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是對工作要求高了還是心態浮躁?

K12教育家


一言不合就辭職,挺好,這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

相比於70、80生人,90後是活的最像人的一代,值得豔羨。


01.活得像個人真的很難

根據我的觀察,90後能活出自我,願意學習就學習,不願意學心裡也沒有障礙;願意工作就工作,不工作的話自己也能接受,這也許才算活的像一個人。其實很難做到。
70、80年代生人很多時候給人感覺就是活的憋屈,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不敢放鬆,怕被同齡人落下。
此外,對“同齡都有億萬富翁的態度也能反映出兩代人的差異”,70、80會表現出焦慮,“呦!都有億萬富翁了,我的家還沒有1000平米呢,怎麼辦?繼續努力吧!”,90後則會淡淡地說:“呦!這麼有錢,能分給我嗎?不能的話,跟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活得像個人也許就是活出自我的意思,很難。


02.不止90後會一言不合辭職,以後人人都可能這樣

關於一言不合就辭職這事兒,以後並不止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身為管理者要心裡有數。
以前公司可以管一個人的後半生,只要員工對企業忠誠,企業提供相關保障。現在企業說倒就倒,誰也保障不了誰。很多時候,無論員工之前做出過什麼貢獻,在不需要他們的時候一樣會被開除。
既然企業這樣,與此相對,員工當然也是就辭職就辭職,沒什麼可說的。

人艱不拆。


03.認知升級:社會在變,誰跟不上就淘汰誰

互聯網發達之後,競爭更激烈,企業可存續的時間越來越短,員工辭職的現象也必然越來越普遍。
能跟上時代的人會有更好的未來,否則只好被淘汰。
世界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就是形式有所不同。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441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說說我的經歷吧,不一定有代表性,但是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我在碩士讀書期間,除了學習,也找了幾份實習,其中有兩段經歷有點相似,但是出現了不一樣的結局。

第一段是在一家外企,當時面試的時候,說的是讓我跟進瀋陽的一個諮詢項目,並且跟項目組一起進駐瀋陽。我當時很開心,感覺能學到不少東西,就推掉了其他兩個實習機會,選擇了這一家。

可是當我去報到時,卻被告知,工作內容有變,我需要先在本部呆一個月,進入另一個我不是非常感興趣的項目。我當時有一種很氣憤的感覺,也感覺這家公司實在不靠譜,管理混亂,做了兩個星期就憤而離職。

另外一家,是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面試時,跟經理相談甚歡,答應讓我入職後直接跟著他做項目。我入職時正值忙季,自己也很期待能學些東西。

可是當我入職後,幾天沒有見到經理的面。也正因為都在忙季,同事都忙得團團轉,根本沒空理我。

所以,入職的前幾天,我每天一個人坐在工位上無人問津,非常無聊,也不禁產生了憤而離職的想法。

可是,因為有了上一段實習的經歷,我開始反思,這種情況到底是不是某個公司的問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對於每天加班到12點的同事來說,我需要提供什麼價值,才能獲得學習的機會?

於是,在思考的同時,我跟同事要了以往項目的資料和編碼,自己開始研究學習。

半個月之後,我已經瞭解了項目的思路,開始接手一些基礎的工作。一個月之後,同事會把一些正式的工作交給我,讓我獨立去寫編碼做底稿。實習結束的時候,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很慶幸當時沒有憤而離職。

所以,現在九零後一言不合就辭職,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時代變了,僱主和僱員雙方對跳槽的態度都相對寬容;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他們還沒有真的get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完美公司、完美僱主的道理。

我並不覺得,長期呆在一家公司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沒有認真思考,就為了一些理由甚至藉口而跳槽,以為改變就會有更好的結局,寄希望於找到一家又一家“更好”的公司,那麼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失望。


職場如戰場,不努力一定不能獲得成功,但是努力了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

也歡迎向我提問,相信我的答案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桐薇說職場


作為一個90後編輯,在談到辭職這個問題時是有切身體會的。自己就不下換了15份工作,可每一份工作在選擇之前似乎又都那麼堅定!鎮定下來想想我的經歷,也許可以映射出很多90後跳槽換工作的原因!

看到新聞說95後平均7個月換份工作,在我看來並不短了。很難想象身為編輯的我,第一份工作卻是在工地搬磚!是真的搬磚,條件辛苦不說。可我當初選擇也是為了適應自己的專業——土木工程!

