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個糖廠欠了農民甘庶款好幾年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手機用戶51938770466


說來說去都是淚,最苦的還是蔗農。

關於糖料蔗產業,本來農民種蔗賣給糖廠,糖廠榨糖後將糖產品賣出去,再將蔗款付給農民,初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問題不少,最不著數、最無奈的還是最低層種蔗的農民。

有糖廠欠了農民甘蔗款好幾年了,問我有什麼看法之前,我想向有關專家先提三個問題:

第一,糖廠分區域管轄蔗區的辦法,是否是一種計劃經濟行為?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糖料蔗生產基礎,已經連續20多年蔗面積和蔗糖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產業規模約佔全國60%左右。目前,廣西的糖料蔗面積約在1150萬畝左右。

據我所知,廣西也好,雲南也好,糖料蔗的種植與砍收,都是按照糖廠的分佈來劃分區域的。每一個糖廠都有自己管轄的蔗區,也都只能收購轄區內出產的蔗。

農民種蔗要依賴糖廠而生存,糖廠榨糖需要足夠的原料蔗供應才能維持。在市場經濟的時代下,這樣的產業生產,是否留仍有一種十分明顯的計劃經濟?

第二,農民種蔗只能賣給轄區糖廠,究竟是產業保護還是壟斷?

甘蔗榨糖業,是一個週期性、間歇性明顯的產業。一般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5月,是有計劃安排砍蔗收蔗榨蔗的榨季。這個時段,糖廠才是正常運轉的,其他時間都是停產維護機器,糖廠工人只能部分放假。

因此,糖料蔗的生產及榨糖工業,一般都以榨季、跨年度來計算。為了保證糖廠在榨季裡能夠持續有原料供應,糖廠將會對蔗區內的甘蔗有計劃地安排砍運。

每年甘蔗收穫季,農民只能等,等糖廠安排出票才能砍蔗,才能申請車輛拉蔗進廠。農民的甘蔗雖然是自己種出來的,但也不能隨意賣給別的糖廠。據說是因為糖廠平時也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或是防病防蟲等投入在蔗區裡了。

有的糖廠原料不夠,只能私底下抬高收購價,夜間偷偷地讓農民拉出來賣。賣自己的甘蔗還要偷偷的來,你說這怎麼解釋?

如果運氣不好,被糖廠安排你在除夕前後砍蔗,真的是砍也不是,不砍也不是,這個時候請人砍蔗最難請,工錢也最貴。

第三,糖廠作為企業必須要面對的市場風險,蔗農是否要賣單?

其實,按照政府的文件與說法,由於國外的糖料蔗生產成本低,進口到中國的到岸價比中國的糖價低出許多,為了保證中國的食糖安全,現在的糖料蔗一般都採取保護價的辦法收購原料蔗。

比如2018/2019榨季,廣西普通品種糖料蔗每噸價格全部統一為490元,如果畝產5噸左右,每畝不到2500元的總收入,除去成本,加上要耗費一年時間,效益是比較低的。

最要命的是,如果市場不太好,糖廠榨出糖後,只能將糖囤起來等市場。有時一等就是一兩年,這蔗款就沒有辦法完全兌現給農民了。這原來是企業承擔的市場風險,變成了農民賣單了!

一般年初收蔗,年底前付蔗款是正常的。但也有的農民反映說幾年甚至成十年都沒有拿到蔗款,不知是不是真的。如果效益這麼低,還要拖這麼久才能拿到蔗款,農民還願意種嗎?

如此一來,關於糖料蔗產業的發展前途,就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一旦農民找到了替代作物,能賺更多錢的作物,將會毫不猶豫地挖掉甘蔗改種,這蔗糖產業何去何從?

以上是桂農通個人觀點,更多農業問題分析請關注“桂農通”,謝謝您的閱讀與支持!


