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最近,年輕人宅在家裡,不能去餐館,不敢點外賣。這時候,冰箱裡屯的速凍食品,就決定了幸福指數的上限。


如果你對速凍食品的印象還停留在水餃湯圓上,不如打開某寶,搜索一下“速凍食品”。


從北極甜蝦到挪威三文魚,從廣式腸粉到水晶蝦餃,從手抓餅到灌湯包,速凍食品能讓你足不出戶,吃遍大江南北。


甚至宮保雞丁、魚香肉絲、糖醋里脊,全都能買到,根本不用自己動手。


好久沒涮火鍋?毛肚、蝦滑、肥羊肥牛、凍豆腐,火鍋店裡有的這裡都有。


速凍食品,簡直就是宅家時候的生命之光。本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你,現在也可以在朋友圈裡裝大廚了(就是記得別把包裝盒拍進去)。


不過很多人覺得,不想做飯的時候應付一下也就罷了,平時還是吃新鮮食物比較好。


如果老媽知道你經常吃速凍食品,她可能會抓狂,每天給你轉發幾條“速凍食品十大危害,看完你還敢吃嗎”“速凍水餃為什麼這麼便宜,原來其中竟有這樣的貓膩”。


時間久了,你心裡也犯起了嘀咕:速凍食品,到底能不能放心吃呢?


速凍食品,也很安全健康


速凍食品之所以群眾基礎不好,這口黑鍋可能得讓名字背。


不信你問邊的人“速凍”是什麼意思,對方很有可能回答:“不就是冷凍起來的速食嗎?”


還有人會把”速凍食品“和”速食“徹底搞混了,覺得它和方便麵、罐頭差不多——誰讓它保質期這麼長,一點都沒有健康食物該有的樣子?


的確,速凍食品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半的保質期,難免讓你心生疑慮。昨天晚上的剩菜都可能放不到今天中午,速凍食品憑什麼能夠保存這麼久?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就連外賣披薩,你都可以買速凍半成品


一項調查顯示,71.91%的參與者認為速凍食品中添加了防腐劑[1],所以不健康。真的這樣嗎?


要知道,食物之所以有保質期,是因為它們攜帶生物酶和微生物。冰箱出現以前,人們只能用風乾、煙燻、鹽醃、糖漬等方式保存食物,本質上都是為了殺死微生物、降低酶的活性,從而延長保質期。


當冰箱橫空出世之後,吃不完的剩菜終於可以不被浪費了。但是大家潛意識裡還是覺得,冷藏只不過延緩了食物腐敗的過程,放冰箱裡的東西一定要儘快吃掉。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有了冰箱,就可以為大多數食物保鮮 / pxhere


但事實上,不是所有在自家冰箱裡凍著的食品都叫速凍食品。按照定義,速凍食品是指在低於零下30℃的凍結溫度中,快速完成凍結過程的食品[2]。


如此低溫,使得食物中的微生物活性極大程度受限,很難再對食物安全構成威脅。


不光細菌停止蹦迪,酶的活性也被大大抑制,食品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基本上就停止了。簡直就是手動暫停的黑科技。


作為工業流水線上的產物,速凍食品不光凍得快、凍得徹底,而且有著一系列嚴格的工藝要求和安全標準。


2019年6月正式開始實施的《速凍食品生產和經營衛生規範》,規定了速凍食品的生產廠房要確保通風良好、生熟分離,避免交叉汙染;生產過程中溫度和時間必須達到要求;貯存時冷庫的溫度不能高於零下18℃;運輸時車廂的溫度不能高於零下12℃[3];等等。


相比之下,非速凍食品的安全其實更難判斷。在超市菜場買到的各種生鮮,反而可能因為暴露在室溫下太久,更容易滋生微生物。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2019年7月25日,黑龍江黑河菜場集市。新鮮果蔬很好,但如果放久了也會滋生細菌


研究表明,新鮮農產品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爆發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來,已經有400多起與生鮮有關的食物傳播疾病爆發[4]。


而且,因為速凍食品使用冷凍技術保鮮,根本不需要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跟我們平時吃到的食物沒什麼不同,只是更安全而已。


營養價值,其實差別不大


當然,食物原教旨主義者嫌棄速凍食品,很可能是覺得食物一旦被冷凍起來就失去了靈魂。


食物的風味,秘訣就在於細胞內的細胞液。


平常的經驗是,把食物直接放在冰箱裡,食物中的水形成大塊冰晶,會直接破壞食物的細胞膜,“食物的靈魂”就全都流失了。解凍之後,跟先前的口感和風味會有差異[5]。


但是,速凍食品並不是簡單的“冰凍”,而是“速凍”。


速凍時,食物細胞膜內外在很短時間內都達到了冰結晶溫度,同時形成無數小冰晶。這些小冰晶幾乎不會破壞食物的細胞組織,一旦解凍,基本上可以恢復之前的狀態[6]。還是同樣的味道,還是同樣的配方。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家庭版手抓餅一點都不比街邊的差 / YouTube博主@日食記官方頻道 Cat's Kitchen


