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渭南歷史上曾經出現過80多位宰相,都有誰?

渭南文壇


渭南自古乃華夏重要發祥地,人傑地靈,出現過許許多多傑出的人才,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一國宰輔,下面,明離子就給大家介紹幾個。



公孫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人。很多人認為是蘇秦和張儀展開的戰國時期合縱連橫之戰,其實是錯誤的,蘇秦和張儀不是同一時代的人。

真正與張儀進行合縱連橫之爭的,正是這位公孫衍。公孫衍任魏國相,聯合韓、趙、燕、中山五國共同討伐秦國,第一次形成了合縱之勢。雖未成功,卻為後面曠日持久的連橫合縱之爭拉開了序幕。



楊震,弘農華陰人,今渭南華陰人。

楊震通曉經籍、博覽群書,三十年間,他不分貧富,因材施教,培育出了近三千名弟子,被世人稱為:關西孔子楊伯時。

年近五十入仕為官,做到東漢朝廷的太尉之職。為官剛正不阿,不久得罪權貴被罷官遣回原籍,途中飲鴆而亡。

楊震,被認為是弘農楊氏的始祖。



楊素,同為華陰弘農楊氏,隋朝開國第一名將。

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隋朝建立後,升御史大夫。公元588年,率軍攻破陳朝,官升荊州總管,爵越國公。

他還幫助楊廣成為太子。楊廣繼位後,楊素又領兵平定楊諒叛亂。官至司徒,封爵楚國公。



郭子儀,華州鄭人,今渭南人。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光復長安、洛陽。

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再次淪陷。郭子儀被再次出兵,收復長安。可謂資兼文武,忠智俱備,對大唐朝廷有再造之功。

渭南出的宰相之才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明離子


渭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中產生了眾多對中華歷史進程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如三聖(史聖司馬遷、字聖倉頡、酒聖杜康)、隋文帝楊堅、楊廣、王翦、王孝傑、郭子儀等300多位將軍、楊恭仁、寇準等八十多位宰相。由於篇幅有限,答主簡單介紹幾位渭南走出來的著名宰相。

北宋名相寇凖(準)

寇凖公元961年出生華州下邽,980年進士,寇凖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受到宋太宗重用,三十二歲被授予樞密副使,隨即升任參知政事。

宋真宗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之後任三司使。1004年出任同平章事(宰相),同年冬天,契丹南下侵犯大宋,包圍了瀛洲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眾大臣紛紛請求皇帝南遷,寇凖反對南遷,力主真宗親征,真宗聽從了寇凖的勸諫,御駕親征,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簽訂“澶淵之盟”。

1006年受到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1017年又恢復相位。

後因參與宮廷權力鬥爭,被丁謂等人排擠,數遭貶謫,最終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1023年在;雷州病逝,1053年宋仁宗下詔為其立神道碑,並親自撰寫“旌忠”二字,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愍”。

寇凖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

唐朝名將、宰相張仁願

張仁願也是華州下邽人,其原名為張仁亶,因與唐睿宗李旦名字發音相似,故改名。

張仁願文武雙全,武則天在位時官至殿中侍御史,後任肅政臺中丞,檢校幽州都督,多次擊退突厥的進犯,後兼任幷州大都督府長史。

唐中宗即位後,張仁願被召回,授左屯衛大將軍、檢校洛州長史,不久被任朔方軍大總管。主持防禦突厥事務,他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取漠南,極大的削弱了突厥的國力。

708年張仁願拜相,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左衛大將軍,封韓國公,714年去世,追贈太子太傅。

唐朝名相楊綰

楊綰,華州華陰人,戶部侍郎楊溫玉之孫,早年以聰慧聞名,中舉後授太子正房,754年參與唐玄宗親自主持的考試,因成績優異升任右拾遺。

安史之亂爆發後,楊綰前往唐肅宗所在的靈武,隨後任起居舍人、職方郎中、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唐代宗李豫剷除元載一黨後,楊綰拜相,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楊綰為相不久,便因中風離職休養,代宗曾多次遣使探望,之後不久病逝,追贈司徒,諡號“文簡”。

八十多位實在太多,難以介紹完,懇請大家補充,如有錯誤,望斧正。


司馬長史


宋代名相寇準

寇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於雷州。

寇準一生沉浮,幾度為相,又幾度罷免,最終被貶死在雷州(今廣東湛江市雷州市)。其一生最著名的事蹟在於力主宋真宗御駕親征。

公元1004年,遼朝太后攜遼聖宗御駕親征,一路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陽市),距離汴京只有白餘里,朝廷之中一時紛紛請真宗南遷,如宰相王欽若就建議遷都江寧。但只有寇準力主要宋真宗也御駕親征,最終宋真宗同意了寇準的建議,親至澶州,最終打敗了遼朝,促成了和平的澶淵之盟。


拾五六


楊震,弘農潼關人,今渭南潼關縣。 楊震通曉經籍、博覽群書,三十年間,他不分貧富,因材施教,培育出了近三千名弟子,被世人稱為:關西孔子楊伯時。 年近五十入仕為官,做到東漢朝廷的太尉之職。為官剛正不阿,不久得罪權貴被罷官遣回原籍,途中飲鴆而亡。 楊震,被認為是弘農楊氏的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