桂農通


糖廠欠蔗農的錢,好象是天經地義。在我們廣西祟左大新雷平糖廠,有的蔗農種植了 ̄種紅皮蔗,因為這種蔗生長快,宿根性特好,但糖份偏低,今年剛開榨時糖廠出的價錢是每噸390元,開榨了十多天又減了100元,後來,有一個村屯蔗農上縣政府告狀,政府發令,又給390元,而且高糖份的原料蔗是每噸520元,兩者價格相差甚遠,今年,砍蔗人工又貴,包噸是每噸120至130元左右。大都是越南人,砍完後馬上付錢的,大多數的農戶工錢都沒有,東借西措,甘蔗入廠一個月了,糖廠都還沒兌現付款,現在的蔗農生活都成問題,再過二十多天,就是春節了,如果糖廠再不付錢的話,別說大魚大肉,買米的錢都成向題了,望政府向糖廠施壓吧!


南國一哥


因為家鄉是湛江的,挨著廣西,知道廣西的蔗農和糖廠都很多。我也有幾個種甘蔗的親戚,確實,近幾年,糖廠的效應不好,越來越多的糖廠倒閉,欠了很多蔗農的辛苦錢,農民都是老實本分的,識字辯文的不多,大多數都選擇忍讓著,易被打發。想想都很傷感。正因為這樣,國家將農民列為弱勢群體。特別是這兩年,出臺了很多的保護農民的利益的法律法規,嚴懲各種老賴。但是,對於有些信息不通或者信息落後的農村來說,並不知道這些的政策,所以無法選擇走法律途徑。到最後,人走廠空,只有落得白忙活幾年。所以個人認為,種植某一經濟作物時,考慮長遠些,多瞭解市場的走勢,別盲目跟風種植,我記得有幾年老家就是跟風種香蕉,供大於求,最後血本無歸;即時瞭解各項的補貼政策,多途徑瞭解信息的對接;遇到欠錢的老賴,不要一拖再拖,應即時走法律途徑,因為現在的司法體制還是很健全的,這樣可以儘快減少損失;對於小金額的,可以聯合集體起訴。個人見解,不是很全面哈,不喜勿噴!!!



雲音禪意空間


有個糖廠欠了農村甘蔗款好幾年了,咁都得?!!這個問題反映了甘蔗種植、庶農處於弱勢地,不利於產業健康發展。

第一,糖廠欠款,甘蔗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糖廠缺少加工原料,糖廠之間爭購甘蔗,價格上漲。為了爭奪加工原料,有的地方出現設卡阻止甘蔗外調的現象。但問題來了,設卡阻止甘蔗外調,保證了庶區糖廠的原料,但誰保證庶農的利益?這是一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個設卡堵就得了。

第二,甘蔗種植面積增加,供大於求,糖廠壓價收購,甘蔗價格下降。同時,由於種植甘蔗的農資價格、化肥和人工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加上糖廠欠款,種蔗收入不保證,勢必導致農民棄甘蔗改種其他農作物。有一句話叫“惹不起我還躲不起?”乾脆不種了。庶農不種甘蔗改種其他農作物不要緊,損失不大,甚至其他農作物效益更好。但糖廠就不一樣了,建一糖廠三幾十萬能辦成?所以,欠款欠的不只是一點點小錢,而是欠一個信用,失去發展的最基本支撐。

第三,要避免糖廠欠款,糖廠間爭購甘蔗,又要防止甘蔗價格下跌、群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實行訂單農業,糖廠與農民簽訂收購合同,農民按糖廠的訂單進行生產,價格不低於約定水平。此外,有合同仲未得,還得有強制執行的約束力。早些年甘蔗白條是個教訓,一紙合同未必能保證庶農的利益。

甘蔗是不可缺少的農作物,不能因為甘蔗滯銷、價格下降讓農民很受傷,也不要出現因為種植面積減少而導致這個產業萎縮。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看法。歡迎交流、討論、點贊!更多交流請關注【三農通訊員】。


