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牢之的死,史書未免寫得太晦澀,怎麼突然就眾叛親離了?

用戶61902021


劉牢之眾叛親離,並不奇怪。因為他曾三次背叛主子,反反覆覆,你能背叛別人,別人就不背叛你麼?

在東晉歷史上,劉牢之是非常出色的一名將領,北府軍的偉大歷史,一半歸功於謝玄,一半歸功於劉牢之。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淝水之戰中,劉牢之是歷史功臣之一。然而,劉牢之的悲劇,也是東晉的悲劇。我們常說東晉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偏是偏了,安卻未必。東晉三天兩頭內鬥,朝廷與地方大吏鬥個不停,一言不合就見血。在這種背景下,軍事將領的站隊就成問題,站對了,飛黃騰達,站錯了,人頭落地。



劉牢之有過三次背叛。

第一次背叛王恭,投靠朝廷;第二次背叛朝廷,投靠軍閥桓玄。桓玄能輕而易舉地顛覆執掌朝政的司馬道子父子,與劉牢之的背叛有直接的關係。然而,桓玄對手握重兵的劉牢之怎麼放心呢,只是任命他為會稽內史,明擺著要削奪其兵權。在此之前,劉牢之曾都督七州諸軍事,可謂是權重天下,區區一個會稽內史,著實與其身份、地位不相匹配。

這口氣,他當然咽不下去。可是,如今桓玄已經全面把控朝廷,威震天下,如日中天,劉牢之沒有把握打得贏。他決定將部隊從京口撤離,向廣陵方向轉移,打算聯合駐紮在廣陵的高雅之部眾,共同舉事。剛剛投靠桓玄,馬上又起兵相抗,這是他的第三次背叛。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便是最能幹、最有才華的部將劉裕。當初桓玄起兵時,劉裕便進勸劉牢之進兵擊之,劉牢之卻選擇投降。剛剛投降,又要起兵反叛,如此反反覆覆,試問將士們會支持嗎?百姓會支持嗎?劉裕看清一個事實:劉牢之必敗無疑。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陪他去送死呢?他洞觀全局,決定與老上級劉牢之分道揚鑣,返回京口,以觀事態變化。

劉裕離去後,劉牢之召集軍官們開會,商議割據長江以北之地以討伐桓玄。這個決定惹惱了部將們,參軍劉襲反對道:“最不可做的事,莫過於背叛。將軍以前背叛王恭,最近背叛司馬元顯,如今又要背叛桓玄。一個人三次背叛,要如何立於天地呢?”說完後,他拂袖而去。將佐官吏們見劉襲退席,也紛紛跟著離去。



自從背叛王恭之後,劉牢之便聲名狼藉,史書稱“眾情不悅”。要知道北府軍是一支光榮的、英勇的部隊,你一而再地叛變,榮譽心何在呢?對劉牢之早有不滿的部將們,終於厭倦了他的反反覆覆,紛紛選擇離去。

劉牢之把反叛之弓拉開了,卻尷尬地發現沒了箭矢。沒有劉裕、劉襲等一大幫能征慣戰的戰將,軍心都散了,還打個屁戰。作為一代名將,這時的劉牢之心裡已經十分清楚,憑這支軍心離散的部隊,只是去送死罷了,這是百分百的確定性。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劉牢之的境況就是無算,毫無勝算,死路已經鋪好,與其被屠,自殺總是比較體面了。

這位曾經為東晉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終因政治投機的失敗而命喪黃泉。當桓玄得知劉牢之謀反之企圖後,對死人亦不寬恕,剖棺斬首,暴屍於市。


君山話史


元興元年(402年),桓玄起兵叛亂,沿長江順流而下直逼建康。朝廷任命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徵西將軍,領江州刺史,率軍討伐桓玄。此前一直表現勇猛的劉牢之突然變得畏首畏尾起來,擔心打不過桓玄,又擔心打勝以後功高震主而被掌權的司馬元顯猜忌。桓玄派人一勸,劉牢之居然不顧劉裕以及兒子劉敬宣、外甥何無忌等人的極力勸阻,輕易就向桓玄投降,讓桓玄輕鬆攻入建康,導致司馬元顯及其父司馬道子被殺。

圖:司馬元顯

這次反叛實在有些莫名其妙,讓人難以理解。劉牢之以建軍元老的資歷掌握北府兵,坐鎮戰略要地京口,挾平定孫恩盧循起義的勝利之威,可謂名聲大振。以此時的地位和實力,桓玄多半不敢輕舉妄動,而朝廷也沒有能力說拿下就拿下,真不知劉牢之的恐懼從何而來。劉牢之完全可以從道義或者利益的角度出發,從容做出決策,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其實這應該算劉牢之的絕佳機會,如果當時選擇打起擁護朝廷的旗幟率軍平叛,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望和實力。要是有點野心,那以後恐怕就沒有劉裕什麼事了;沒有野心的話,則可以效仿陶侃,自保也不成問題。

