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非洲到底有多窮?

Mis梁


01

廣袤,原始,荒涼,這是我們聽到「非洲」這兩個字是心中會出現的第一反應。沒錯,因為環境和經濟等多種因素,非洲人民一直生活在苦難之中,雖然近幾年在以中國為首的聯合國各國援助和支持下,非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有些偏僻地方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02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群生活在火山邊長達幾個世紀,以採鹽為生的「亡命採鹽人」。

貝洛村,位於非洲埃塞俄比亞南部,村子旁邊有一座死火山,在火山口的中心,有一座高鹽湖「阿薩勒湖」。這座湖作為一個小型鹽湖,其高鹽的特性在幾個世紀以來成為了貝洛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中不論男女,只要有行動能力的人,都是以下湖採鹽,回家製鹽為主。

03

因為技術條件的簡陋,貝洛村的村民採鹽沒辦法藉助任何機械設備和高精密儀器,以最原始的「潛水」方式從湖底抱上來一團團高濃度的包鹽泥塊。俗稱「人肉採鹽法」。

因為湖中鹽度極高,所以穿著衣服下湖的話,堅持不了幾分鐘衣服和鞋子就會被腐蝕,所以當地村民採鹽的時候,通常都是全身赤裸,只用塑料袋堵住鼻子和耳朵,防止嗆水。

長期下來,村子裡,稍微上年紀的中年人因為長期下湖,就會出現失明等各種高鹽併發症。所以村民的壽命和其它村子比起來低了很多。

04

不過,即便是這樣,幾個世紀以來,只要有外村人來阿薩勒湖採鹽,都會和貝洛村村民起爭執。甚至發生流血衝突,這樣一座危險的鹽湖,在貝洛村村民眼中,其實是一個「用命換錢」的好地方。湖中不僅出產人類吃的白鹽和牲畜吃的「黑鹽」,有的時候還會挖出水晶。


找靚機科普君


由於工作原因17年的時候去過兩趟非洲。事實上非洲非常廣袤,國家也眾多,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貧窮。總的來說南非 東非都比較富裕,西非比較貧窮也就是所謂的黑非洲。我去了兩個國家一個是西非的尼日利亞,一個是東非的肯尼亞。正好代表非洲的兩種狀態,談談個人感受。

先說肯尼亞

肯尼亞屬於旅遊國家,而我在的城市是首都內羅畢,城市非常現代,物價也不便宜個人感覺跟上海也差不了多少。

整個城市的建築也比較有味道。氣候也非常的宜人,四季如春。公司原本計劃做空調生意,結果市場調研下來當地人基本不用空調。
當地咖啡 紅茶非常有名,有非常多的JAVA咖啡館(當地品牌),喝過幾次非常不錯。

當然也不完全都是好的,我去的時候正好碰上選舉,經常會有遊行暴亂。不過對東非整體的印象還不錯。

西非尼日利亞

來到尼日利亞卻又是另一種情形。可以用滿目蒼涼來形容。我到的城市叫拉各斯,算是尼日利亞最大最發達的城市了,但很多地方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上海的人,任何形容貧窮的詞都不足以形容當時我看到的情形。

而另我不可思議的是即使是這麼窮,教堂確修建的異常的宏偉。與周圍的建築對比顯得非常格格不入。

但即使像尼日利亞這樣治安環境惡劣,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貧窮國家,也依舊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人的身影。
尤其是手機市場,基本是中國手機的天下。

當時還可以看到金立的廣告。但當地最有名的品牌是TECNO,其實這個也是來自中國的品牌。據說在非洲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驚人的40%。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但當地最有名的品牌是TECNO,其實這個也是來自中國的品牌。據說在非洲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驚人的40%。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去逛一個shoppingmall的時候又遇到一件另我驚歎的事情。名創優品在尼日利亞最大的旗艦店開業。

非洲人民當然會認為這是個來自日本的品牌。

整齊的貨架,明亮而前衛的裝修,在零售業還非常粗糙的非洲簡直是BUG一樣的存在。

真的不得不感嘆中國人民的勇敢跟冒險精神。可以在全世界嗅到商機,並且勇於實踐。

在尼日的幾周時間裡,我看到的是,很多支柱型行業中都沒有尼日國內的品牌的身影。飲料市場可口可樂主導,手機市場中國品牌主導,汽車是豐田的天下……

這可能是這個國家依舊貧困的最大原因吧,而且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現狀依舊不會有任何改觀。

