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我在基层做信访|根的意志

古往今来,人们总会赞美花儿的芬芳炫目,赞美叶子的苍翠繁茂,却往往忽视了支持这美好事物的根。因为它深植于大地,就连偶尔露出地表的那部分,给人的感觉也只是沧桑,它的这种特性激起了我们信访工作人员心中强烈的共鸣。

综治办是街道的信访窗口,时常接待形形色色的上访群众,跟他们的接触中,被责怪、侮辱甚至拳脚相加是在所难免的。2017年6月,耿伙村丁香园业主二十余人因为房产证迟迟未能办妥来街道集访。一些村民因为情绪激动,加之有人挑唆起哄,情况一度失控。我们在疏导过程中,脸被抓破,衣服被撕坏,事态发展到最后还有位焦姓村民佯装心脏病突发倒地不起,指责我们打人。我们一边要将伤者送去医院就诊,一边配合警方做好事件笔录,同时还要安抚来访者,避免矛盾激化。尽管心中满是委屈,我们还是当天就将上访材料整理汇报,着手化解工作。通常为了纾解上访群众的不满,我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顾全大局,不给组织添乱抹黑。

有人讲信访是无尽的扯皮,说信访干部捣糨糊,糊上又糊下。这种评价是对信访工作的偏见、误解。我只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遇到的诉求有些并不客观合理,有些社会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但我们秉持习总书记“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理念,孜孜不倦,力图实效。2017年4月中旬,涉军重点人员邹某打通了街道杨雪彬部长的电话,表示自己眼病严重,盐城的医生说可能导致失明,现已挂上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号,一定要赶去复诊。当时正值两会期间,涉军人员进京是很敏感的事情。部长反复权衡,一是为了切实解决邹某眼疾的困难,二是为了积极对接为化解矛盾打好感情基础,毅然做出决定,冒着风险亲自陪邹涛进京就医。前后4天的京城之行,邹某夫妇得到了信访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协和医院的专家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邹涛的眼病不会导致失明,建议保守治疗。夫妇二人心中的顾虑一下被打消了,对部长的信任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另一方面表示回来以后积极配合工作,尽早解决涉访矛盾。经过多方努力,在当年八月,邹某和街道签订了选岗息诉协议。这不正是信访人为了追求实效有担当有作为的最好证明么?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我们信访人也如同这地下纵横遍布的根系,为了黄海之树的茁壮成长,深深扎入人民群众的土壤中。甘为犬马,顾全大局;尽心竭力,勇于奉献;无愧铁律,破土穿石;敢作敢当,力求实效。这便是根的意志!(黄海街道社会管理中心 赵山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