生活不易,我們總是在慢慢成長。在按部就班的青春裡成長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再後來換工作又選擇做銷售,原因很簡單,就是一直堅定自己未來要創業,所以選擇去挑戰自己!做過銷售的都知道,深陷進去後,幾乎很難自拔。這其中的苦只有經歷了才有話語權!後來,陸陸續續的也經歷了很多銷售崗位。但在現在看來,我不覺得當初的選擇是浪費了時間,或則走了彎路。我認為,青春總是迷茫的!當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的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今早排除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最後,說下我自己跳槽的收穫吧!生活總是從各個方面在暗示我們成長,換工作可以,但是一定要從上一份工作中總結自己的能力以及學到的東西。再在最後那份堅定的工作上,把之前的收穫全部發揮出來!我相信,這樣的跳槽才有意義!

更多家鄉頭條資訊,歡迎更多老鄉們關注“通城戶外”,一起支持家鄉上頭條






聚焦通城


一言不合就辭職,不論你是幾0後,要說是對工作要求高了,我不信;要說是心態浮躁,我真信。還有,別隻拿什麼慢文化的老職場人說事,我60後了,做了十多年的HR,現在哪個公司還以資格排輩,我和90後一起拼,也在賣老命 。



說現在的工作難找,其實真的不難,難的是用人單位找到真正工作的人。90後一來應聘,關注的不是應聘崗位的要求,職責,績效考核;大都直接關心的是薪酬,福利待遇,休假有關自己利益的問題。



我面試過好多90後應聘人員,也遇到過好多職場奇葩。一個90後員工面試時問公司加不加班,我只說了公司一般是不提倡加班的,偶爾因需要加班的話,公司也會按國家相關規定付相應報酬的。這90後聽完說了句,我不管,下班時間是我的自由時間,給我多少錢我也不會幹。



以前我公司有個90後員工,在大學時養成吃泡麵的習慣。每天上班的第一時間就是在工作場所泡麵,其他同事很反感。公司人事經理有天提醒他注意一下,他反問,這也管,餓著肚子那能做好工作,再勸,人家辭職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關注小生君王,職場如戰場,我水深火熱了十幾年,頗有感想。年輕人有理想,有激情是好事,但不努力,踏實苦幹,理想也只是幻想而已。


小生君王


作為90後最尷尬的一批生於90年,周圍幾乎都是90後的我來說,我覺得這種一言不合就辭職是對90後的一種偏見。這類人確實是有,但是並不能成為一個名詞來概括一群人 。

作為一個面試人以及處於一個90後人群中的人來說,我原本也一直認為90後就是那個可以一言不合就辭職的人,但是我身邊的妹子93 94 95後的小姑娘一個比一個抗造,工作艱難也沒有輕易放棄的。

當然也接觸過來了工作一兩天就不行走人的,在面試了很多姑娘之後,我發現:

90後對工作有一定的自我理解,當然這有理性上的認識和理想上的以為,進而讓其在工作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偏差會覺得不舒服,當然由於90後是自我意識非常強的一代人,相比80 70後也基本沒吃過什麼成長上的苦頭,因此會更加的隨心所欲,找尋更為理想更契合自己的工作。

這有心態浮躁的原因在,當然我感覺更多的應該是他們對自我更加註重,我想要合適的,我與之匹配的,能帶給我的,成就我的等等。相比其它工作者,90後除了對金錢有明顯渴望之外,更多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雖然這有點扯淡,但也確實如此。

比如她們對上司的肯定更為注重,更為享受工作中的成就感。

當然90後除了看重薪資,也更看人,很多時候就是有那種我跟你乾的義氣,因此如果上司同事不對路,很容易引發他們的離職。

那種想找一個懂我的人的想法也許就會貫穿他們整個職業生涯

90後是理想的也是理性的,理想在工作,理性在金錢,因此個人覺得在90後崛起的這一代,也許工作生活會變得更加的充滿鬥志與人情味


詩與遠方的騙子


這個題目有帶節奏的嫌疑。無論是“要求高”還是“浮躁”,好像責任都是員工的!

九零後跳槽率高,一個不合就辭職,難道都是員工的責任嗎?不!企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更是需要反思的。

第一,錢給的不到位。企業在薪資方面佔有絕對的主動權。一個大學生,入職起薪才2000多元。這點錢,跟打發叫花子似的。如果需要租房的話,刨去房租、吃飯、乘車、通信、衣服和孝敬父母,基本上就是月光,搞個對象連下館子的錢都沒有!這點錢就想讓九零後愛崗立業,從一而終?做什麼美夢呢!

