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合肥:上陣"姐弟兵":抗"疫"勝利,咱一起回家!

這個春節,疫情緊緊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對包河區方興社區工作人員鄒曉琳來說,更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弟弟張勳主動請纓奔赴發熱門診崗位,自己將1歲多的寶寶交到父母手裡便馬不停蹄來到社區一線,一家人連團圓年飯都沒能吃上。

"這段時間,我們都沒怎麼見面,因為弟弟在醫院倒班,我也在社區各小區跑,大家就每天在微信裡互報平安。"鄒曉琳告訴記者,轄區居民3萬多戶,累計人數超過7萬,地毯式摸排從挨家挨戶打電話開始,"一天至少打200個,一戶戶詢問並確認:是否從外地回來?有無接觸湖北武漢返程人員?……"鄒曉琳坦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任何耽擱和不細心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如果碰上沒接聽,就反覆打,直到打通為止。"

長時間通話導致耳鳴、嗓子啞,站在寒風裡掛宣傳橫幅、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給群眾發放"一封信"凍得手通紅,但鄒曉琳毫不在意,"有時還會碰上居民當面道謝,說心裡話,真的很感動。群眾的理解就是最大支持,再苦再累也值得。"

弟弟張勳是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感染科醫生,大年二十八就離開了家。"每天大概需要接待三五十個發熱病人吧。"輕鬆的言語間,是面對有限防護物資,發熱門診崗位上,一天八小時不吃不喝不敢上廁所,只為省下一套只要打開就需更換的寶貴防護服。

據瞭解,張勳所在的醫院非本次疫情防控救治定點醫院,在門診,張勳主要做前期預診工作,如果發現病患有異樣,便採取相關措施進行隔離。"醫院人手有限,呼吸、感染、重症醫學等科室都是連軸轉,醫院女同志多,我是男子漢,又是黨員,理應衝在前,沒機會馳援武漢,做好'守門人'更加義不容辭。"

目前,鄒曉琳和弟弟每天仍堅守在崗位一線。"出來前父母就反覆叮囑我們:困難面前,黨員先行,不要考慮家裡,做好自身防護,對自己負責,才能對群眾負責,也才能對社會負責。"鄒曉琳坦言,父母就自己和弟弟兩個孩子,"哪能不擔心,弟弟沒結婚,我的寶寶也還小,但面對疫情,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支持我們,真心希望這場戰'疫'早點勝利,和弟弟一起回家,吃上一頓熱乎乎的團圓飯。"(王嫣然 吳賽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