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據說!中國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被青藏高原“承包”了!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早在2013年,有媒體報道就指出,青藏高原產的“三文魚”,就是虹鱒。

虹鱒如果生吃,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高……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淡水“三文魚”——寄生蟲的重災區

三文魚的叫法,是英文Salmon音譯過來的,學名叫

大西洋鮭。最正宗的三文魚,來自挪威,所以它常用的商用名還有:挪威三文魚。

挪威深海區域的水溫較低,三文魚進食少,脂肪消耗多,生長得很慢。 這也使得挪威三文魚體脂含量低,是做生魚片的上選。

而色澤和紋理與三文魚相似的虹鱒,其實也屬於鮭魚,跟正宗的三文魚算是遠房親戚。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虹鱒成熟之後,體側會有一條像彩虹的紋路;特別是在生殖期的時候,那個紋路的顏色會非常豔麗,虹鱒由此得名。

虹鱒屬於淡水魚,體內會有各種寄生蟲,比如常見的肝吸蟲、肺吸蟲等,生吃的話,容易使人體感染,引發肝肺以及呼吸道疾病。


三文魚會攜帶寄生蟲嗎?

中華醫學會寄生蟲病診治學組組長、浙江省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黃建榮教授認為,如果三文魚攜帶寄生蟲,其傳染的主要為異尖線蟲病,如果養殖水域受到汙染,感染幾率會增加。

異尖線蟲是一種屬於線蟲的寄生蟲,通體白色,一端略顯暗沉,其生命的循環透過魚類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來完成。如果誤食含有幼蟲、未經煮熟的魚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出現劇烈的腹痛或過敏等反應

生魚片到底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從口入”不能馬虎!

如果是正規途徑購買的三文魚,經過檢驗檢疫嚴格把關的,一般都經過冷凍處理,這些寄生蟲對溫度比較敏感,在低溫下可以被殺死。”同時,黃建榮教授表示,這種寄生蟲病主要在魚類之間感染,人體感染的幾率相對不高,因此大家在謹慎選擇的前提下,不必過度恐慌。


食源性寄生蟲病有哪些?

在流行病學上,把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蟲的食物(指食物本身含感染期寄生蟲)而感染的寄生蟲病,稱為食物源性寄生蟲病。

1、肉源性寄生蟲病,生食或半生食動物肉而感染的寄生蟲病,如曼氏迭宮絛蟲病、旋毛蟲病、豬帶絛蟲病、牛帶絛蟲病、人肉孢子蟲病、豬人肉孢子蟲病和弓形蟲病等;

2、魚源性寄生蟲病,生食或半生食魚而感染的寄生蟲病,如華支睪吸蟲病、異形吸蟲病、棘顎口線蟲病、貓後睪吸蟲病、麝貓後睪吸蟲病、闊節裂頭絛蟲病、異尖線蟲病、腎膨結線蟲病等;

3、淡水甲殼動物源性寄生蟲病,生食或半生食魚溪蟹、石蟹、中華絨蟄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蟲病,如並殖吸蟲病、日本杯尾吸蟲病、新繁睪吸蟲病等;

4、貝類源性寄生蟲病,生食或半生食螺類而感染的寄生蟲病。如廣州管圓線蟲病和擬裸莖吸蟲病;

5、植物源性寄生蟲病,生食或半生食附著了寄生蟲感染期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蟲病,如布氏薑片蟲病、肝片吸蟲病和嗜眼吸蟲病等。


如何遠離食源性寄生蟲?

黃建榮教授表示,食源性寄生蟲既然是從食物中來,防範的關鍵自然是管住嘴,防止病從口入。要遵循兩大原則:一冷一熱。

一冷

生食海鮮需要謹慎,確保其經過低溫冷凍處理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冷凍15個小時,或零下20℃冷凍7天后才能食用;歐盟的標準則是在零下20℃冷凍超過24小時;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規定,在選購原材料時,將魚類冷藏於零下20℃24小時,一般能殺死魚類中的寄生蟲。如果未經過冷凍處理,堅決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現撈的

一熱

食物必須在煮熟、煮透後方可食用

“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豬、牛、羊、雞、鴨、兔等肉類也要提防,並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潔的生菜等。”黃建榮教授強調。

此外,還應提高自我防病意識,摒棄不良衛生和飲食習慣,比如不吃野生動物,食物加工時將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開等。


內容結合自:生活與健康報、家庭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