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超寫實主義畫作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菜芽、


謝謝你的提問。最近,冷軍先生的一幅超寫實主義繪畫拍價6000萬元,於是,引起不少人羨慕的眼光。

其實,我們真的無法邁出現實的藩籬,給歷史一個錯誤信號,這很正常 。


寫實主義已經在繪畫史上完成了歷史使命,為了挽救寫實主義,有人在美國開始了“超寫實繪畫”創作。我覺得,我們總是跟在人家的後面跑,你跑得在賣力,還是在別人後面嘛。

冷軍的超寫實主義繪畫作品,穿鏤空毛衣的女子這幅畫,據說畫了一年。

我們可以理解,把毛衣上的鏤空畫出來,卻是非常費功夫,何況是非常寫實的油畫,那就更費勁了。


我們不去議論毛衣鏤空畫出來多難了。寫實繪畫,該畫的,不論多難都要畫,這是你的工作任務。

我們要談的是,超寫實主義繪畫真的沒有意義嗎?

藝術總是有形式的,沒有形式的藝術是不存在的。

所以,超寫實這樣繪畫本身不是什麼多餘,也不是什麼糟粕。

問題是我們用怎樣一種繪畫方法,如果只是為了技法,為了把沒有人願意付出時間的難題畫出來,那就是一個誤導。


繪畫的藝術性永遠是繪畫的最高指標。

繪畫不僅僅是技術。應該把思想和情感記錄得更充分一些,這樣的藝術可能才是藝術真正的價值。

如果只是一堆“物”的存在,那是藝術的悲哀。

據說,冷軍先生的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有人居然以為是照片。

我不知道這是對作品的高度評價還是一種諷刺。

歡迎朋友們留下你的意見。


千千千里馬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畫技法中的工筆畫,在沒有照相技術的古代,工筆畫有著極其逼真的“成像”技術,連選個後宮、立個小妾,也有畫師把美人如實畫下來,我這說法可能不對,但大抵如此。

實際上,中國傳統中有很多優秀藝術,繪畫也不例外,工筆畫何嘗不是超寫實主義嗎?這更能休現中國文人元素,詩、畫、書法三位一體。

而一些怪誕之處就在於,捨棄本土精華,拾撿泊來的“洋藝術”。

超寫實繪畫源於20 世紀60 年代“後現代主義”的波普藝術,全稱為“超級寫實主義繪畫”。超寫實主義又稱超級寫實主義、新現實主義和照相寫實主義,主張藝術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每一處細節都刻畫得完整到位,最大特點就是要大眾化!



一張低相素照片就能解決的問題,藝術家們用筆再還原“場景”,不能說毫無意義,但意義確實不大,這也是這門藝術在西方漸漸式微的一大原因,故而有許多人劍走偏鋒,行為藝術和人休彩繪方能流行,但,這是真的藝術嗎?


非詩


在藝術上,只有讓各種觀念不斷碰撞和融合,才有可能發現新的創作方法,藝術就是在這種方式中不斷向前發展的。

20世紀60年代,攝影技術高度發展,並且形成了一個概念,叫作“攝影超級寫實主義”,宗旨是用鏡頭直接對物象還原和拍攝出來,不加修飾,也不用什麼攝影手段,以展現物象真實狀態和在場感為目的。



超寫實繪畫

這個攝影技術後來被一些畫家加以利用,融合進他們的繪畫創作中,並且把一些本來存在,肉眼卻看不到的細節無限放大,使繪畫比照片還要更細膩,更真實,讓人驚歎於畫家的功底和耐心。

