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裝甲兵的出現會不會直接導致騎兵的消失?

崖洲958


並沒有。概括的說,任何一樣東西被取代都不是因為其不夠好,而是因為有了更好的選擇。

很多人都會說,騎兵,在一戰的鐵絲網與機槍面前,就銷聲匿跡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且不談澳大利亞騎兵部隊在一戰貝爾謝巴戰役中的英勇表現。一戰乃至一戰後,配備重火力的機動作戰騎兵,依靠馬匹提供的高機動性在縱深關鍵節點構築陣地作戰,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是蘇俄內戰,間戰期間,還是後來的蘇芬戰爭中,配備重火力且使用得當的騎兵依然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機槍與鐵絲網並沒能讓騎兵消失。

而坦克,也沒能取代騎兵。反倒是因為早期坦克的各種問題,以及兩者具有的各種共同點,使得坦克與騎兵這一搭檔有很大的使用空間。在二戰中,蘇德兩軍均保有規模不小的騎兵部隊。比如蘇軍中一個騎兵機械化集群就是一個騎兵軍與一個坦克軍混編而成的。此時的騎兵基本可以看作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步兵,除偵查外以下馬作戰為主,依靠馬匹牽引的機槍,火炮作戰。在坦克突破防線後,騎兵就作為追擊的主力,其高機動性在縱深發揮的淋漓盡致。

坦克也沒能取代騎兵。

那麼誰是騎兵的繼任者呢?是日益成熟的裝甲車輛為基礎組建的機械化步兵。時至今日,騎兵也沒有完全消失,除了保留戰馬和番號的榮譽單位以外,在山地和高原等車輛舉步維艱的地方,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仍在軍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比如中印邊境,無論中國還是印度都保留了相當規模的騎兵部隊。


貞觀防務


實際上裝甲兵的出現確實導致了騎兵的消亡,不過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是在坦克叱吒風雲的二戰中,騎兵依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直到冷戰才正式消亡。

騎兵,其最大的優勢就是高機動性,能夠突破敵方的防禦,因此在古代戰爭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很多古代的軍事強國除了步兵部隊,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也是必不可少的。蒙古帝國更是憑藉著蒙古鐵騎征服了歐亞大陸很多地區。

即使是後來熱兵器開始發展,燧發槍等熱兵器裝備步兵使用,使步兵的作戰能力大大提升,但是拿著砍刀的騎兵依然沒有從戰場消失,反而和炮兵、線列步兵一道,協同起來發揮了更強的戰鬥力。

但是在機關槍等這些自動武器出現後,騎兵的作戰開始受到了限制,其雖然機動好但是防護弱,幾乎就是機槍的活靶子。坦克誕生後,由於完美的兼顧了火力、機動、防護三個要素,被各國重視起來並得到了發展。騎兵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而在二戰中,依然大規模使用騎兵的主要是蘇軍,其還創造性的將騎兵和裝甲兵、炮兵、航空兵、步兵等組織起來協同作戰,同樣戰功顯赫。但是現代戰爭的確實已經決定了騎兵很難在現代戰爭中再取得大的成就,最終各國都將騎兵這一兵種撤銷,騎兵也成了一個歷史名詞。


用戶5770541302


如果你的意思是指裝甲兵作為一個兵種誕生之時便讓騎兵失去了以一個兵種獨立存在的能力,這是不對的。裝甲兵必然會對騎兵產生衝擊,新興事物取代舊事物在理論上是必然的,但這也必然會需要一個過程,要知道人類從火藥、火槍出現後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徹底”淘汰了冷兵器。那些曾經沙場拼殺的兵器現在甚至成了藝術品。

誠然,對於現在而言坦克與騎兵相比誰優誰劣無可非議,但在裝甲兵剛剛出現的時候這個問題並不好判斷。坦克的可靠性在整個一戰中都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速度還奇慢無比,而且馬吃的糧草比坦克喝的汽油容易找的多,要是出了什麼意外還可以殺馬充飢(雖然我個人強烈不贊同這種手段)。這就導致裝甲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天經地義般合理地不受重視。畢竟一百年前誰能想到坦克這種兵器後來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呢?

但除此之外,在那個年代對於初生的裝甲兵而言,騎兵有著決定性的優勢。這不難理解,軍隊是個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新的兵種必然要面對老一輩的排擠。畢竟說破了天去經費就那麼多,誰會沒事閒的樂呵呵的看著多一張嘴來分這點經費?後來貴為將軍的古德里安先生在當時對來自騎兵們的打壓也是無計可施,直到後來有了“元首”的“尚方寶劍”。

而在裝甲兵出現後還是死抱著騎兵不放的典型則要數波蘭騎兵,雖然他們也意識到了新裝備的出現並採取了些許應對手段卻仍走上了錯誤的路。


雙馬尾班長


在遠古時代,馬匹在軍事上的用途僅止於交通工具,載運將士前往戰場,作戰時仍需下馬。中國早在夏朝已經將馬用於駝運軍隊,歐洲則於公元前9世紀亞述人以馬匹當代步工具前往戰場。

