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收官之作,佈局十年的《復仇者聯盟3》緩緩落下帷幕。雖然《復聯3》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反映女權的電影,但片中女性角色並肩戰鬥的場面,依舊令人熱血沸騰,展現了女性超級英雄巾幗不讓鬚眉的智慧、策略與力量。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然而,關於這部電影與女權的一項討論,最近卻在北美引起了不少質疑。根據2018年的一篇文章,漫威系列電影僅有56%通過了名為貝克戴爾測試的著名女權測試,其中就包括新上映的《復聯3》。這個測試是什麼來頭,是不是能真正代表女權主義呢?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貝克戴爾測試(Bechdel Test)是美國藝術家與女同活動家艾莉森貝克戴爾(Alison Bechdel)於1985年創作的一部漫畫中提出的概念。在這部名叫《規則》的連環畫中,兩個人準備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其中一位女主人公說,如果不符合以下三個前提條件,就什麼電影也不看:

1. 電影中必須出現至少兩名有名字的女性角色;

2. 這些女演員之間必須有對話;

3. 對話主題不能涉及男性。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最起初,這個測試是為搞笑而誕生的。貝克戴爾說,它是為一家另類女權報紙編造的女同段子。但在2010年之後,貝克戴爾測試卻進入了大眾視野,成為“女權主義評論家批判電視、電影、書籍和其他媒體的標準”。貝克戴爾本人也非常詫異,“沒想到真的有人會用它來分析電影,看有沒有通過測試。”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這些原則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賣座電影都不能滿足給出的條件。網絡上存在著許多電影愛好者自發總結的數據庫,列舉出按照這種標準評估的電影。根據這些民間數據,大致所有電影中的一半通過了測試。部分名單:

通過測試: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頭號玩家》

《逃出絕命鎮》

《水形物語》

《低俗小說》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尋夢環遊記》

《異形》

《美女與野獸》

《犬之島》

《雷神》

《黑豹》

《泰坦尼克號》

未通過測試:

《蜘蛛俠:返校季》

《至愛梵高》

《敦刻爾克》

《公民凱恩》

《蒂凡尼的早餐》

《寂靜之地》

《魔戒》三部曲

《海底總動員》

《復仇者聯盟》

《小美人魚》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

《阿凡達》

《星球大戰》三部曲

《教父》

《地心引力》

毫無疑問,大眾對貝克戴爾測試存有許多爭議。

電影受眾

假設一位女性,不管她有多麼女權主義,都無法欣賞《教父》或《亡命駕駛》這類電影,因為它們本身的典型觀影群體並不是女性。那麼當貝克戴爾測試用於這些電影時,還能不能說明問題?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規則的定義

什麼算是一段對話,提到男人指的是什麼程度,怎樣才算一個角色?在測試中,這些概念都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例如,在《復仇者聯盟3》中,有兩處臺詞符合條件,但都存有疑慮。在黑寡婦與女巫討論心靈寶石時,理論上講的確沒有提到男性,但整個話題是以拯救幻視為基礎。在瓦坎達的戰場上,暗夜比鄰星對緋紅女巫說,你會一個人孤獨地死去(You’re gonna die alone),此時黑寡婦出現道:“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She’s not alone)。”但這短短的發生在戰鬥中的兩句臺詞,可以算為一段對話嗎?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角色深度

部分電影可能把通過此測試作為女權主義者的擋箭牌,但片中的女性角色對話僅僅剛好符合規則。2008年,一位女編劇在自己的博客裡寫道:將女性編入劇本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揭示關於男性人物的事情。“我指派給女演員的其他任何目的都是次要的。她可以盡情發揮,只要她的目的沒有威脅到男演員,將觀眾的眼球從男演員身上移走,”她說。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女權題材

貝克戴爾測試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許多通過測試的電影並沒有真正為兩性平等做出貢獻。很多滿足條件的作品中,依舊可能存在性別歧視的言論,而很多以女權為主題的電影,卻沒能通過測試。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電影領域的性別不平等

有解釋說,大量電影沒通過測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編劇與其他電影職業中,缺少性別多樣化。人們把這個現象稱為“膠片天花板”(celluloid ceiling),來反映好萊塢創造性工作中女性的短缺。根據Women and Hollywood的數據報道,在2017年票房最高的一百部電影中,8%由女性執導,10%編劇為女性,2%由女性攝影,24%的製片人為女性;同樣在這些電影中,女性主角佔24%,而63%的女性角色有可以確認的工作或職業。2018年《泥土之界》的攝影瑞秋莫里森(Rachel Morrison)是唯一一個被提名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女性;歷史上只有五名女性曾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其中只有凱瑟琳畢格羅憑藉《拆彈部隊獲獎》;而女性則佔所有電影觀眾的一半。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美國評論家Kyle Smith在2017年的《國家評論》中提出,之所以會出現貝克戴爾測試這種現象,是因為“好萊塢電影是關於處在社會極端面的群體——警察,罪犯,超級英雄——而他們通常是男性”,而這些電影也往往是男電影人制作的,因為“女性的電影創意大多與感情有關”,對於好萊塢的電影工作室來講,不夠商業化,難以盈利。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為了使電影中的性別不平等展現的更清晰,瑞典的許多電影以及有線電視已經正式開始應用貝克戴爾測試,對影視作品進行分類。

貝克戴爾測試啟發了許多人,大多是書女權主義者和反種族主義者,來創造出評估藝術及文學作品的標準。比如Tumblr用戶Chaila提出的“Mako Mori測試”,討論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是否有獨立於男性角色故事之外的敘事弧(narrative arc);《紐約時報》電影評論家Manohla Dargis發明了“DuVernay測試”,來質問電影中的少數族裔群體是否有自己的生活價值和意義,而不是僅僅為白人的故事做背景。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雖然非官方、不完善,但貝克戴爾測試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引起了大眾對電影與女性話題的充分討論。就像票房無法體現一部電影的質量,貝克戴爾測試也不是性別歧視或是女權主義的標杆,但它卻是一個很好的反光鏡。貝克戴爾測試能讓我們有系統地對電影界女性的描繪進行評估,觀察女性角色對劇情的積極貢獻與參與。

《復仇者聯盟3》是女權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