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軍迷為FC31簡直操碎了心,總結起來說法大概有三:一是中東某土豪國已經撒錢合作研發了;二是某鐵已經確認合作研發了;三是隨著新航母服役,上艦妥妥的。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可是,這些說法,一個實錘也木有。根據不同的試飛機型,軍迷眼裡的FC31已經從1.0版本升級到3.0版本,每次版本的升級無一例外都伴隨著航發或者機電設備的研發新成果的發佈。

但是,無論軍迷們怎麼分析,怎麼要從公開的照片或者細節中找出FC31的版本升級,併為此定義。最終都回避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會為FC31買單?

這也是在軍迷眼裡為什麼FC31可能的金主不僅有我們自己的海軍,而且還包括近東、中東國家,甚至還包括了東南亞某個跟韓國合作研發五代機一看不成就撕毀協議的國家。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隨著殲20的服役,局勢其實已經很明朗:FC31能夠取得的最大的成功無疑是像F35一樣,作為一款廣受歡迎的隱形戰機推向國際市場。在國內,像F35跟F22在美國形成高低搭配一樣,形成豐富的隱身戰鬥力。

然而,這個成功現在看起來已經遙不可及。

先從自用來說,隱身戰機是用來幹什麼的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踹門。踹誰的門?對方空指啊。難不成隱身就是為了接近一架身價比自己便宜的普通戰鬥機暗戳戳打一發導彈?這種猥瑣的事情大家比雷達就好了,犯不上隱身。

這就要求隱身戰機首先一定要跑得遠,其次踹完人家門以後你還得跑得快。打完就跑,保命要緊。再說對殲20來說,打架這事除非對手是F22,要不就太欺負人了。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可美國人也不傻啊,他們也不會拿F22飛上天狗斗的。最初美軍飛F22的時候連他們自己都害怕:這玩意一上天,你不知道它在哪啊。

只有F22自己知道自己在哪兒,但它不說的話,一個機場裡其他飛機不敢飛也不敢動。因為怕這位老大突然一下冒出來說:“給老子跑道,老子要降落”。

從這個角度說,殲20和F22的活,別說FC31,就是F35,幹起來也不是不吃力的。所以你看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為了保證大家空軍基地能有效運作,不賣給其他國家是有道理的。

再說說艦載,F35C就是標準艦載機麼,FC31為什麼不可以做艦載機?說到這個還是先看看美國國防部《FY2017 LHA-6 SAR》文件裡的一張圖吧: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這是美國號(LHA-6)甲板和機庫泊機方案,圖片內共有22架F-35B。注意,圖片裡的艦載機是F35B,不是F35C。

即便是F35B,保守估計,在內掛2枚1000磅JDAM+2枚AIM-120的情況下,作戰半徑是467海里。換算成公制,約865公里(美國海軍陸戰隊2017年版的《航空兵計劃》)。

跟美國比,好像有點欺負FC31。但是不跟美國比,還能跟誰比?而且不跟美國這樣比,再弄一款剛出生就老了的機型,有意義嗎?

不說F35B的垂直起降,就說不外掛副油箱的情況下,同樣掛載,腿比35B長的現役飛機,有幾個?而且這還是陸戰隊的計劃。

對美國人來說,他們的航母搭載隱形機的作戰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我國現有和即將海試的航母來說,搭載FC31的意義有多大?

航母是看得見的,如果一款隱形飛機因為作戰半徑在航母上不能作為有效進攻手段的話,其存在的意義何在?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當然,我們的後續在建航母在戰略進攻意義上講,配備先進隱形戰機是有巨大價值的。可是到那時我們的六代機應該已經和現在的FC31一樣可以飛了,且不說殲20並不比我們的現役艦載機體格大。

那麼,對FC31來講,剩下的還真就一條路,那就是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發財機”。

像F35那樣,多國出錢美國研發這種市場戰略,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的FC31也可以喊:我現在有最新版本的FC31,客官,有任何需要可以個性化訂製啊。

“成洛馬”來“沈霍伊”,再來談談“發財機”

梟龍BLOCK3的研發,顯示得到夥伴的信任就成功了一半。現在看來,FC31至少不會像F35那樣,出現開頭造了幾百架還不能正常使用這種事。

定位如果找準了,哪有沒有縫隙的市場呢。哭著喊著找客戶那不是買賣,滿足客戶需求才能賺到錢——而且迅速轉身也是本事。

美國國會當初停了洛馬F22生產線不許美國軍方買也不許洛馬往外賣F22,弄得自己的國防部長跟人打架,夠不講理的吧?

想想要是自己遇到這事能不能像洛馬一樣,七手八腳弄得到現在拿F35賺全世界的錢?殲20總師楊偉,困難時自己的飛機試飛都顧不上看,去外面講課掙錢為小夥伴們發獎金,更不容易。

“成洛馬”可不是白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