騎兵的出現是在春秋時期,這是最早的有作戰記錄的騎兵。隨著火槍普及和刺刀的出現,由於騎兵的體積較大而容易成為成為目標,因此騎兵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在18世紀前後的歐洲波蘭、韃靼人所構成的輕騎兵曾一度用於炮兵突擊而再度獲得極佳的評價。時間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隨著機動步兵、自動火力的普及化、加上壕溝戰的運用,以及坦克、戰機的出現,騎兵已經幾乎完全失去用途而遭淘汰,最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徹底消失戰場上。到了現代只有少數騎兵得以保留,主要是用於禮儀,巡防,警戒等任務。

但在二戰中,機械化的摩托騎兵被得到廣範的應用,計劃化的摩托取代了動物馬兒。摩托騎兵可以機動靈活的到達指定位置,迅速參與或支援戰鬥,然後快速撤離。摩托騎兵可以快速搭載步兵趕到戰場,結束戰鬥後騎車揚長而去,如狼群一般使得對手根本束手無策。

在之後又出現的空中騎兵,這一概念就是打造“機動陸軍”將陸軍裝甲通過運輸效率更高的飛機擔任,第一騎兵師是美國陸軍內相當有名的一個師,目前美國陸軍十個師中最為重裝化的一個師,也是唯一一個完全由裝甲旅級戰鬥隊構成的師級單位。這種空中騎兵出現,可以將裝甲力量在短時間內有效投送到指定位置,大大加強了陸戰裝甲的機動能力,可以說是相比之前的投射能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歷史君觀


根據二戰的經驗這是不會的,騎兵被裝甲兵擠出歷史舞臺是一個漸循漸進的過程。因為裝甲兵的出現的確導致騎兵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但是騎兵依然是一個國家軍事單位中最精銳的力量。以納粹德軍為例,雖然在波蘭戰役期間德軍裝甲部隊輕鬆搞定了波蘭歐洲第一規模的騎兵部隊,但是德軍部隊序列中依然保持著幾個騎兵單位。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黨衛軍的“弗洛裡安·蓋爾”騎兵師,這是一支由著名的黨衛軍將軍非格萊茵一手建立的騎兵部隊,他在對蘇作戰中便顯出超長的反游擊戰能力,整個騎兵師以軍馬為代步工具攜帶輕型火炮和重火力輕武器,在蘇聯的原始叢林、山地沼澤中靈活機動給與遊擊部隊致命重創,有效支援了前線作戰的德軍主力部隊。

蘇軍在大規模反擊德軍過程中也使用了規模達到軍級的騎兵部隊,在茫茫草原和漫無邊際的森林地帶騎兵部隊時獵殺德軍撤退部隊的主力部隊,與高速推進的裝甲部隊有效配合下可以更好地封鎖包圍圈。騎兵基本不會受到地形的限制有更好的追擊速度和作戰靈活性,也不需要依賴後勤補給是閃電戰最理想的機動軍種之一,蘇聯紅軍長期保持十萬人的騎兵規模。

同樣是在二次大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也是騎兵活動的天堂,由於日均沒有裝備太多的自動武器,僅憑38式步槍和92式步兵炮日均無法形成壓制騎兵衝鋒的火力,因此英軍在緬甸反攻作戰中是用來大量的騎兵作戰單位,而原先部署到緬甸的第7裝甲旅由於雨淋沼澤地帶困擾,在沒有與日軍接觸之前就全部損失掉了。可見在特殊戰場裝甲兵是不可能取代騎兵的。


利刃號


從本質上來講,導致騎兵消失的是高射速熱武器和大面積殺傷性武器。發動機本身並不會導致騎兵徹底消失。


星空之下


首先:騎兵已經消失了。騎兵的消失由很多原因,主要原因是軍隊的摩托化和機械化,但摩托化和機械化之前騎兵就已經不行了。

騎兵最早衰落是一戰時期,一戰的戰壕+鐵絲網+重機槍交叉火力使騎兵的殺傷力和衝擊速度直線下降,再後來雙方開始使用毒氣,幾乎判了騎兵死刑。

一戰後國際組織禁止毒氣,騎兵又恢復了一定元氣,但裝甲力量的集中使用讓騎兵再也無法承擔主力,淪為了配角。

二戰後各國相繼進行摩托化和機械化,騎兵的速度和後勤優勢蕩然無存,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等等我15541896


做為軍隊騎兵早就不行了,大兵團騎兵與坦克相遇就是被虐,速度,防護,火力,都不佔優勢。當巡邏警察部隊,或邊防 ,還行。馬是吃草的,不用油料。這是唯一的優勢。在山區,小道。草原。

是還能混。

其實坦克軍的戰術與重甲騎兵很接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