比如,人手臂上的毛細血管,臉上不顯眼的雀斑,皮膚上的紋路,以及水果上的小黑點,在一般照片作品裡,是看不到它們存在的。



超寫實繪畫

但在超寫實繪畫作品裡,這些東西清晰可見,給欣賞者強烈的真實感。實質上,這種感覺是視覺錯覺造成的,是畫家用藝術的手法,刻意製作出來的真實。

這些眼睛所見其實是真實存在的本相,只因為眼睛無法捕捉到它們,繼而在觀者意識中,覺得它們不存在。

可以說,超寫實是捕捉真實之外的真實,用細節真實打動人。



超寫實繪畫

對我本人來講,我並不欣賞超寫實繪畫。這些畫對於攝影技術高超的人來說,用照相機完全能拍出來,並且能批量生產。

像國內油畫家羅中立在上世紀80年代玩超寫實,並留下了代表作《父親》等,現在他基本不玩了,認為這種畫法過時了,藝術性偏低。目前,冷軍仍然熱衷於超寫實畫法。





超寫實繪畫羅中立《父親》

他的一幅超寫實繪畫往往需要畫幾個月到幾年時間,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

以我的理解,超寫實繪畫如同手工作業,技術含量低,它只是展現一個畫家的匠人精神,對繪畫革新的意義並不大。

我們西安2014年夏天曾在南郊一個美術館舉辦了一場超寫實油畫作品展,很多觀者看到超寫實繪畫作品,還以為是照片,承辦方和講解員不厭其煩給解說後,還有部分觀者仍然懷疑。



超寫實繪畫

繪畫喧賓奪主,幹了攝影的事,也是我不欣賞超寫實繪畫的原因之一。

隨著人們對繪畫對藝術的深入理解,超寫實繪畫由於太像,真實得有些刻板,因此,它早晚會退出生活。

但作為一個繪畫新方式,超寫實對繪畫手法注入了新意,充實了繪畫圖式,這個意義不能抹殺。


鴻鵠迎罡


超寫實主義繪畫也稱超級寫實主義繪畫,是20世紀六七年代以來興起的一種繪畫藝術流派。其顯著特徵,簡單地說就是繪畫的方式創造出比攝影照片還清晰、還真實的視覺作品。

超寫實主義畫作,常常被誤認為是攝影作品或印刷品。因此,許多人質疑超寫實主義的價值甚至存在的意義。其實,超寫實主義產生的內在原因有:

一是對現代主義繪畫那種誇張、變形、簡約、晦澀、深奧創作風格的不滿、挑戰和反叛。

二是技術主義在繪畫領域的集中反映,我們在追求視頻高清、照片像素以滿足自己視覺體驗的時代,畫家用畫筆也創造了一個不遜於器材技術進步的視覺表達。

三是超寫實主義代表了極致主義的思想傾向,通過強調極致的技巧、極致的細節、極致的真實,來表達一種絕對理性、客觀還原客觀世界的哲學主張。

以上原因也正超寫實主義存在價值和意義。


儒客非儒客


超寫實主義又叫高度寫實主義,它是雕塑和繪畫的一個流派,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是一種高度還原事物原貌的繪畫藝術,因為它是照相寫實主義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平時看到一幅畫你以為是照片,但它是人畫出來的,這就是超寫實主義,這也超寫實主義最大的特點。 這種畫作功力無疑是深厚的,不然是畫不出來的,這種畫往往讓人驚歎,但是這種超寫實又是人們所詬病的原因,因為一種東西或者事物,再好,總有人出來批評。

就像書法一樣,例如館閣體,寫得好不好?固然是好,必然是有極其深厚的功力的,但是就有人批評說匠氣,匠氣太重。這種超寫實也是這樣。有人認為是匠氣。



在中國,超寫實代表人物應該是冷軍了,據說他一年造成一副畫作,人物身上所穿的衣服絨線都能看到,讓人看了就覺得很有觸感,這是高水平的了。


另外還有人們熟悉的羅中立的《父親》。

對超寫實主義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謝謝關注!


存希齋書法


判斷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否有意義,我覺得有兩個標準:一,它是否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藝術表現力,文化內涵怎樣?

超寫實繪畫只是一種表現形式,本身沒有對錯,關鍵要看看它表現的內容是什麼,如果把一坨屎畫得栩栩如生、冒著熱氣,有什麼意義?

