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本文全網推送,來自杭州博愛醫院一家從事十八年的專科性兒童醫院,請勿轉載,或修改!

大家都知道,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的身材都比較矮小,因此產生了“小日本”之類的蔑稱。而且在古代,中國也稱日本為“倭國”,同樣也是對日本人身高的形容詞。據史料記載:日本國原名倭國、倭奴國,蓋因其國人矮小之故。

公元前的繩文時代到彌生時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都沒有太大起伏,穩定在158cm左右,之後還有上漲趨勢,一度達到了162cm。可是到了江戶時代卻迅速落到歷史最低點。日本考古學家根據從古代墓穴中發掘的人類大腿骨推斷,江戶時期男性平均身高為155cm~158cm,女性只有143~146cm,所以說古代的日本人是真的很矮。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今天這個情況已經出現了變化,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謝亞龍說:“我國40歲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齡人身高平均值高1.2釐米,39歲以下男子則低於日本同齡人0.68釐米,我國中青年男子身高相對日本同齡人已無優勢可言。”

那為何古代日本人的身高如此矮小,到了現代卻開始逐漸趕上來了?

人種:和中國人一樣,日本人屬於蒙古人種(黃色人種)。日本人由好幾個民族融合而來:東北亞通古斯語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少量馬來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印支人等。多毛、矮小都是這類人種的特徵。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飲食習慣:古代日本人身高矮小的另一大原因,就是肉類攝入少,日本人為啥不吃肉?一開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窮。日本作為島國,物資缺乏,自身沒有牛羊馬一類大型牲畜,僅有馴化的一部分野豬作為肉畜。蛋白質來源十分貧瘠。

日本老百姓的蛋白質來源,基本就靠魚,但是古代的漁業技術很落後,無法供應充足的魚肉。

宗教:後來宗教的傳入,也產生了很大影響。說是宗教,其實依然是飲食問題,南北朝時期佛教由中國傳入了日本,並在日本產生深遠影響。佛教經過中國的“魔改”後,吃肉由不推薦變成了罪孽,並且詛咒吃肉的僧侶會下阿鼻地獄。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當時日本的貴族階層,羨慕中國,處處模仿中國。於是天武天皇響應佛教的號召,下令限制日本人吃肉:除了豬肉、鹿肉和兔子肉外都不能吃。

所以日本人的肉食更加捉襟見肘,有本事逮幾條小魚就算美味了。而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更加反人類,他們以吃肉為恥,生活極致寡淡,就吃點米飯,就點鹹魚幹就算一頓飯,一個個身嬌體弱,這樣能長個才是怪事。

說個趣事:美國在一戰前打開了日本過門,面對大炮,德川政府沒有思考太久就屈服了,對美國的要求有求必應。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當時美國軍艦的士兵長途跋涉到達日本,一路上沒吃到什麼好東西,於是想找日本人索要點牛肉吃,沒曾想日本政府果斷拒絕。給的理由是:牛馬為人耕地,勞苦一生,人不能忘恩負義吃它肉。當時美國人也沒想出反駁的話,只是認為日本人有病。

常年累月的缺乏蛋白質,造成了日本人普遍營養不良,發育受影響,身高一直不理想。

日本人的身高逆襲:至於為什麼現在日本人的身高趕上來了,原因十分簡單。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大力鼓勵國民吃肉喝牛奶,瘋狂給國民補充蛋白質,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身高終於到達了亞洲一線水平。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所以說,身高雖然說基因元素佔比很大,但是吃飯的作用可千萬不能忽視。要是一個人從小就營養不良,身高肯定也長不起來。

長高秘籍:現在很多當父母的,都覺得自己孩子身高太矮,整天琢磨怎麼讓孩子再長一點。其實關注一下孩子的營養狀況,真對孩子的身高大有益處。當然這裡不是說只要大魚大肉就好。

除了米飯(碳水化合物),魚肉(脂肪、蛋白質)以外,各種蔬菜、粗糧、水果,都應該適量給孩子吃一點。生活中,我們很輕易地就能發現:偏食的孩子,大多長得比同齡人矮一些。

古代的日本人矮到什麼程度?明治維新後又是怎樣做的?

這裡要說明一下,上面舉的例子,僅針對只比其他人矮一點點的孩子,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身高已經被周圍小朋友甩下大半個腦袋,明顯矮一截了,這時候就要考慮一下,孩子是否患了矮小症。應該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矮小症是一種因為下丘腦,腦垂體功能出現障礙,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造成的疾病,補充營養可治不好。人的身高生長,一般只有二十年左右時間,一旦骨骺線閉合,再怎麼治療也沒有效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