頓時感覺身處中國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獨孤貓叔的數碼生活


我雖然專長旅遊,但是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回答一下我自己看到的。以下所有照片都是我自己拍攝的。

去過非洲兩個國家,肯尼亞和埃及。(對的,埃及是非洲國家)

肯尼亞是真的很窮

首都內羅畢,上班都是靠走的,司機說每天走5公里上班也不稀奇的。

雖然我沒有看到問題裡那麼嚴重的情況,路邊這種擺攤,馬路中間直接在車道上賣水我們國家已經基本沒了吧。

最後一個圖是 坐車過海時周圍的當地人。

有很多照片我沒法拍,因為晚上有些小鎮完全不開燈,黑燈瞎火的我根本拍不到東西。

你說窮麼?



然後說說埃及

好多了,沒覺得很窮,就大概過活的樣子。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就問問你,沒屋頂的樓房你見過,但是見過大半個城市都是沒屋頂樓房還住人的麼? 這是在大開羅區的吉薩,就是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所在地。全是爛尾樓,但都住著人。

在開羅最發達的地區,尼羅河畔,你猜這粉紅色建築是什麼?

洲際酒店!旁邊的是凱賓斯基! 我在那裡花了一千不到住了凱賓斯基,你敢信?但是叫uber,一趟一小時多的車程,幾十塊錢。這物價能和我們一線城市比麼?

所以我覺得還是窮的。


下面這個是埃及的盧克索,也是尼羅河畔,這是冬宮酒店,據說阿加莎在這裡曾經住過很久,不知是不是這裡寫的尼羅河上的慘案

看起來不錯吧,還是窮,馬路上都是馬車,呵呵。


希望可以給你一個印象,非洲到底有多窮,

希望我以後有機會去看看南非,南非據說富裕很多?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呀,我一定會回覆的。

關注我,問問題!旅旅美美會長期更新國內外旅遊美圖趣事攻略!


旅旅美美


前段時間剛去過非洲的一個少數民族馬賽村,感慨頗多。

馬賽村一走進去才知道這裡有多麼的貧困,其實用原始這個詞來描述更為準確。這裡完全是人畜混居,人和牲口躺在一起,沒有路,甚至連土路都沒有,只是滿地的牛糞和尿,很多人沒有鞋,只是光著腳就在糞地裡行走,沒有像樣的房子,只是用牛糞當稀泥堆砌的石屋或者用木柴搭建的茅草屋,屋裡煤油燈,只有用最原始的方法鑽木取火點燃的火堆,屋裡黑極了,什麼都看不到,就是那樣一個小黑洞裡,要住著一家5、6口人,吃的食物就是土豆皮和蘋果核,可憐的無法想象。

據族群導遊的介紹,馬賽人至今仍生活在嚴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領和長老會議負責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齡劃分等級。幾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為生,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髮編成小辮,年輕婦女剃光頭。

這是我當時拍攝的一些當地生活情況,但非洲其實窮的是思想!政府為了保留他們的原生態,竟禁止當地居民採取現代生活方式,他們的兒童由此很難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活艱辛,讓人心痛。


旅遊訊天下


儘管少數人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

非洲布隆迪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貧困率為66.9%。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東非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之後的第二低。在血腥的內戰(1993-2005)之後,該國仍然沒有恢復,缺乏適當的健康和醫療基礎設施,更不要說充足的教育設施了。


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國家日常生活的現實:

-- 居住在布隆迪的每1000人當中有4.8臺電腦,20部手機和4.1部固定電話。

--世界上最高的人居住在這個國家,女性平均身高175釐米,男性平均身高193釐米。

--布迪隆境內森林面積只有600平方公里,其餘的已被根除,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23居民。

--布迪隆境內只有7%的道路鋪設柏油路,沒有火車鐵路,不過該國在首都有個國際機場和7個小型機場。

--在這種不穩定條件下遭難最多的是兒童,由HUMANIUM 協會指定的該國兒童權利尊重指數為10分中的4.67分,情況是相當嚴重的。


--在布隆迪幾乎一半以上的人口無法獲得飲用水,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特別是農村地區只能飲用髒的水,從而造成嚴重的健康後果。

