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尼日利亞VS阿根廷,下半場羅霍手球裁判拒絕給點球,是不是故意偏袒阿根廷?

笑了沒


還是有很多球迷在糾結於羅霍手球,裁判沒有給點球這個情況。

如此重要的比賽,裁判做出的判斷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本場比賽對於尼日利亞來說,贏球他們就出線,而一旦平局同時冰島隊也輸球的話,那麼尼日利亞也能出線。

他們的出線優勢比阿根廷好的多。

阿根廷屬於背水一戰。


比賽的第14分鐘,阿根廷就由梅西率先取得進球。

下半場比賽開局僅僅3分鐘,尼日利亞的進球就來到了,在一次角球進攻裡造成了馬斯切拉諾在解圍的時候拉人犯規,隨後摩西主罰將球罰進,尼日利亞1:1追平了比分。

注意這一次小馬哥的犯規動作並不明顯,這個點球實際上可以不吹罰。

爭議出現在比賽的第75分鐘,尼日利亞打出反擊,穆薩的傳中被小馬哥擋出來,隨後伊哈洛禁區內轉身抽射偏出了立柱,不過尼日利亞示意羅霍手球犯規了。

從VAR的回放可以看到,羅霍確實手球了,不過是從頭到手,客觀上來說是屬於無意手球。

最終裁判並沒有吹罰點球。


也正是這個點球沒有吹罰,後來羅霍絕殺了尼日利亞隊。

賽後尼日利亞隊長米克爾就怒斥裁判:敢於吹罰第一個點球,就應該吹罰第二次。

從我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為第一個點球給了,所以羅霍的手球裁判沒有吹。

無論如何比賽的結果已不可更改,談不上裁判偏袒阿根廷隊。

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可以留言,一起交流探討。


我是稼潤


首先,我認為裁判偏沒有袒阿根廷隊

裁判給尼日利亞第一個點球,我認為都是有待考究的,馬斯切拉諾在禁區裡的動作真是太平常了,看看此前其他國家的防守球員在禁區裡面的動作,那尺度更大啊,就差沒有抱摔啊。但是裁判毫不猶豫的判了點球。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個手球,我認為這本身就不是一個點球!

什麼是手球呢?我百科了一下:

手球是足球比賽時球碰到上肢造成的犯規,禁區內防守方的手球一般要根據情況慎重判罰點球,主要依據是手臂離開軀幹的角度、與出球點的距離是否來得及反應等來判斷主觀的故意性和實際的手臂攔截效果。而進攻方的得利一般都必須判罰,視主觀故意的情況而給予黃牌或者紅牌的追加處罰。

說得直白一點,如果是皮球直接打在防守球員張開的手或者手臂上,這就是手球。

但是在尼日利亞和阿根廷的比賽中,羅霍在解圍的時候是頭部先頂到球,落下來的時候有一個變線,然後砸到了他的手臂上。羅霍的手臂不是故意張開的,而是起跳的時候,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自然打開的。這是典型的球打手,當值裁判在看了VAR視頻以後,也維持了他的原判,沒有點球!

其實這個時候裁判的壓力很大,在1比1的情況下,裁判的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兩支球隊在世界盃上的走勢,我想如果沒有VAR系統輔助,恐怕阿根廷的世界盃之路真的要斷送給誤判了。


讓足球飛


這個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荒謬的事情也不少,甚至一些陰謀也時常有之。但是,今天這場球,真的沒有陰謀論,這個球的判罰,也非常公正,沒有爭議。更沒有裁判故意偏袒阿根廷之說了。

當比賽打到第77分鐘,比分1:1打平,場上氣氛格外凝重和緊張,場外的球迷也擔心小心臟跳到了嗓子眼兒。而就在此刻,羅霍的一次頭球打破了平靜:

從這個角度看,羅霍在頭球解圍的時候,左手的手肘部位,確實有明顯的碰球,這一幕也被身後尼日利亞的8號球員看的清清楚楚,隨後幾名球員圍著裁判,示意羅霍手球,應當給與點球。

裁判也心中有數,剛才的一個回合,確實有很大的判罰風險,手球的那一幕,他也看得到的,但是,怎敢隨意吹罰?於是,回到場外回看錄像。

從上面的多角度回看,我們發現,羅霍在手球之前,是先用頭觸碰到了皮球的,這個細節也被現場的攝像機記錄的非常清楚。

因此,按照規則,如果球員是用頭部或腳等部位以解圍為目的,先觸碰到球,隨後皮球發生變向,再碰到球員手部,這種情況下,裁判不認定為故意手球。從下方的這個截圖也能分辨,羅霍是頭碰球在先的。