就算劉牢之不幫朝廷對付桓玄,那麼也可以坐山觀虎鬥靜觀其變,突然毫無來由地向桓玄拱手投降,直接就跪了,表現得何其怯懦。與其擔心打敗桓玄以後不為司馬元顯所容,倒不如擔心桓玄過河拆橋。事實上桓玄攻入建康誅殺司馬元顯後便立即翻臉,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史,意圖奪其兵權。劉牢之這次反叛讓自己身負背叛惡名,不但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反而惹禍上身,真是枉作小人。

而等到桓玄動手收奪劉牢之兵權時,劉牢之這才如夢初醒,找劉裕商量,想要到廣陵與女婿高雅之會合,打起匡扶社稷的旗號討伐桓玄。劉裕認為此前坐擁強兵數萬卻望風投降,已導致威望和人情盡失,而桓玄則因此名震天下,此消彼長,已無可與抗,拉著何無忌自行返回京口。


劉牢之隨後召集部屬商議,參軍劉襲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劉牢之一人而三反,人品太差,不能自立,與眾多佐吏當場散去。劉牢之信心崩潰,後來又見劉敬宣去京口搬取家人沒有如期返回,以為已被劉襲所殺,絕望之下自殺。

劉裕和劉襲的話可謂五味雜陳,既有惋惜,又有鄙視,還有掩蓋不住的憤怒,並且流露出對劉牢之怯懦表現的極度失望。部屬紛紛拋棄劉牢之,並非是因為劉牢之反覆無常而不可信,而是認為劉牢之太過無能,繼續跟隨劉牢之,不但沒有前途,還會跟著取禍。這完全是從利益角度出發,並不是從道義角度考慮。

劉牢之此時的狀況確實非常被動,但也不至於到了劉裕說的大勢已去的地步,劉裕誇大其辭,恐怕也是為自己的離去找個合適的理由。劉襲等人既然打定主意拋棄劉牢之,直接明說跟著你乾沒有出路,也有見利忘義的嫌疑,而指責劉牢之不忠誠當然就是極好的藉口。就像現在要跳槽,如果老闆為人厚道,多少還會有些愧疚;但要是老闆本就刻薄摳門,棄之而去自然不會被人指責,自己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即便是劉襲等人離開後,也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從劉牢之自殺後將吏還收葬其遺體歸喪丹徒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力量。以北府兵的戰鬥力,奮起一搏,未必便輸。然而劉牢之最終居然選擇自殺,心態已脆弱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如果說之前拱手投降堪比曹魏末年高平陵政變時面對司馬懿訛詐的曹爽,此時自殺則堪比東漢末年拱手讓出冀州後面對袁紹恐嚇的韓馥。回想劉牢之當年率領北府兵在洛澗臨險衝擊前秦軍隊的勇氣和膽略,簡直懷疑這是不是同一個人。

而眾人拋棄劉牢之,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劉牢之多次反叛,而是認為劉牢之怯懦而不能成事,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是眾人趨利避害的現實選擇。換句話說,劉牢之不是敗在人品,而是敗在能力。只是剛好人品上出現了反覆無常的硬傷,又與傳統的道德觀相違背,於是替能力上的不足背了鍋。

至於劉牢之為何突然變得如此怯懦,大好局面下突然腦袋短路,可能與其深受門第等級觀念影響形成的的自卑心態有關。

自東漢以來,門閥制度經過長期發展,到東晉時期已經登峰造極,門第等級觀念根深蒂固。高門面對低門有著理所當然的心理優勢,鄙視是存在於骨子裡的。像太原王氏這樣的高門,甚至連陳郡謝氏這樣的大族都看不起,認為是新出門戶。龍亢桓氏也算士族,在代表人物桓溫權傾一時的情況下,太原王氏的王述仍蔑稱其為“兵”,拒絕嫁女到桓家。即使經過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斷打壓,門第等級觀念的影響力依然不可小視,到唐代時唐文宗都還忿忿不平,自家兩百年天子,門第居然還不如崔盧。

劉牢之雖不是寒族,但最多也就算低級士族,何況還出身歷來被士族看不起的將門,在鄙視鏈中只能排在比較靠後的位置。即使打仗再厲害,掌權的高門大姓也只是毫不客氣加以利用而已,能給予多少尊重是談不上的,王恭的態度就足以證明。

總之,連貴為皇室都得屈服於門第等級觀念的環境下,劉牢之他無力擺脫思維定勢,面對高門大姓自覺氣短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劉牢之相比,劉裕則是徹徹底底從最底層起步,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而能夠不拿門第等級當回事。沒有劉牢之的心理陰影和思想顧慮,劉裕敢於向士族階層發起挑戰,聚集北府兵殘餘力量,毫無懸念地打敗已然徒有虛名的士族階層,取而代之也就是必然的了。而劉牢之不能突破這一層障礙,則連自保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改變歷史了。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手揮五絃”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千古名將英雄夢