--平均壽命只有50.4歲,瘧疾,腹瀉和艾滋病毒是最常見的疾病。

--男性成人識字率約為居民的一半,女性成人識字率約為四分之一。根據最近的數據顯示,大約70%的兒童接受教育,儘管義務教育長達12年,不幸的是,孩子們沒有太多時間學習,五分之一的孩子被迫工作以幫助滿足家庭需求。

--布隆迪大學是該國唯一成立於1960年的醫學院,醫學水平也不高,每37581居民中有一名醫生,整個布隆迪國家大約200名醫生。


黃金地中海


這個問題我收藏了有一段時間了,本來不想回答的,害怕催淚。為讓更多國人瞭解非洲,就豁出去一次吧。

小編在非洲工作生活已經五年,去過多個國家。同時也是一位自媒體創作者,平時收集了不少素材。

非洲是貧富差距很大的一個區域,今天富人的紙醉金迷就不說了,就說說非洲有多窮。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溫飽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去追求精神滿足的,教育娛樂等方面都無從談起。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這些都是活著最基本的。注:富人和中產今天不在本文闡述,就說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一.穿衣

非洲幾乎沒有什麼工業,所以就沒有什麼工作崗位,大部分人的收入還是在農業上。農業技術不發達,種子技術不到位,地裡的產值非常低,根本換不來什麼錢。很多人都沒有衣服穿,隨便裹個啥東西。有的女孩子要長到一定年齡才有衣服遮羞。我曾經路過南蘇丹的鄉下,婦女女孩男人都是裸著的,常年打仗,衣服根本穿不上。這個就不配圖了,不雅觀。有二手衣服穿在非洲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看看非洲兄弟穿上中國的二手衣服有多神氣,全村人的驕傲,作者原創圖片,拍攝於盧旺達

二 吃飯

城市裡的生活不說了,就說農村一些窮的地方。我去過埃塞,那裡人就吃英吉拉;盧旺達人只吃木薯或者當地的豆子。熬一些土豆.洋蔥.西紅柿都是改善伙食了。有的鹽都買不起。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最簡單的食物只是為了活著。吃肉那都是在夢裡才有的事情。



坦桑當地人做飯用的碗,圖片為作者原創

坦桑當地人做飯也沒有灶,就是石頭壘起來,燒點柴火,隨便煮點豆子就是一頓飯,圖片為作者原創


三.住房

非洲城市的房子小編都承受不了,少則幾百美金,多則幾千美金。非洲普通百姓是承受不起的。
大部分人就是住在這樣的一個屋子裡。有泥磚和紅磚的都是村子裡過的比較好的,圖片為作者原創,拍攝於盧旺達

這種房子都是比較好的了,圖片為作者原創

四. 行

非洲交通也非常不發達,只有主要道路有公路,大部分都是泥土路。公共交通只有在城市和主要區域有,大部分區域是沒有的。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靠走。有一輛自行車根本不愁娶不到老婆,有摩托車那就是全村人的驕傲了。


黑人兄弟的愛車,擦的閃閃發亮,愛不釋手。圖片為作者原創,拍攝於盧旺達

小編在這裡寫的應該說是比較客氣的,非洲的窮很多時候超出我們的想象。不過一切都在變好,中國一直在幫助非洲。提供就業崗位,培訓就業技術,非洲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現在非洲開始有送外賣的,有送快遞的,做電商的。一切都在改變,拍攝於盧旺達,作者原創。


走進東非


我在非洲安哥拉工作。

很多安哥拉人,為了生活,都在“賣命”。

安哥拉首都羅安達VIANA市,有一條公路和一條鐵路線平行,這是首都人口最多的轄區。而很多小販在鐵路沿線售賣小商品,他們主要售賣舊衣服、食物和其他的生活用品,在鐵路沿線從事小商品買賣活動的行為很危險,但是儘管時刻面臨著生命危險,他們仍然冒著危險在從事這種小商品買賣。