第二,直接領導管理粗暴。除了工資之外,九零後離職跟直接領導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私企做部門和高層管理的,不懂得與九零後溝通,喜歡高高在上,呼來喝去。甚至有的作風粗暴,辱及人格。九零後哪吃這一套啊,大不了老子不幹了,分分鐘就可以在別的公司找到工作。

第三,公司文化不利於個人發展。九零後獨生子女較多,這些孩子從小被家長疼愛慣了,所以個性都比較強,不喜歡仰人鼻息,更不會溜鬚拍馬。而很多公司,職場環境不是太健康,有的是幫幫派派,有的是人情冷漠,九零後很難融入進去。幹一段時間以後,感覺很壓抑,所以就會選擇辭職。

要不有人說,對七零後,你想怎麼罵就怎麼罵,因為他們有生活的壓力,捱罵也會忍氣吞聲。對八零後,儘量不要罵,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爆發。對九零後,絕對不要罵,如果罵了,他可能會給你一個嘴巴!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喲,謝謝

2.本頭條號每天更新職場和管理文章,如果喜歡,請添加關注去免費閱讀吧。



管理那點事


任何帶有標籤的群體都像數軸的兩端,一部分的傳統意義上“好的”,一部分是傳統意義上“不好的”。


“一言不合就離職”的90後這個群體也一樣。一部分由於接受了優質的教育,掌握了業務技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自然希望站著把錢掙了;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恃寵成嬌眼高手低不學無術心比天高,總而言之對自己對社會的價值沒有客觀和正確的判斷,整天拿著脾氣當能力,標榜自己有個性。但總體來說,90後之所以離職率升高,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大幅度的提升,相比前輩,踏入社會更有資本跳槽。

作為踏入職場四年的90後簡單說說自己的經歷以及對這個話題的感受。


很多離職,實際上是裁員

很多統計數據顯示,90後的離職率超過30%,但“離職”幫“裁員”背了幾口鍋。近十年,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僱傭關係的法律法規愈來愈詳細、清晰、全責明確,也明確了“保護勞動者”的原則,企業解僱正式員工必須作出一定比例的賠償,這也催生了更多的披著離職外衣的裁員,企業會利用各種“合理”的理由與員工協商,讓其自動離職。

政策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創業,加劇了年輕人的離職率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一經提出,瞬間成為政策導向,彷彿讓所有的打工者看到了鹹魚翻身的希望。累積多年資源工作經驗豐富而且有大公司背書的老司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紛紛離開體制、集團、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其中也是不乏成功的佼佼者: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張泉靈和紫牛基金、咪蒙、李鐵的蓋得排行……但有腳下踩著多少屍骨未寒的失敗者。

在我身邊工作不開心的小夥伴總會動創業的念頭,甚至直接邁出這一步,沒有充分的資源支撐、沒有核心的團隊支持、沒有直擊痛點的洞察眼力、沒有遇事敢當的抗壓能力、沒有結硬寨打呆仗的堅持毅力,失敗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問題來了,通常公司有幾個死生關鍵節點,三年、五年、七年、十年…中小公司能熬過三年的,堅持到五年還是有希望的,以此類推。年輕人更容易跨出創業這一步,貢獻了一部分離職率,這部分離職不論理性與否但一定是個體的主動行為;創業公司一旦出現衰敗現象,年輕人絕不會等到公司解散的當天“失業”,一定在此之前找好下家保障生活,又是貢獻了一定程度的離職率,而且是被動離職。

可能這也是題主提到的浮躁的表現吧。

社會變化太快,“浮躁”源自希望突破個人天花板的“焦慮”

就在寫下回答的同時,看到一則新聞“前員工覆盤ofo:戴威寧願戰死,也不願妥協”,想當年ofo、mobike烈火烹油,不過兩年的時間一個繁華落盡,一個垂死掙扎。還記得當初mobike被收購,刷遍朋友圈的那條新聞“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現在這個社會無論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至極還是由極轉衰的時間都在大大縮短,社會給我們每個個體接受變化的寬容度大大降低了,換句話說我們要比前輩們擁有更強的接受變化的能力。

