現在的六十萬到一百萬左右,考慮到購買率的問題,甚至可能會更多。

但別忘了,此時的東北和西北,都在遭受連年的戰亂,而南京的一場狎妓活動,即耗費如此多的錢,其中腐化和墮落,可想而知。

從妓女李小大的人生,來看歌姬們的愛情和家國故事

《板橋雜記》中記載了很多妓女的故事。比如有一個妓女叫李小大,字宛君,雖然是女性,很有大丈夫氣概。家裡的傭人有十多個,平時和文人們飲酒,就彈琵琶和古箏助興,等到喝醉了,就激情澎湃地打十番鼓。

李小大曾經說:"這世上的遊閒公子、聰俊兒郎,只要到了我家,沒有不神魂顛倒的。我也是個豪氣的人,所以不會效仿那些坊間的俗女子,和這些人計較錢財。"李小大的豪邁可見一斑。

後來李小大從良嫁為人婦,第一個丈夫是鉅富,但是家裡的小妾很多,他本人也比較忙。所以李小大總有點悶悶不樂。以前有一個叫做胥生的人特別喜歡李小大,所以就買通了李小大的傭人,和她通上了音信。李小大為了見到他,就假裝自己生病了,朋友也幫了他一把,說胥生能夠治病,於是兩人就常常能夠見面。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明代女性和文人

這位鉅富去世後,李小大就帶著錢嫁給了胥生,兩人終日飲酒作樂,日子過得非常美好。胥生可能因為沒有過過這麼奢華的生活,後來可能飲酒過度去世了。李小大黯然神傷,孤獨終老。

明朝滅亡之後,《板橋雜記》的作者餘懷曾見過她一次,她雖然老了,但是風韻猶存。兩人聊到過往的生活,不禁潸然淚下,大哭一場。走的時候餘懷給李小大在扇子上寫了一首詩,李小大捧著扇子一直哭個不停。

這個故事在當時很有代表性。李小大作為妓女,既有才華,做人又很豪邁。後來為了脫籍從良,嫁給了商人,可是過得不開心,漸漸患上了抑鬱症。恰在此時,曾經愛慕他的胥生出現了,兩人暗通音款,最後走到了一起。

這是一個追求奢華生活同時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這既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又是一個糟糕的時代。不久後,明朝滅亡,李小大的丈夫也去世了,她曾經只是一名風塵女子,只會吟詩作對,現在天翻地覆,再加上自己已經老了,靠什麼謀生呢?只能繼續在煙柳場所教女孩子們跳舞。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明代仕女圖

當餘懷見到她時,兩人聊天,又觸及到了往日的美好生活。國家亡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也結束了。兩人緬懷過去,大哭不止。

這也是當時的文人和才女們的普遍心態。

亡國之後,不同妓女有著不同的悲慘命運

顧眉,"秦淮八豔"之一,她從良後嫁給了龔鼎孳。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時候,龔鼎孳和顧眉恰巧在北京。於是兩人決定投井自殺,可是被人給救起來了,嚴刑拷打之後,兩人投降了李自成。

後來清軍入關,龔鼎孳又帶著顧眉投降了滿清。龔鼎孳後來官運亨通,一直做到了禮部尚書。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龔鼎孳畫像

顧眉的人生算是比較順風順水,但他的丈夫龔鼎孳也遭到後世的非議。在當時更多的人走向了另一面。

比如有一個妓女叫顧喜,性格豪爽,身材很好,但腳很大。明朝滅亡後,不知所終。有人說嫁給了一個侯姓子弟。

有個妓女叫葛嫩,從良後嫁給了孫克鹹。孫克鹹這個人才華橫溢,而且力氣大,非常擅長騎射,自己給自己封了個"飛將軍"的稱號。這本來自然是玩笑話,但在亡國之際,他果然身先士卒,反抗滿清。後來的結局可想而知——孫克鹹被清軍給殺了。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明代文人

葛嫩也沒能逃過一劫。據說滿清的主將見到葛嫩長得好看,就想去侵犯她。葛嫩不屈不撓,咬碎了舌頭,用血噴了主將一臉。最後這一家子人全部被殺。

縱觀《板橋雜記》中所記的女性,我們可以其結局大體上有三種:

第一種是顧眉這樣的跟著丈夫投降清朝的,比如柳如是。但這些人雖然投降了,暗地裡卻保護了很多文人。第二種是顧喜這樣的,在亡國之後要麼改嫁給了他人,要麼就消失了。第三種是葛嫩這樣的,要麼做了道士以表示對清廷的反抗,要麼就自殺或者被殺。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柳如是畫像

雖是風塵女子,然而各有各自的故事,讓人感慨萬千。

《板橋雜記》給我們當代人的啟示:紙醉金迷的生活,最容易造成社會的腐朽

讀《板橋雜記》,我們很容易發現裡面的文人和才女們,前半生都生活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這裡面有官僚、青年學生,有東林黨,也有復社成員。有富家子弟,還有窮書生。在他們周圍,是一群才華出眾的"妓女"們。

他們日子過得奢侈無比,動不動就聚會、飲酒、玩樂。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在江南的和諧局面之外,西北和東北的人民都早已經支撐不住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餘懷的《板橋雜記》,記了50多名晚明妓女的人生,對今人仍有啟示

明代仕女圖

這那是一個腐朽的時代。人們滿口天下大義,滿口道德文章,但卻醉生夢死,墮落了。玩物喪志。這話不假。

在他們的周圍,憤怒的農民軍悄然崛起。

所以《板橋雜記》是一本警醒之書,對我我們當代人仍然很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