顯然,羅霍的這個情況,正符合上述規定。所以裁判通過回放後,非常堅決果斷的沒有給尼日利亞點球,比賽繼續進行。

所以,我們不能一看到球員在禁區手捧球了,就喊著要點球,就說比賽不公平,其實,我們要把更細的規則瞭解一下哦。

這裡是泉說體育,歡迎關注。

泉說體育


偏袒,談不上,公平,也談不上。只是為了,平衡。

真正的問題在於第一個點球,判得荒唐,尼日的球員在沒有取得對皮球接應和控制的優勢條件下,自己倚著馬斯往球門方向擠,馬斯手上有點拉拽但非常輕微,較之瑞士三明治伺候塞爾維亞都不判已輕微到痕量級了,最後馬斯一撤身尼日就倒了,裁判就匆匆忙忙要判點球,這是莫須有所在。

第二個球,儘管是先碰頭再球打手,可羅霍的手臂張開的程度也太特麼大了,儘管不是故意,但客觀上還是對防守有利。因此,按道理可判的應該是這個點球而不是前面那個。

但是,既然前面的莫須有的點球判了,那後面這個就得搞搞平衡,糾結一陣子後找了個先頭碰球后球打手的理由不判了。

現在的技術手段多了,是不是VEDIO那邊的陪審團有提醒過主裁判前面有誤判之嫌,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

但總體上,尼日隊的殺氣沒有上一場對冰島時那麼堅決,而且那個點球踢得也很鬆散隨意,似乎是有關部門跟他們談過話,也可能是阿方公過關。

但無論怎樣,因為馬拉多納愛上足球,因為巴蒂愛上阿根廷,因為崇尚技術和喜歡低調而支持梅西,所以,今晨的熬夜很值,結果很好。

但是,阿根廷的晉級,還必須感謝莫德里奇們的公平競爭精神,他們沒有消極放水,而冰島人踢得風生水起更加有資格晉級可運氣太差。而假球論也好放水論也罷,也只有喜歡押寶賭球的我國同胞才會動的小人之心。



完美大喵哥


從整場的執法來看,偏袒是肯定沒有的。

尤其是第一個點球,真的是很牽強。

單就這個手球來看,屬於可判可不判範圍。

可判,是因為羅霍的手臂確實碰到足球,而且他的手臂是張開的,可以認為是擴大了防守面積。

說可不判,是因為羅霍的手臂不是第一防守位置,足球是在頭球解圍後,反彈碰到手臂,標準的無意手球。

這種時候就看裁判的認定了。

看當值主裁判給尼日利亞隊員的解釋也是,足球先頭球解圍後,反彈到手臂上。

看本屆世界盃裁判的執法,真的有種看到中超裁判的感覺。

一場比賽中尺度忽松忽緊,各種近在咫尺的野蠻犯規視而不見,更有各種找平衡……

例如阿根廷這一場,如果第一個點球沒判,估計這個手球差不多肯定會判了。

其實,被判的那個點球比這個手球勉強多了。

真不知道當值主裁判第一個點球的時候,哪來的底氣,如此的果斷!





青楊2017


這屆裁判比較統一的尺度是通過球是否先接觸合法部分才打手來判斷是否有意手球。不過通過此球也暴露出這種處理方式有弊端,如果都這麼判以後老道的後衛可以借題發揮了。還需要國際足聯給予指導意見。就這屆的統一尺度來說可以不吹點數,但客觀說這個球打手後讓尼日利亞失去了明顯補射機會,對比賽產生了結構性影響。以後應該對這種判罰尺度進一步優化,我認為這個應該是點數。


精品炮灰男


能說出這樣的話也只能說明你是偽球迷。或者不懂求,或者你碼買球輸了,這不是偏袒,而是實事求是。通過回放可以清楚看到他是頭碰的球,然後頂的同時碰到手,首先這個已經不算手球。其次就是他的雙臂是沒有去故意揮動,人正常跳起雙臂都是張開,沒有故意揮動手臂去擋球也是不算手球的,回答結束,謝謝


卞先笙丶


毋庸置疑,本屆世界盃賽上,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止出現一次兩次了,而且只要是防守球員其他部位接觸到球造成折射到手臂上,(手臂沒有故意移動)都沒有判點球,羅霍這一球並不是特例,所以沒什麼好糾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