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据说!中国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都被青藏高原“承包”了!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早在2013年,有媒体报道就指出,青藏高原产的“三文鱼”,就是虹鳟。

虹鳟如果生吃,感染寄生虫的风险高……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淡水“三文鱼”——寄生虫的重灾区

三文鱼的叫法,是英文Salmon音译过来的,学名叫

大西洋鲑。最正宗的三文鱼,来自挪威,所以它常用的商用名还有:挪威三文鱼。

挪威深海区域的水温较低,三文鱼进食少,脂肪消耗多,生长得很慢。 这也使得挪威三文鱼体脂含量低,是做生鱼片的上选。

而色泽和纹理与三文鱼相似的虹鳟,其实也属于鲑鱼,跟正宗的三文鱼算是远房亲戚。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虹鳟成熟之后,体侧会有一条像彩虹的纹路;特别是在生殖期的时候,那个纹路的颜色会非常艳丽,虹鳟由此得名。

虹鳟属于淡水鱼,体内会有各种寄生虫,比如常见的肝吸虫、肺吸虫等,生吃的话,容易使人体感染,引发肝肺以及呼吸道疾病。


三文鱼会携带寄生虫吗?

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诊治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黄建荣教授认为,如果三文鱼携带寄生虫,其传染的主要为异尖线虫病,如果养殖水域受到污染,感染几率会增加。

异尖线虫是一种属于线虫的寄生虫,通体白色,一端略显暗沉,其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如果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

生鱼片到底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病从口入”不能马虎!

如果是正规途径购买的三文鱼,经过检验检疫严格把关的,一般都经过冷冻处理,这些寄生虫对温度比较敏感,在低温下可以被杀死。”同时,黄建荣教授表示,这种寄生虫病主要在鱼类之间感染,人体感染的几率相对不高,因此大家在谨慎选择的前提下,不必过度恐慌。


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

在流行病学上,把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指食物本身含感染期寄生虫)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1、肉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曼氏迭宫绦虫病、旋毛虫病、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人肉孢子虫病、猪人肉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等;

2、鱼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猫后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异尖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病等;

3、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石蟹、中华绒蛰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等;

4、贝类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螺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和拟裸茎吸虫病;

5、植物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附着了寄生虫感染期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如布氏姜片虫病、肝片吸虫病和嗜眼吸虫病等。


如何远离食源性寄生虫?

黄建荣教授表示,食源性寄生虫既然是从食物中来,防范的关键自然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冷一热。

一冷

生食海鲜需要谨慎,确保其经过低温冷冻处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规定,在选购原材料时,将鱼类冷藏于零下20℃24小时,一般能杀死鱼类中的寄生虫。如果未经过冷冻处理,坚决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现捞的

一热

食物必须在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也要提防,并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等。”黄建荣教授强调。

此外,还应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摒弃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比如不吃野生动物,食物加工时将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开等。


内容结合自:生活与健康报、家庭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