為什麼這麼危險,還要在這裡出售商品呢?因為沒有比這裡很合適的市場了,政府總說有很多市場在建設中,但是目前,此時此刻這裡仍然是最好的市場。相對於在鐵路沿線的危險,他們更需要一個固定的攤位來售賣商品,沒有的話,只能選擇這裡,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但是在這裡仍然會收到政府人員和騷擾。類似於國內的城管,也是因為今年已經在這條公路和鐵路沿線發生多起慘烈的事故,政府不得不驅逐他們,政府接下來會重點打擊鐵路沿線和公路線的販賣活動。

即使面對警方的行動,他們依然鋌而走險,政府不能提供合適的場所的情況下,商販別無選擇,因為他們需要生活,需要養家餬口,不得以面對危險。

VIANA公路經常堵車,沿線人口密集,還有火車站和汽車站,都經過於此,於是成了天然的集市,堵車的時候,無數的商販逆著車流當街售賣,他們拿著很多中國的商品在兜售,舊衣服,鞋子,太陽鏡,皮帶,USB充電線,報紙,書籍,皮球,電話卡,餐桌防蚊罩,車唱片碟,驅蟲藥,小孩玩具,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因為堵車,所以很適合售貨,但是因為小販的當街售賣的行為,非常容易發生剮蹭和交通事故。

安哥拉販賣商品做小生意的商販,多為婦女,現在卻成了違法行當。都說中國“城管”厲害,安哥拉的城管過猶不及,街頭商販視之為洪水猛獸。這是不由分說粗魯的把商販的東西裝上執法車任由小販哀求。更有甚至,把小販打倒在地。

同樣發生在Viana區,警察追打商販,女商販逃離的現場的途中,被一輛急速駛來的汽車撞倒在地,最終死亡。

如今安哥拉經濟每況愈下,普通民眾的日子舉步維艱,對於沒有工作只能靠小生意養家餬口的女人來說就更是度日如年。 在經濟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很多靠街頭售貨的商販只能早出晚歸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售賣自己頭頂盆中的商品。在安哥拉生活經常會看到數名警察追趕一群頭頂大盆的女商販們。她們還在為自己溫飽努力生活,卻總是被一些身穿警服的執法人員像抓小偷一樣追著滿街跑。 在事故中去世的女商販還有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她的去世使得這個世界上又多了幾個孤兒,失去母親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看看她頭頂的盆裡只是廉價的餅乾而已,又能掙多少錢呢。政府沒有能力讓民眾過好日子,民眾自食其力還要遭政府驅趕,真是悲哀。





圖為貧民區實景




我在非洲安哥拉


你用過 word 軟件嗎?在非洲某些地區,沒有電腦的他們只能把 word 畫在黑板上。


隨著寒假結束,各地中小學校也在近幾天紛紛開學。如今的教學方式早已不限於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隨著時代的改變,越來越多人在課堂上會用電腦,也開始教一些電腦程序運用的技巧等知識。

不過在地球的另一端,由於教學設備的缺失和不完善,很多非洲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從不知電腦是何物。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好接觸現代信息技術,一名叫 Owura Kwadwo 的老師,用黑板給小孩子上起了電腦課。此消息一傳,迅速躥紅了整個 Facebook。


GEEK 君有話說

Kwadwo 的 Facebook 動態寫到:「在迦納教電腦課很有趣,把電腦畫在黑板上。我愛我的學生,所以需要做到讓他們可以懂我在教的東西。」或許,在這些還沒操作過 Windows 的孩子面前,Kwadwo 的一筆一畫,便是他們最好的 Windows。


黑板上的 「靈魂畫師」

令 Owura Kwadwo 走紅的,是他這組上傳到 Facebook 上的教學照片。由於大多數的非洲孩子都無法接觸到計算機,因此他在黑板上繪製了一個佈局截圖來供他們參考,例如上圖中我們看到的微軟 Word 界面。

視覺傳達專業出身的 Owura ,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巧繪畫功底,用粉筆畫出 Word 的整個界面,並逐步向學生解釋。由於當地學校沒有計算機,所有的圖標和視圖均為 Owura 靠記憶繪出,並逐一進行用粉筆批註。

當然這也並非 Owura 藉此炫技,畢竟在一群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小孩子面前,他只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小孩也可以 「抄起來」學習。他說:

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理解,這就是我的方式。

Owura 解釋說,在庫馬西一個屬於農村農業社區的學校擔任計算機科學教師一直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因為該學校缺乏教學任務的基本工具。當然也有不少好奇心比較強的網友試著照貓畫虎臨摹 Word 界面,結果發現根本畫不出來。

▲Microsort Word 頁面

在一番傳播之後,不少網友敬佩 Owura Kwadwo 教書的用心,紛紛讚賞 Owura Kwadwo 的行為。也有人感嘆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許多孩子還未能用上計算機。

「這樣偉大的教學精神在世界各地都很少見,真的是一位該被當成榜樣的英雄!」

跟上世界的腳步,信息教育不能缺失

Owura Kwadwo 的事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據 Owura Kwadwo 表示,政府正在努力為學生和教授提供學習計算機科技的條件。在加納的大城市,相關課程配套工具已經普遍,但農村地區則配套不足。

事實上,非洲很多學校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自從他的職位病毒傳播後,Kwadwo 先生收到了筆記本電腦和投影儀的捐款。

Owura Kwadwo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明白我在教什麼,至少給他們看一下,當以後他們見到計算機了,會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樣子。」

雖然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或許沒有特別好,畢竟計算機學習必須要動手去敲鍵盤才能更好領悟,就算是看書一百遍也不如動手操作一遍,更何況學生們只是看一個黑板上的手繪截圖。而在非洲大陸很多貧困地區,這樣的做法也實屬無奈之舉。


更多有趣有料的問答、視頻、新鮮科技資訊,盡在——極客視界

極客視界


非洲確實是窮,是富裕限制了我們對貧窮的想象!無法言喻的窮,從身體到心裡的窮。那是什麼導致非洲那麼窮呢?一是地理環境所致,給人的印象是沙漠,貧瘠;二是政治環境,局勢動盪,時世不穩定;三是人文環境,連溫飽都解決不了,那裡可談道義呢,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可能會有人覺得經常看到很多緩助給到非洲啊,怎麼還那麼窮,給大家講一個看到的文章:非洲某國a,有一家制衣廠,年產1000件衣服,可以提供10個就業崗位,這10個工人可以養活100個家屬,這些家屬脫離農業生產後又可以進入其他工廠。如此良性循環,若干年後a國就可以人人都有衣服穿,看上去前途好光明。 現在美國某億萬富翁聽說a國人沒衣服穿,大筆一揮買了100w件衣服免費送過去。然後那家制衣廠就破產了,然後緩助的衣服也消耗完了,非洲人民接著等下一次的緩助。其實是可怕的緩助導致非洲越來越窮了。。。


Snow3017


非洲大陸是全球貧窮國家最集中的地方,世界上最窮的50個國家中有33個在非洲,人均GDP最低的1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在非洲。

 非洲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鑽石、黃金和石油,但是幾十年來非洲人的收入卻幾乎沒有什麼增長,大多數非洲國家仍然處於世界最不發達國家行列

非洲的貧窮有很多原因,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來因素。非洲的兩極分化表現的很嚴重:一是國家之間貧富懸殊,人均GDP相差數十倍;二是人與人之間貧富懸殊。

非洲當地的絕大多數家庭都有至少三個孩子,一般的是四五個或者更多。既然只有這麼點收入為什麼還要生四個孩子?

一個當地大學校長曾經給我逐條分析過當地人為什麼養這麼多孩子,其中一條原因是這裡思想落後,避孕措施不完善,還有一條原因我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小孩可以幹活,是個免費可靠的勞動力。

非洲人也不是不懂教育能改變命運。但是,當一個非洲家庭還需要為三餐起居而操心時,他們實在是太難支付的起每個孩子的學費。

要知道,當地大多數人根本領不到固定收入,每天只能在大街上晃來晃去賣點小東西。 據說非洲一些國家的失業率是97%,雖然這個結果並非準確,但一些國家有穩定收入的人比例絕對不到一半。

非洲很多國家的生存環境是這樣的:簡陋破爛的房屋似乎隨時可能倒塌,坑坑窪窪的土地到處都是汙水和穢物,處處散發著刺鼻的汗腥和惡臭,蠅蟲與家畜分搶著每一塊食物。非洲有些地區的貧窮足以讓人對生活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