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機械分為機械工程,機械設計,機械自動化,機械智能,請問有什麼區別?

董董7646


機械類專業都是屬於工科大類;下面又分了很多學科專業,比如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自動化等專業;每個專業的培養方向不同,就業方向不大一樣;但是實際就業情況根據崗位的需求來看,有可能不同專業畢業生從事的同一個機械類的崗位;所以大家會覺得這幾個專業差不多;從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向來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現在機械整體行業還是需要高端製造人才;普通畢業生對於機械行業就業的評價不是很高;整體上薪資不是很高;但是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新一代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製造也在升級,現在把更多的中心放在了數據的分析和預測。這裡面需要了解人工智能技術,並熟練熟悉算法,把數據算法應用到具體的工業生產經營中,算法工程師和分析師是這個人才鏈最貴的;機械工程師和自動化工程師在未來長期都會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由於屬於整個競爭的秉承,所以薪資不會特別高,但是會比較穩定。

我們先看下這幾個方向的不同點吧

機械工程

• 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機電工程及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技術分析,從事各種機械、機電產品及系統、設備、裝置的研究、設計、製造、控制、編程,數控設備的開發、計算機輔助編程,工業機器人及精密機電裝置、智能機械、微機械、動力機械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製造、開發、應用研究,以及從事技術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製造、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及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機械、機電產品的設計、製造及系統的技術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設備控制的基本能力。

• 主幹課程

機械工程製圖、電工與電子技術應用、機電設備自動檢測、機械結構分析、液壓系統應用與維護、機械製造技術、數控設備操作與維護、機械系統安裝與調試、設備電氣控制與修理、現代設備管理、機電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工業生產部門的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加工製造、工裝模具設計、生產過程管理、數控技術應用、工業自動生產維護管理、計算機軟件應用、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從事行業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

• 培養目標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主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 主幹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氣動與液壓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CAD/CAM、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設計等。

• 就業方向

學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各種機械廠,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還有一些汽車製造廠)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發動機設計、機械設計、模具設計、設備維護、生產管理、銷售等。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機械智能製造

•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機械、電子和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識,具備紮實的工程基礎、寬厚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實踐能力,並通過良好的工程訓練,能夠勝任智能製造系統分析、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工作,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社會責任、組織協調能力、團隊精神與職業道德。

• 主幹課程

機械工程基礎、控制工程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與工業物聯網、RFID技術與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嵌入式系統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數控機床與編程、電氣控制與PLC應用、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智能裝備故障診斷與維修、智能儀器技術、數字化製造技術、智能生產計劃管理(MES/ERP)、智能工廠集成技術、智能生產系統與CPS建模

• 就業方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智能製造相關領域從事系統的架構、規劃,對產品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科學研究、教學等工作,並具備向研究應用型(碩士)以及創新型、研發型高端人才(博士)的發展潛力。


高考志願填報平臺搭建


本人本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研究生機械設計理論。感覺沒有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