遇見廣西


這個是真、我家的甘蔗在16年拉去某糖廠然後說過幾天發,都過了好幾年都不見分錢到手,農民很辛苦現在我們這邊機械設備還少,什麼都是經過自己的雙手,到頭來白白給某老闆打白工,哎



168智哥


現在中國的糖業市場非常慘烈,一斤白糖的價格賣到2.95元!可一斤瓶裝礦泉已經賣到3元了!不僅蔗糖企業難做,農民更加可憐!農民400元一噸賣給糖廠,糖廠做出白糖賣590元一噸,你讓我說啥好呢?能賺錢嗎?按如此的市場行情,糖廠還能走多遠?難啊!希望政府把農民的產業放在心上,讓民生實體企業能保命。糖業如此困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國際貿易競爭激烈,讓依然處於手工耕種的種蔗農民處於劣勢!再加上東南亞的糖類出口國家相對貧困,物價水平相對低廉,如越南、緬甸等國家。要改變蔗糖的困難得從機械化種植和加強合理進口管理,以保證國家民生實體企業的健康發展。


途居生活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對於農民朋友來說,賒賬現象特別多,吃飯賒賬,看病賒賬,因為都是鄰居或同村或熟識,所以,即使老闆不想這樣,為了生意,也只能同意賒賬了。

那麼碰到自己被賒賬怎麼辦?首先,賒賬事宜需具有合法性,本題中屬合法買賣行為;其次,要有見證人或買賣合同,欠款證明(借條)等,以此證明欠債的事實(這個很重要,沒有證據,即使有欠款事實,到法庭上如果對方不承認,也沒有辦法讓對方還債,因此,農民朋友借給別人錢的話,最好讓別人給打個借條,如果有擔保人更好),最後,有了合法借條等證據,也要在還款日去要賬,如果對方沒給,讓其在借條上再次註明還款日期,未還款數,利息等(這個也很重要,有效的借條是:在還款日期內,或超出還款日兩年內,這兩年內一定要再次有要賬行為,並有證明,也就是在借條上變更還款日期)

如果有借款事實,證據充分,且對方超出還款日,即可去仲裁機構或法院,行使正當權益了。

近兩年國家對老賴的打擊力度很嚴格,因此廣大農民朋友不要擔心自己人微言輕,無法保護自己正當權益的。


生態農場養殖達人


我們蒼梧縣糖廠倒閉二十年了,欠下蔗農的血汗錢也二十年了,就那不了了之,現在想起來還心痛。糖廠都是騙子,別種蔗了,坐著還好


十二286126570


國內多年來糖企製造成本高,糖價和成本成虧損狀態,蔗農收入甘蔗價和工價市場各種物價嚴重不對稱打擊蔗農種植信心,覺得划不來種,行成種種惡性循環。國外多年來新建糖廠猛增,而用工工價和原料成本只有國內的一半,產品質量大概也不及國內卡的嚴,每年還有不知量的走私糖進入,所以國內糖企糖價堪憂,不知以後何去何從。


夕陽下苦行僧


首先,把糖業當做一個產業鏈來運作。原料錢都不能給,政府要給適當的金融支持。其次,糖業帶動了肥料,農藥,農機,燃油的消費與發展。再次,糖業關係到上千萬人的勞動就業事情。最後,不要因為節省政府的負擔,就把什麼都推給市場,那將是撿了西瓜丟了芝麻。最最重要的一點,關乎上千萬人的產業,要是倒閉動亂,有可能引發一場社會政治的生活的嚴重危機。市場也好,計劃也好,大多數人能接受就是好東西。別拿膚淺的西方經濟學說事,那個已經讓西方陷入衰退的東西。捧西方經濟學的臭襪子解決中國的複雜問題,最後只會導致產業危機,實體倒閉,諾,現在已經很多實體倒閉了。美國歐盟都不允許買華為手機,華為設備,吹噓市場經濟不是時髦而是愚蠢無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