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看過《隋唐演義》的人無不為裡面出現的那些人物所傾倒,他們要麼武藝超群、足智多謀如羅成,要麼千古忠義、令人敬佩如秦瓊,還有武功蓋世的神拳太保和驍勇善戰的程咬金等人,這些人放到任何時期,都是讓敵人顫抖的大英雄。而神拳太保、秦瓊和程咬金這三人,他們師從隋朝大將張須彌,跟著他學到了很多。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說到張須彌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他本是南陽西鄂人,張氏家族在南陽屬於名門望族。他從小飽讀詩書,尤其喜愛看兵法,參軍以後跟著史萬歲戰功顯赫,後被封為齊郡太守。本來應該安穩度過一生的他,因為隋煬帝征戰高句麗失敗再加上隋煬帝殘暴昏庸,隋末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朝廷大力鎮壓都沒有消下去的趨勢,可見隋煬帝的暴行激起的民憤有多大。

這期間張須彌所在的齊郡有個叫王薄的人振臂高呼一呼百應,很快就集結了萬人的起義軍,也正是他拉開了隋末群雄爭霸的序幕。此時作為太守的張須彌還在訓練新兵,待他知道了這個消息,絲毫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立刻發兵鎮壓叛軍,這些新兵雖然還沒有參加完正式的訓練,但是時間和戰局不等人,好在張須彌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幾個回合下來就把王薄的軍隊打的丟盔棄甲倉皇逃竄。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王薄享受了幾天大將的威風,屁股還沒坐熱就被張須彌從高處打了下來,當然不會甘心,他帶著不多的軍隊和其他的起義軍匯合,很快朝廷眼裡的這幫烏合之眾經過編排以後數量上居然有十萬人之多。仗著人多,起義軍的氣焰很囂張,張須完全沒有害怕,他帶著軍隊和十萬叛軍開始了二次大戰,縱然人數上和叛軍有著天差地別,但是有張須彌的得力指揮,這場大戰以少勝多,殺了五千敵人,得到了六萬左右的牲畜補給。

王薄通過這幾場敗仗明白只要張須彌在,他永遠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決定率軍渡過黃河去張須彌到不了的地方開始新的征程,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張須彌乘勝追擊到了臨邑又一次擊敗了王薄,他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東躲西藏的生怕被張須彌抓住,最後不得已投靠了宇文化及,結果還背叛了宇文化及引竇軍生擒了他,跟著竇軍臣服了李淵。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當時隋朝的官吏對待叛軍不是投降就是消極抵抗,只有張須彌一人敢帶著軍隊上場殺敵,指揮得當從未有過敗仗,又體恤將士,在軍中威望很高,隋煬帝甚至把張須彌和他的軍隊當做了救命稻草,哪裡有叛軍就派他們去哪裡,為了守護大隋江山,戰士們疲於奔命,得不到休息,身體方面消耗很大,並且心理長期處在一個緊張應敵的狀態,很多人渴望能夠舒服的休息些時日,也希望見見久別的家鄉。

但這哪裡是能輕易實現的願望,只要戰爭不停歇,他們就得一直打下去,慢慢的戰士們的狀態越來越差,而敵人的士氣卻越來越高漲,因為很多人站到了隋朝的對立面,加入叛軍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尤以李淵的部隊和瓦崗寨的叛軍最為出名。張須彌也和瓦崗寨之間有過多次戰役,這一次兩個老對手又遇上了。雖然有過多次擊敗瓦崗寨叛軍的戰績,但是張須彌和他的部隊身心俱疲,這一次攻打瓦崗有點心不在焉,只想著儘快結束戰鬥好好休息一番。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沒想到瓦崗寨在經歷多次失敗以後,吸取教訓把之前的草包指揮換成了張密,張密利用張須彌的輕敵和他們心理上的弱點,把自己的主力拉出來應戰,以前為了保存實力怕被張須彌滅了,主力是完全不敢出戰的,這一次的主力和先前和張須彌對戰的敵人實力完全不一樣。敵人忽然變得強大,張須彌果然開始節節敗退,等到發現退無可退之時,已經進了敵人的包圍圈,瓦崗寨的精兵強將和一路敗退的張須彌等人在大海寺展開了遭遇戰。

本來按照張須彌的能力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可是他捨不得那些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了救他們在埋伏圈裡四進四出,最後力竭戰死,時年五十二歲。他手下的官兵得知將軍為救他們戰死沙場,無不嚎啕大哭,無心戀戰,只為祭奠他們的將軍。瓦崗寨的人也對張須彌的能力和為人十分敬佩,對敗軍沒有追殺,任由他們帶著張須彌的遺體而去。


隋朝最後的名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死後屬下皆悲痛欲絕

張須彌身死,隋朝再也沒有人能帶領軍隊抵擋的住起義大軍,隋朝的滅亡之路越走越快。神拳太保、秦瓊和程咬金最初是跟著張須彌的,後來投靠了裴仁基跟著他去了瓦崗寨,瓦崗寨的聲勢越來越大,最後加入了李世民的陣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