這個社會給了每個人快速成長和極速下降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90後因為創業而彎道超車,因為跨界而名噪一時,因為不甘於平凡而成就非凡,因為成功開始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同齡人不知道怎麼的就火了,成功看起來“毫不費力”,這種成功讓年輕人產生一種錯覺——是不是我也可以?越來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不甚得意之時總是反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墨守成規?是不是自己太固步自封?是不是自己不具備跨界的技能?我不該保守,我應該突破,我應該有更多的嘗試和選擇,相比真正跨專業跨行業沉下心來學一門技術和本事,跳槽是一種成本低、不費力且看上去做出了改變的行為。


以上。


東莞地產圈


你為什麼辭職?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萬種想法,總有一種讓我們理由讓我們信服,總有那麼一種情況讓我們理解,但是一個剛剛畢業的90後的應屆畢業生,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工作幹了5天,就向你提出辭職,著實是令人感到費解!

幹了5天就要停下來好好思考人生了!

昨天有一個朋友跟公子義講了一則故事,一個21歲的剛剛畢業的本科畢業生,在毫不徵兆的情況下提出了辭職,作為一個從事互聯網10年招聘和管理的朋友來說感到非常的納悶和不可思議。他跟公子義說,作為一個從事互聯網10年招聘和管理的朋友來說感到非常的納悶和不可思議,這麼多年了自己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難道現在的95後真的越來越不靠譜了嗎?如果這種現象繼續放任下去,我們以後的人事工作還怎麼做啊?

正常的員工流動是企業活力的表現,如果公司員工的離職率在5%的水平,算是一種良性的發展。如果員工離職現象過於頻繁,就要開始反思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門的在用人管理是否存在問題了。

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上來說,研究員工的辭職的原因,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話來說,辭職的人不外乎有兩種情況,一種錢沒有給夠,另一種心受委屈了。因此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就要想想企業運營本身是否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公司的發展能夠滿足人才發展的需要。二是公司的中高層人員在員工管理上是否存在著管理方式的問題。三是公司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是否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有那麼一種理由讓我們選擇放棄!

從離職者的角度來說,一個剛剛工作了5天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來說,公子義認為是一件極其不負責任的事情。首先公司招聘員工存在的一定的時間成本,而自己作為求職者,又是剛剛畢業的應屆生本來找工作就花去了不少的時間,剛剛進入一家企業5天就提出離職現象是在是讓人想不通,為什麼呢?

一、你說公司經常加班嗎,工作太辛苦了?

首先並沒有要求你一定要加班,只需要你在上班的時間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可以,而且這些任務在上班完成都是綽綽有餘的。而且作為一個剛剛入職場的人,安排的任務又不是很多,連一天上班8個小時都受不了嗎?

二、你說給的收入不高嗎?

相比普通應屆生的普遍薪資來說已經算是一個合理的市場價水平。你說剛工作5天就辭職了,不管是從法律上說領不到薪水,如果老闆人還比較好的話,或許還能夠給你發這5天的工資。一個人剛剛大學畢業,千里迢迢揹著行囊來到深圳找一份工作,還沒有收入光租房最低都已經花去了900多塊錢在深圳租個單間,還有每天吃飯花了四五十塊錢,再加上其他的生活成本的支出,一個月光光吃喝就要最少花去差不多2000元了。

老子上班第一天就不想幹了你能怎麼辦?

就算你再怎麼受不了,也得考慮一下成本,難道真的一天就不能忍受了?難道不可以拿到一個月的工資,用來滿足自己基本的生活水平再來辭職嗎?只要有稍微一丁點的不合自己的心意,又沒有任何理由就辭職。甚至還一天天拿著自己的父母錢在逍遙自在,本來父母供自己上大學就已經花了不少錢了,畢業之後還想著靠父母養活自己,公子義實在是想不通,也實在找不到什麼樣的理由去給這樣的人什麼樣的安慰和鼓勵。

三、難道5天就可以認識一個人,一個企業了嗎?作為一個心胸寬廣的企業管理者,如果員工有自己更好的追求,而自己的公司又無法滿足,這樣的員工鐵定是留不住的,關鍵是5天你就知道你自己就受不了嗎?5天你就知道一個公司的人或許就註定一輩子再也不會見面了嗎?這種任性的資本和驕傲的資本是哪裡來的,難道真的還有放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人生是怎麼回事嗎?不管是作為一個求職者,還是一個公司的管理者,還是作為同事,朋友,你總是想不通。你真想問問自己你遇到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辭職這個命題可以思考一下嗎?