三全實驗室也曾經做過實驗,新鮮包菜切片後細胞壁完整率為 82.5%,而速凍包菜切片後細胞完整率則高達 76.7%[7]。


難怪很多科幻小說把“人體速凍”作為星際旅行的常規技術,宇航員一覺醒來,走出冷凍艙,又是一條活蹦亂跳的好漢。


而且,速凍食品的營養成分不會有太大變化,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冷凍蔬果裡的營養保存率可能還會更高。


蔬菜水果從被農民收割到裝箱、運輸、上架,再到最後送到你手中的過程中,幾天甚至十幾天裡一直在進行呼吸作用,營養成分被不斷地消耗,外表光鮮亮麗,內心可能已經枯了。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2019年7月4日,果農採摘葡萄。從水果被摘下的一刻起,就一直在損耗營養成分


而速凍果蔬因為採摘後立刻進行冷凍,反而保留了更多營養成分。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8種蔬菜水果(豌豆、綠豆、玉米、菠菜、胡蘿蔔、西蘭花、草莓、藍莓)在新鮮狀態下和在經過速凍處理後,其中的纖維素、礦物質以及酚類物質的含量並沒有顯著差別[8]。


喬治亞大學進行的類似研究也得出了結論:冷藏處理和冷凍處理後的蔬菜水果中,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葉酸的含量沒有太大區別[9]。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2017年12月11日,成都二環路與解放路交匯路口,來來往往的都在挑選著生活所需菜品


不光如此,食物中某些營養成分,甚至可以通過速凍被更好地保存下來。英國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的食品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發現,烹飪後的冷凍青豆所含的β胡蘿蔔素,甚至比同樣經過烹飪的新鮮青豆更高[10]。


所以,真的不用擔心速凍食品沒營養。


而且,速凍食品還有個相當突出的優勢:它有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


比起自己做飯時對各種食材的分量和熱量都沒有概念,速凍食品可以讓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攝入了多少卡路里,胖子也可以放心地吃。


省心方便,主要是便宜


留學生都知道,國外的超市裡永遠堆著大袋的速凍蔬菜、速凍肉、速凍半成品,價格還相當感人。


是它拯救了成千上萬廚藝不精的懶惰青年——儲存方便,回家往冰箱冷凍室裡一丟就是了;保質期長,基本上想放多久就能放多久;做起來又簡單到令人髮指,解凍加熱之後就可以上桌。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在家饞火鍋了沒關係,還有速凍食品解救你


事實上,把速凍食品當日常飲食,在發達國家已經相當普遍。美國速凍食品的年人均消費量達到了90千克,歐洲達到了40千克,日本也達到了20千克,相比之下,速凍食品在國內的人氣真的不高,年人均消費量僅為8千克[11],還不到美國人均的十分之一。


有長居法國的網友說,她每次到超市總會被別人購物車裡堆成小山的速凍食品震驚到,房東更是對她幾乎不用冰櫃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議,原話是:“不吃速凍食品那你每天還有啥可吃的啊?”


有人說,速凍食品價格這麼低,用料肯定不過關。


但為什麼速凍食品便宜呢?還是因為工業化批量生產能夠形成規模效應,降低邊際成本,最大限度提升效率。


不管是用料、用工還是用時,加工廠的操作水準都會遠高於自己動手做。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比起直接買一包速凍水餃,手擀水餃可太費勁了,費勁到成了一種儀式性食物


比如健身愛好者們最喜歡的雞胸肉,超市裡的速凍裝一斤只要10塊左右,但如果去菜場上買新鮮雞胸肉,價格就是20塊往上走了。


對於生鮮食品來說,速凍同樣能夠降低運輸成本。


要把一箱七月初上市的浙江楊梅運到北京,必須得通過空運,還要配備三層包裝:最裡面是塑料袋,中層是泡沫箱,外層是紙箱;泡沫箱裡放上冰袋,才能保證嬌氣的楊梅不會變質。一趟運輸下來,運費比楊梅還要貴。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媽,速凍食品真的營養又健康

2019年4月16日,貴州鎮寧馬廠鎮茂良村果農展示剛採摘的櫻桃。給當地遊客品嚐,有需要的也可快遞寄出


肉類和水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失率分別是12%和15%,腐爛損耗的水果蔬菜更是高達20%~30%,而當有了發達的冷鏈後,果蔬損失率就可以被控制在5%以下[12]。


有了速凍工業,內地人民也可以吃上價廉物美的蝦仁和大閘蟹,北方的朋友也可以吃上新鮮的榴蓮,沿海人民也可以吃上內蒙古的牛羊肉。


當然,對於極致追求口感的人來說,速凍食品確實也有缺點。比如速凍蘆筍和黃瓜沒有新鮮時候的那種爽脆甘甜,速凍包子也不像新鮮出爐的包子那麼蓬鬆柔軟。


不過,最好吃的美食店現在都還沒開門,而你能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除了爸媽、對象做的飯,就是速凍食品了。


不如我們再說一遍:蝦餃、水餃、叉燒包;雞肉、豬肉、牛肉丸;龍蝦、扇貝、龍利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