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道里區:較真碰硬轉作風 優化服務提效能

剛剛閉幕的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提出整頓作風優化環境是哈爾濱全面振興發展突破口。“標準越來越高,尺度越來越嚴,充分彰顯了市委推進整頓作風優化環境向縱深發展、堅持不懈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道里區委書記馮延平表示,道里區要堅持問題導向,下狠茬、動真格、敢碰硬,拿出“入木三分”的狠勁強化問責,進一步擴充行政審批窗口的功能,提升行政效能,紮實推進整頓作風優化環境向縱深發展,不達目的不收兵。

大項目落地辦手續僅用半小時

“黑龍江分公司是我們四川航空公司在全國設定的第三家分公司,辦理落戶卻是最便捷的,整個手續辦結只用了半個小時,充分體現了道里區過硬的幹部作風和一流的營商環境。”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總經理杜文光感慨道。

今年5月初,該航空公司準備在黑龍江設立分公司,企業落戶在道里區。在辦理落戶手續前,公司員工通過道里區企業業務諮詢電話多次溝通,確認手續基本齊備。5月25日11時,公司一行人一下飛機就趕到了區行政服務大廳,通過綠色通道、經歷了容缺受理、享受了延時服務,僅用30分鐘就辦理完成登記註冊手續,當場領取了道里區市場監管局頒發的營業執照。

找準病灶聚焦問題發力

道里區按照省、市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會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轉作風、提效率、優環境、促發展”這一主題,聚焦各單位各部門三個方面十類作風問題出重拳。為壓實落靠責任,全區大力推行“一把手”走流程制度,全區131名領導幹部對1893項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了流程體驗,審批要件減少108個、審批環節減少37個、審批時限減少1068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大力推進“流程再造”,創新營商“加減乘除”工作法,對服務做加法、對審批做減法、對改革做乘法、對干擾做除法。目前,59項審批項目實現立等立取,單件平均辦理時限由19.04個工作日縮短為6.19個工作日;以承接好市委、市政府強區放權首批下放的76項事權為契機,建立經濟數據監測系統,成立區數管中心,編制清單使1893項行政權力一目瞭然;為強化督查問責,道里區積極營造高壓態勢,成立20個行業專項督查組,8個暗訪組,深入查找存在問題。設立“營商環境110”舉報電話、網站及郵箱,印發公告專門受理解決企業和群眾投訴。截至目前,反覆循環式暗訪了537家單位,通報各類問題39件,運用執紀第一形態處理34人,組織調整5人,黨紀政紀處分8人,正在立案審查8人。作風整頓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強化問責提高行政效能

道里區委書記馮延平說,對標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道里區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去年查處的行政審批有償服務、瘋狂大貨車“保護傘”事件中,還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道里區要拿出“入木三分”的狠勁,對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涉事部門單位一把手先行免職,再行問責,分管區領導在常委會作檢討,檢討上報市委組織部,倒逼責任落實。

以“便民便企,提速增效”為目標,道里區將進一步擴充行政審批窗口功能,區行政服務中心異地選址,辦公面積是原來的1.5倍。同時,結合機構體制改革,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區企業服務局合署辦公,企業服務局將對涉企、涉項目的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質量水平進行跟蹤和考評,加大對政府職能落實的監督力度;出臺《道里區“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方案》,達到“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最大幅度降低“最多跑一次”的附加條件,推出“容缺或容漏”機制,方便群眾辦事。同時,借鑑深圳福田模式,設置綜合窗口,打造“前臺綜合辦理,後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發證”的模式,並探索向街道延伸,力爭實現全區“只開一扇窗”無差別服務,真正解決群眾“天大小事”;進一步加強智慧城區建設,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對政務服務網註冊等環節進一步簡化,堅持網上審批,打通各部門數據和信息“孤島”,力爭網上辦理事項數量每月遞增10%以上,最終實現“最多跑一次”直到“不見面審批”,提升行政效能,使群眾切身感受到網上辦事的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