劉牢之本是名將,後來的南朝第一帝劉裕便是出自他帳下,謝玄初創北府兵時以劉牢之為參軍,緊跟著便擊退前秦大將句難。後五年淝水之戰爆發,劉牢之陣斬苻堅大將梁成、梁雲,殺獲萬人,立有大功。又參與救援苻丕,與慕容氏名將、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相持於鄴城而不落下風。

這樣一個人物,本該是亂世的弄潮兒,可是卻在桓楚未立、劉裕未起、大時代未來之前便選擇了自縊而死,實在可惜。


劉牢之為什麼眾叛親離得如此突然呢?

縱觀其一生,有兩次改變時局的倒戈,即其參軍劉襲所謂:

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馬郎君。

王兗州,指王恭。王恭有兩次起兵,第一次起兵討王國寶,第二次討司馬元顯(權臣)。司馬元顯派高素成功遊說劉牢之背叛王恭。原來王恭眼高於頂,雖然仗牢之以為爪牙,心裡其實很是輕視。等到司馬元顯許諾說事成之後,讓劉牢之繼承王恭的官職(都督兗、青、冀、幽、並、徐、揚州、晉陵軍事)時,劉牢之馬上答應了。這次倒戈使還不錯的直臣王恭兵敗身死。

司馬郎君,即指司馬元顯。元顯以桓玄勢大、漸不能制,舉兵討之,以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徵西將軍,領江州事。然而劉牢之一來對桓玄恐懼已極,怕打不過;二來又怕真打過了,從此功蓋天下,必不為元顯所容。因此深懷疑貳之心。一經桓玄遣使陳說其中厲害:

今君戰敗則傾宗,戰勝亦覆族,欲以安歸乎?

傾宗、覆族,都可以理解成家破人亡之意。

劉牢之帶著自己的小九九,又倒戈了一次。


桓玄取勝之後,讓劉牢之做徵東將軍、會稽太守,劉牢之這回看明白了,仰天長嘆:

始爾,便奪我兵,禍將至矣(這就開始奪我的兵士,馬上將禍到臨頭了)!

於是聚眾商議,打算投奔高雅之(名將)。

這相當於倒戈桓玄,呂布有個千古罵名叫“三姓家奴”,這回連手下也不幹了,無不深以為恥。參軍劉襲就說出了那番直接置劉牢之於死地的話:

事不可者莫大於反,而將軍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馬郎君,今復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豈得立也。

這是用大義及為人之本、立身處世之本來指責和拷問一生反覆的劉牢之,“一個人反叛了自己的主將三次,怎麼有臉活著?”

此時“佐吏多散走”,顯是深以劉襲之言為然,劉牢之看著一片樹倒猢猻散的景象,枯坐著如同孤家寡人。

正好他的兒子劉敬宣回京口接家小打算遠走高飛,約好的時間已經到了卻還沒有回來,劉牢之想,家小或孩子大概已經被劉襲派人殺了。

在這三重打擊之下,劉牢之自縊而死。


其實事情遠沒到那麼糟糕的地步!

我翻了一下《晉史》,暫未查到這位參軍劉襲的後續下落,又因其言語雖然很大義凜然,但言辭間卻尊稱桓玄為“桓公”,姑且小人一回,算他接著投降桓玄了吧。

再根據“佐吏多散走”之句,姑且算他的謀士都走了一大半吧。

然而——

“多散走”畢竟不是“盡散走”,可見還有一部分人是忠於劉牢之的;劉牢之死後,“將吏共殯斂牢之,喪歸丹徒”,手下將士把他的屍身裝進了棺中,還讓其葉落歸根,可見將士也有多半可用。

再,其子劉敬宣並未死,看到父親自縊後,和高雅之一起投奔了南燕,後來又再次南歸於晉,官至徵虜將軍、青州刺史。

他只要心理強大一些、自尊不崩潰如此之早,是可以活下來的。

可是,劉牢之畢竟還是要臉的。

也正因此,知恥便是閃光點。



王事情


很多人在說起劉牢之的失敗時,總喜歡說他是因為三次背叛自己的主子,反覆無常言而無信,所以才導致眾叛親離。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因為在歷史上反覆背叛的人實在太多了,比如勾踐和劉備,只不過他們最後都成為勝利者,所以他們的背叛才變成了臥薪嚐膽,而呂布和劉牢之因為失敗,就變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

事實上,關於劉牢之的這段歷史,不過是御用文人的加工而已,只因為後來劉牢之的小弟劉裕成了一代開國皇帝,為了顯示劉裕偉大形象,就只能將劉牢之的形象給藝術加工,因為劉裕作為劉牢之的下屬,卻在劉牢之最需要劉裕的時候,他卻投降了恆玄。如果不把劉牢之醜化成言而無信的小人,那劉裕的背叛又算什麼呢?這不影響劉裕的光輝形象嗎?

