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寧做教書匠,不願入朝堂!毛主席評價他“一世不做官,是個怪人”

柳大謐,字午亭,於1877年7月某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東鄉高橋附近之方塘衝。 柳午亭九歲發矇。起初師從祖父,兩年之後,柳父棄在省城做塾師的生活歸家設館授徒,劉午亭開始跟隨父親學習。二十一歲開始在省城做了五年家塾教師。

寧做教書匠,不願入朝堂!毛主席評價他“一世不做官,是個怪人”

柳直荀的結婚照。 左五為柳午亭

之後在中日戰爭、戊戌政變、義和團的大背景下,這個熱血青年受到梁啟超變法救國口號的鼓勵,決定投筆從戎救國,進入南京陸師學堂研究軍事學,1903年,修學滿一年後,奔母喪回湘。因為對南京陸師學堂貪汙腐敗的強烈不滿,之後就沒有回校繼續學習!

此時,恰逢湖南選派20餘人赴日本學習警察,柳午亭也在其列。修業一年半後,同去的大多數歸國捧了警務飯碗,而柳午亭覺得日本的教育比中國先進,這麼短時間學得並不多,立志“研究高等專門學術”,“先習普通科學”。他進入弘文學院中學部修業三年,畢業後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後,他又考入研究院學習法律。本來修業期為三年,但此時民國已經建立,他應湘督譚延闓電促於1913年歸國。

留學日本期間,柳午亭結識了他的日本妻子小野芳子,後改名柳芳茲。小野芳子生於1890年元月17日,原籍日本秋田縣柳汀十一番地,高中畢業後在東京一家紙箱廠工作,與在日留學的柳午亭為鄰。兩人在交往中,不由得產生了愛情,1911年結婚,並於第二年生下一個女孩。1913年,柳午亭回國,一呆就是9個年頭,直到1921年春才再次東渡,旨在接妻子、女兒回中國,因為此時柳的原配肖氏夫人患肺結核去世。

寧做教書匠,不願入朝堂!毛主席評價他“一世不做官,是個怪人”

一九五七年春的柳午亭和柳芳茲

回國後作為研究生的他受到上級重視,時任司法總長的梁啟超向他頒發《大律師證書》。可是目睹了國內亂象叢生,不由得感慨“中國無法律”,拒絕當律師。從京城一走便回到鄉間“黃棠山莊”,以譯書為業。後來,他做過長沙師範的校長,也做過大學日文教師,兼任過湖南國術訓練所教授,創辦了聖和初級中學(即現在的長沙縣一中前身)。

1916年的暑假期間,毛澤東步行一百多里來到長沙縣板倉楊家。得知楊昌濟留日同學柳午亭先生也是一位體育運動的熱心倡導者和實踐者,經楊昌濟推薦,毛澤東步行40多里路前去長沙縣高橋方塘衝“黃棠山莊”拜訪柳午亭。

毛澤東除了請教體育、武術等方面的問題外,還與柳午亭探討了國家大事及文學歷史等方面的學問。

能作為毛主席的體育老師,柳午亭自然是有一身令人信服的本領,柳午亭鍛鍊身體較常人不同,冬天定會洗冷水浴,三伏天會在烈日下打坐進修,早晨會放出自家的一條狗在窄窄的山道上奔跑,而自己在後面緊追不捨,直到抓住狗尾。

上個世紀30年代,湖南武林有“王拳、範棍、向文章”一說。其中“王拳”就是王潤生所習的“八拳”。留日學生柳午亭向王學拳,此事在《湖南省志·體育志》有記載。柳午亭向王潤生學得“八拳”絕技,在日本曾擊敗過柔道家吉田道次。說是上世紀30年代,50出頭的柳午亭從長沙城裡回鄉下。一隻豹子從林中竄出,撲了上來。說時遲、那時快,赤手空拳的柳午亭,用“八拳”應對,幾招便制服豹子,將其斃命。不日,長沙的民國報紙以《昔日武松打虎,今日午公打豹》為題登載了這一新聞。萬天石在《武林傳奇》中載“……又一次,柳午亭在湖南大學授課出來,走過操坪時,沒有發覺前面有運動員在投擲標槍,及至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躲避了,一支標槍正好對準他的頭上飛來。柳午亭不慌不忙,順手一招,將標槍接在手中,又輕輕地直擲了回去。站在場上的人群,都被這一場面驚呆了。”

寧做教書匠,不願入朝堂!毛主席評價他“一世不做官,是個怪人”

作於1946年的《柳午亭自傳》中記錄的拳譜

新中國成立後,他也不做官。上個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接他到北京,可他連參事、館員之類的“官”也沒做,最終還是回到了他的“黃棠山莊”。後來在如火如荼的群眾運動中,因柳午亭家的聲勢較大,柳午亭曾誤作地主受到了批鬥。當地流傳一種說法,說在鬥爭會後,柳午亭向毛澤東寫信反映了受批鬥的情況,毛澤東回信說“先生還先生,學生還學生,鬥爭還鬥爭”,後來毛澤東接柳午亭住到了北京。

毛澤東對這位老師的評價是,“一世不做官,是個怪人。”毛澤東一直關心柳午亭。1950年4月18日,他在寫給李淑一的信中,請李淑一“肖聃午亭兩位老先生前乞為致候”;1957年5月11日,他在寫給李淑一的信中,叮囑李:“你如見到柳午亭先生時,請為我代致問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難,請告。”

1944年6月19日,長沙淪陷。一天,一小隊日軍突然來到“黃棠山莊”,領隊軍官是柳午亭當年在早稻田大學的同學。那軍官對柳說:“此行目的一來拜望老同學。二來請柳先生出來工作……”柳午亭回答道:“我是中國人,我寧願你用最殘酷的刑法把我處死,也絕不會為你們工作。我不當漢奸!不當亡國奴!”

那軍官豎起了大拇指道:“我佩服你這樣的中國人,我們也看不起奴顏婢膝的走狗。”此前,日軍曾多次上門威脅利誘,這次以後,也就不再逼柳午亭“工作”。 在日軍的幾次“清剿”中,“黃棠山莊”成了鄉親們的避難所。當時日軍橫行鄉里,沒想到在“黃棠山莊”遇到障礙,因為柳芳茲一口純正的日語讓他們明白——這裡有一個日僑,只得收斂起囂張氣焰。以後,每當日軍下鄉,那些來不及轉移的鄉親都把“黃棠山莊”作為避難所;柳芳茲此時也會站在莊子大門外,用日語勸阻日本兵進入。

柳午亭向來抑強扶貧,憐恤貧苦,他的一生“確象一株傲雪寒梅”。1957年12月,柳午亭走完了他的傳奇人生,在長沙溘然而逝,享年8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