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孩子的問題,才是大問題!

#成長社答疑# 第四期: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工作太忙不能陪孩子怎麼辦?……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大問題!

孩子的問題,才是大問題!

問題1

問:王老師案例裡講是在幼兒園過生日,國內基本沒有這樣的幼兒園。是不是在家中自己模擬這種方式?

王利芬:首先第一個問題是上一期我關於給孩子過生日的節目,講蒙特梭利幼兒園給孩子過生日的基本流程以及它過生日的原理。

第一個問題是說國內的幼兒園就是基本上沒有這樣過生日的,那是不是在家中可以模擬這種方式?您說的非常好,實際上我之所以把這個流程給分享出來,就是希望大家在家裡能夠把這樣一些簡單的道具做一個複製,然後請一幫小朋友一起給孩子過生日。

在家裡給孩子過生日其實這幾個道具很容易做,比如說用一個蠟燭,然後做太陽,然後用一些小卡片做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一直到十二月,然後再有一個地球儀或者一個球狀的東西當成地球儀,請那麼十個左右的孩子圍成一圈,然後或者是父母一方有一個人像老師一樣,然後做類似那樣的老師的輔導者的角色,然後要準備孩子從0歲到幾歲的這樣一些照片,我覺得0歲到六七歲都可以過這樣的一個生日,然後同時如果是母親主持的話,爸爸的話可以在旁邊補充,爺爺奶奶也可以參加,同時呢有些調皮的小朋友還可以幫著管教管教,不讓亂動等等。

這樣過生日的一個好處是讓您的孩子在過生日的時候,在這個場合裡面成為主人,成為中心,讓他理解,成為中心之後建立自信,然後同時讓他理解一年是個什麼意思,就是說它的時間的刻度是怎麼樣組成的,地球、太陽這樣一個關係是怎樣。同時從0歲到幾歲中間他能懂得什麼,做什麼,然後這個過程是一個家庭親情的一個很好的互動,這個時候又能學習,又能建立他的自信,給他一個非常難忘的過生日的時刻,希望您在家裡組織試試看。

問題2

問:我問個親子問題。小孩四年級,因為功課比較繁重,而小朋友反而總是不專心做,總是邊做邊玩,感覺不夠努力積極,比較拖沓,父母好說歹說,批評獎勵方法都用過。只有家長做在旁邊才會好一些。如何培養小朋友的自覺高效完成作業?

王利芬:第二個問題說小孩做作業的時候,一邊做一邊玩,然後無論用什麼辦法都很難改變。其實很多家庭和孩子的交流不是特別通暢,是因為根上出現了問題,您這孩子四年級一般來說四年級的話現在是10歲,好在您孩子還在12歲長成人之前,成人之前意味著什麼呢?就是說有很多的理念你還可以跟他溝通,他還能聽得進去,還能跟他灌輸,如果灌輸得比較有趣的話,他還能夠聽你的。

那麼這個地方為什麼好說歹說他不會聽呢?其實就是您相關的一些理念沒有跟他用一個比較能接受的方式來講。其實不能在做作業的時候去講,而是要有一個提前量。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來做什麼樣的工作呢?我會觀察三五次,然後呢我會在一些空閒的時候跟你的關係交流得非常融洽的時候,告訴他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說讀一本書的時候,或者上課的時候,這種集中注意力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以及自己一邊玩一邊幹事情中間它的結果該是有多麼大的差距。可以跟他做個PPT來說明,我說的PPT不是那種邏輯關係的PPT,是很形象的PPT,甚至於把這樣的一個集中注意力做好的結果和沒有集中注意力做好,把這兩種結果作為一個你畫在一張紙上,用這種圖案的方式來表達給他一個非常深的印象。

小孩12歲之前圖像記憶、形象記憶能力非常強,比如說,特別集中的學習、做作業做好的結果是一堆蘋果一邊玩一邊聽不用心結果,一堆爛蘋果,你把它視覺化,然後它就慢慢地潛移默化。有一些家長特別不想讓孩子玩,小孩在12歲之前,玩應該是主體,玩是一個能夠保持和延展他創造性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我特別希望您對他的玩要引導要鼓勵,就是說我特別希望你玩,而且我還陪你玩、我還買玩具陪你一起玩,讓他把玩和學習這個東西兩個嚴格區分起來,而且你還鼓勵著他玩,這個時候我相信可能您跟他的交流就好一些。

問題3

問:我現在是工作事業的發展期,有個小孩四歲,很少有時間陪小孩,每次出差我都要找理由,理由用多了,他會不聽,並且不要我出去賺錢,只要我陪他玩。請問王老師:我該怎樣找到一個讓他容易接受的方式?

王利芬:第三個問題也是父母非常常見的,今天父母陪小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原因是就是孩子在12歲之前,我們的父母都處在30多到40多的這樣一個階段,那這樣一個階段基本上都是職場的拼搏期,不可能陪他的時間特別多,因為有時候事業和家庭是真的不能兼顧。

這個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辦法,衛哲就在用這樣一個辦法,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衛哲無論是在百安居,還是在阿里巴巴,他的孩子也都是少年,都在成長期。他實際上會把陪孩子的質量增高,如果不能在時間的長度上增多,那就把他的質量增多。那這個質量怎麼樣增多呢?他一定是非常認真地全神貫注地陪孩子,而不是像今天我看到的陪著孩子一邊看手機,一邊回著郵件,然後這樣來陪著孩子。

陪孩子的過程裡面,可能跟他一起做些小遊戲,跟做一切他特別喜歡的項目,你都跟他伴隨其中。其實12歲之前的孩子特別希望您跟他一起玩,這個是他最最喜歡的,而不是說你到這兒、我來陪著你、你來做作業、你得聽我的話、你得這樣那樣那樣,而是說,他喜歡玩什麼,而你就在其中扮演某一個角色,參與其中。

小孩就是不想讓家長去工作,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其實12歲之前也還是可以講道理的,你要打一些比方,說你看如果我不上班的話,學費誰交呢?還有一些你喜歡的玩具,那誰買呢?這樣的一些道理就是他能夠聽得進的道理,他是能夠接受的。他喜歡的好吃的,你說這些東西是用什麼買的啊?是用錢買的,那錢是怎麼來的?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去掙來的,必須要上班,上班是掙錢的。所以要把道理變得淺顯化。

成長社答疑:我在成長社社員群每週五晚上的固定互動欄目,社員提出自己學習、工作、成長等等方面的疑問,我為大家答疑解惑。

加入方式:訂閱成長社即可入群。

每個問題雖然都是個例,但是卻都有內涵上的共性。所以現將每週互動內容整理成文字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在成長社回答大家的問題,如果我的生活經驗、閱歷和看問題的方法能幫到大家,那就非常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