至於劉牢之後來為什麼會眾叛親離,則要從當時的政治環境說起,大家應該都知道,東晉的政治格局是王與司馬共天下,其實也就是天下不是皇帝一個人說得算,而是像王家這樣的豪門貴族共同說得算。當時司馬元顯之所以與桓玄開戰,其本質就是司馬皇族想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各個豪門貴族的勢力,結果遭到所有豪門貴族集體反撲。

在桓玄攻打司馬元顯的時候,劉牢之一直在觀望,他期待能夠坐收漁翁之利,只可惜桓玄的軍事行動進展實在太過順利,當然這到不是因為桓玄的軍事水平有多牛逼,而是因為當年時除了司馬家族以外,幾乎所有的豪門貴族全部都站在桓玄的後面,所以桓玄幾乎兵不血刃的打到東晉的都城下面,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這個時候的司馬元顯實際上已經大勢已去,劉牢之雖然有數萬將士,但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他不趕緊投降,那他和司馬元顯的結局將會是一樣,換句話說,如果他當時不投降,他的副官也會拿著他的腦袋去投降,所以他只能選擇投靠了恆桓玄。從這層意義上講,絕不是劉牢之倒戈造成了司馬元顯的失敗,而是司馬元顯的快速失敗,導致劉牢之的倒戈。

後來當桓玄掌控朝政後,因為桓玄本來就是豪門貴族成員,所以當時的貴族都以為桓玄會恢復豪門貴族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支持桓玄對北府兵進行一定程度的清洗。而之所以要對北府兵進行一定程度的清洗,那是因為北府兵是由寒門子弟組成的一支軍事武裝,是司馬皇族用來加強中央集權的力量,他們的存在與豪門貴族存在一條天然的鴻溝,而北府兵的領頭人劉牢之本身又是豪門子弟出身,在這種情況下,豪門貴族和桓玄都不希望由一個豪門子弟來領銜這支軍隊,所以他們都希望對北府兵進行一定程度的清洗。

這裡大家肯定會好奇,既然桓玄為代表的豪門貴族打算清洗北府兵,那北府兵的將領,也就是劉牢之的手下們為什麼還會一個個和劉牢之劃清界限?他們不應該和劉牢之同仇敵愾麼?因為他們和劉牢之都是寒門出身,利益應該是一致的呀?

答案是這樣的,當時劉牢之之所以會眾叛親離,就是因為北府兵的將領以及各個豪門貴族,都覺得桓玄會恢復貴族共同治理國家的格局,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對北府兵的清洗就僅僅停留在最高層上面,換句話說,除了北府兵的領頭人外,其他人都不會受到打擊,因為桓玄如果打擊面過廣,那整個北府兵的中高級將領豈不是全部要換血,但問題是,換血之後的北府兵,會不會成為桓玄的私人部隊?所以各大豪門貴族雖然支持桓玄清洗北府兵高層,但絕不會允許他大規模清洗。

在這種情況下,當桓玄開始收拾劉牢之時,劉牢之身邊的人立馬與他劃清界限,因為他們知道,桓玄只是針對劉牢之一個人,所以他們犯不著為劉牢之去冒險,因為正常情況下,不管換誰來統領北府兵,他們都依然還是北府兵的中高級將領,他們的利益不會有絲毫損傷。在這種背景下,劉牢之瞬間就變成了眾叛親離的下場,當然,不少人北府兵將領為了顯示自己的背叛是正義的,於是還趁火打劫劉牢之,比如一個叫做劉襲的高級將領就罵劉牢之:“你劉牢之一身反三,何以立足?”

可最後的結果卻是,他們都估算錯桓玄的野心了,當時的桓玄,已經不再想著恢復貴族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而是期待改朝換代,將自己凌駕於所有人之上,把國家變成他一個人的,所以他在在清洗北府兵時,那是把中高級將領全部給殺了,那個罵劉牢之的劉襲自然也被殺了,如果當時劉裕的官職再高一點,恐怕也會成為被清洗的對象。

桓玄的舉動,自然惹怒了所有豪門貴族,而北府兵也被搞得人人自危,在這種情況下,劉裕為了自保,不得不帶領一批人起來反叛,其他的北府兵將領很快就一個個響應,因為桓玄的打擊面實在太大了,大家都搞不準桓玄會不會清洗到自己頭上,所以自然只能跟著反抗。在再加上有豪門貴族的支持,劉裕最終成為了勝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