同樣是超寫實作品,羅中立的《父親》表達了畫家濃厚的情感,給人以震撼的力量,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堪稱傳世經典。而冷軍的肖像畫則基本沒有什麼內涵,只是個高清的人像,一點表情都沒有。羅中立的《父親》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而冷軍的畫永遠進不了美術館。

羅中立是藝術家,冷軍只是個畫匠。



其二,它是否被市場承認?說白了就是有沒有人買。錢是決定藝術品價值的不二標準,你畫的再好,沒人買也沒用。你畫的是垃圾,但是就是有人喜歡、有人追捧,它也是藝術品。冷軍的畫不管你喜不喜歡,有人花六千萬買就是被市場承認了。

而真正的藝術品是無價的,中國美術館收藏羅中立的《父親》只給了他400塊錢,但是現在你花一億也買不到,它已經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財富,不能被個人佔有。


超寫實繪畫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對畫家的功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時間成本,動輒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一般人很難做到,這大概也是它存在的價值。

冷軍的技法堪稱世界一流,如果能賦予作品多一些內涵就更完美了。

大師和匠人之間隔著一條看不見的鴻溝,有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跨越。


十七年蟬24


意義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早在本雅明的年代,早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藝術就已經感受到了來自科技的威脅,而那時候攝影術只是剛剛進入大眾的視野中沒多久。本雅明認為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缺少了靈韻,缺少了讓詮釋表象的藝術作品有靈氣的關鍵,如果本老爺子料想到近兩個世紀以後會有藝術家專門從事複製照片以求取得照片級寫實的工作,那他會做什麼想法呢?

也許那個年代的批評家們早早地料想到了寫實繪畫的沒落甚至消亡,但他們也許無法體會到現如今機器對人的異化程度以及知識分享的新方式帶來的變化。

對於個人而言,“超寫實繪畫”的大行其道(並沒有消亡甚至吸引了更多的藝術家做類似的創作)是一個當代隱喻。首先,隨著知識分享方式因為社交網絡而天翻地覆,更多的人能接觸到寫實繪畫,而照片級的寫實繪畫往往能給繪畫愛好者帶來強大的衝擊力。這背後說明第一,我們已經承認機器在某方面的能力已經遠遠甩過了人類,而第二則是,對技術的崇拜。寫實繪畫從現代社會的角度而言,也是一門技術——通過三五年的業餘訓練,勤奮或有天賦的愛好者都能做到相當的寫實程度。換句話說,在寫實能力上,人類早就放棄了跟機器的比較,只是不斷在突破人類自己的寫實技巧而已。

一些繪畫愛好者可能對這樣的視頻截圖不陌生,這樣的寫實能力,只要肯練習,是任何人都能夠達到的。但即便在互聯網分享機制的“炫耀”心態的對比下,我們也許能夠感覺到,寫實繪畫這項技能除了在特定的領域中(如應用藝術行業,遊戲動漫設計等行業和專業領域),或自我複製(教他人繪畫)以外,無法產生實際價值。

對某項技術掌握到了殿堂級別,都可能產生大眾所謂的藝術價值,我們時常會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而寫實的職業畫家們則需要能將這項技能應用到普遍繪畫愛好者所難以企及的地步,我們經常提到的中國畫家冷軍可以說是這裡面的代表人物。一些國外畫家的作品:

我們說回意義。

之所以在開篇說明意義是相對的,便是為了減少分歧。相對於傳統繪畫發展到當代藝術的脈絡,超寫實繪畫除了部分市場和學術“需求”後,在創造力方面看上去似乎是薄弱的,雖然說對於形式的重複或者說重複本身是一個重要的當代藝術概念,但超寫實背後往往似乎少了一些哲學家們希望挖掘的深度。(當然可以討論諸如表象世界,表徵系統,擬像等概念的當代呈現)

但相對的,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大眾對於藝術形式的接受則有更多的變化,即便是寫實繪畫某一天被學術上宣告死亡(雖然看上去已經有很多次了),寫實技術作為新“生命體”也會在別的社會層面自我複製下去,不僅因為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如此崇尚技術的時代,也因為通過這項將我們看到的世界平面化的技術,我們度過了很長一段美好的歷史,也許只為了回溯一種觀看方式,寫實便會一直存在。


透明流動虛無


每一種藝術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少人對超寫實主義的詬病就是:和照片的區別在哪裡?

超級寫實主義 Hyperrealism首先,任何繪畫都是繪畫技術的體現,超寫實主義更是如此。其次,任何繪畫都是創作,哪怕是畫得再準確也不僅僅是對物體的複製,即便攝影也是帶有拍攝者個人印記和情緒的。而超寫實主義是通過精細的描繪來創造肉眼能體會或者細微到一般人不能察覺的畫面和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