總結:總是有那麼一種人讓你感到生氣和無可奈何,雖然我們不願意好為人師,因為所有人做出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工作多年我們也曾想過放棄,在最困難、最絕望也曾想過了結此生,從此塵歸塵、土歸土以此結束心中的痛,同時我們也知道其實我們終有一天會有那麼一天來到的,於是我們選擇了勇敢面對,結果選擇了堅持下來。

而一個5天的時間就能放棄的人,如果這個問題變成一種放縱和氾濫,我們不得不為這種現象感到悲哀!


作者 l 公子義

來源 l 公子義(ID:gongzi348)


公子義


自社會勞動的主力還是70後,80後的時候,就經常能聽到諸如【浮躁的90後】【垮掉的一代】等等負面評論,等到90後漸漸成為社會勞動的主力,又漸漸開始出現溢美之詞,作為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也替作為90後的自己發一下聲,90後為何一言不合就辭職;

1. 不喜歡墨守成規

90後初參加工作,也遵循的是父輩的一些建議和想法,鐵飯碗,國企,穩定等等,但是這些地方,你未來10年,20年,40年後是什麼樣子,都可以從身邊的長者身上看的出來,於是想要挑戰自己的90後便會選擇辭職,辭掉的是一份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2. 機會增多

90後參加工作的時間,正好是互聯網大肆崛起的風口,區別於傳統的重工廠,互聯網提供了新鮮的知識,和新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不同於70後,80後更多囿於製造業,電子業等穩定的工作職位,這樣工作的更換成本會很大,弄不好可能就是從頭做起,但是互聯網的工作機會是多變的,且學習壁壘並沒有多麼大, 很多事情的邏輯是相同的,運營,產品,營銷,客服等等是環環相扣的,且互相滲透,我可以很容易的從運營轉崗到產品經理,也可以很容易從客服轉向運營;

3.更清晰的自我追求

從一開始工作的初期,很多人會經歷迷茫期,不知道自己適合哪個行業哪類工作,所以一開始會頻繁的試錯,這也正說明了90後會自己未來有更清晰的追求。。。


社會的組織框架在改變,由之前的紡織,電子,船舶等重工業公司,逐漸轉變到現在互聯網輕量化的公司業務架構,也同時在引導年輕人擇業選擇的多元化,在90後尚且沒有很大社會家庭壓力的前期,在眾多機會中進行適當選擇,這絕不是心態浮躁的表現。


小學姐說電影


在這裡口誅筆伐90後的,我相信大部分都是70後和80後,這本身就有問題。一面戴著有色眼鏡、心懷偏見地在明裡暗裡聲討著90後,一面卻又不得不與他們在職場共處,這大概是目前大部分的“90前”們的職場工作現狀。

在90前職場前輩眼裡,90後們不靠譜、沒有責任感、不踏實、玻璃心、喜歡頻繁跳槽、工作不敬業……90後身上的這些負面標籤被安放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雖然他們身上的優點偶爾也會被提及,但因為“暈輪效應”的原因,負面的缺點被過度放大,以致於掩蓋了正面的優點。

在此,我想說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很多時候,90前們會忽略90後特定的成長環境和背景,孤立地去說他們身上的問題,這是有失公允的。就如標題中提到的那樣,90後在職場上一言不合就辭職,是工作要求高了還是心態浮躁?我覺得都不是,我認為90後辭職,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氛圍和工作本身出現了問題。一方面,90前不以發展的思維來看待問題,對90後處處打壓和指責,在這種氛圍下,90後不再像90前那樣選擇隱忍,而是選擇了逃離,這只是應對方式上的差別,我覺得是一種進步;另一方面,如果工作本身不能給90後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他們同樣會選擇辭職,我認為這仍然是一種進步。

二是我們要認識到,當90後成為社會各行各來的主力和中堅時,必將會帶來顛覆性的變革,而大部分人其實是害怕變革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擁抱變化和未來的勇氣和能力,於是乎,對代表未來的90後進行打壓,成為90前抑制和抗拒變化的主要手段,這是很可卑的。我想說的是,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任何人都無法逆轉,只有順應潮流,順勢而為,才能適應當今、成就明天。

回到主題上來,90後在職場一言不合就辭職,其實是對企業現有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合時宜的一種應對行為,也是對企業管理層的一種挑戰,倒逼管理層不得不變革現有的管理方式,去適應職場新生代,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不必過分擔心和排斥,更不要去批判和聲討,因為這是時代的大勢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