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抛开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不说,中国人对日本其实还是抱有非常美好的情感。

除了消费日本的动漫、化妆品和家电,这些年跑去日本旅游度假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几乎所有去过日本的人,都忍不住感叹日本社会处处可见的井然有序和日本人的良好教养。

最近看到的一个视频,也许能解答你关于日本社会秩序感的种种疑惑,小编就选取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8岁的雨音薰是埼玉县的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视频就是以她和她的班级同学作为主人公,拍摄主题是学校午餐。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和大部分的日本小孩一样,每天早晨,雨音薰都会背上整理好的书包,由妈妈送出家门。书包里的一个小布袋,装着当天的午餐用具标配:

干净的午餐垫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筷子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牙刷和口杯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有擦嘴用的手帕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雨音薰所在小学总共有682名学生,和30多位老师,所以每天五名食堂工人要准备720份午餐,从零开始,所有工作要在三小时内完成。

食堂当天的菜谱非常简约:炸鱼蘸梨酱、土豆泥、蔬菜汤,还有现成的面包和牛奶。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值得一提的是,土豆泥是用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农场收获的土豆制作的。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所有食物准备完毕后,食堂工作人员会将食物分别装盘,然后送进餐车室:在这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餐车。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上午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雨音薰的教室就忙碌起来。

学校里没有餐厅,日本人善用空间的智慧在这时候就可见一斑了。

教室里,每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凑成一张大餐桌,既方便用餐,也能让孩子们吃饭时聊聊天互相social。

每张课桌上都能看到和雨音薰一样的午餐标配,五颜六色的桌布让人忍俊不禁。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接下来是雨音薰的主场时间。她是今天的午餐值日生,负责班上的取餐和发餐。

穿上罩衫戴好口罩后,雨音薰和其他值日生要接受例行的健康检查和消毒清洁。虽然只是简单的发餐工作,孩子们却没有丝毫的怠慢,对同伴的健康情况一项一项进行仔细筛查。国外人常常称赞日本人做事的严谨态度,而这种态度虽不是根植于基因,却实实在在从小就开始灌输。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老师去取餐,在餐车室,导演拍到了一个感人的小细节。

老师:“一二三!”

同学:“我们是五年级二班,谢谢为我们准备美味的食物!”

食堂工人:“不客气!”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孩子们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对话看似像无用的客套,但却是最好的感恩教育。感恩食堂工人制作了午餐,感恩值日生为自己发餐,甚至感恩自己能吃到好吃的食物。

微博上曾经热炒过一则新闻,一所学校将数百名学生和家长集合在一起,进行“感恩教育”,要求学生们当众为父母洗脚,并对众人进行洗脑式宣讲。

虽然无法断言这种简单粗暴的强硬灌输式感恩教育最后会有什么效果,但相比之下,像雨音薰的老师那样,让孩子们在日常的每一个小环节,了解别人的付出,学会感恩,效果会不会更好?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用餐期间的所有工作全部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从发餐配餐,到食物统计,乃至说明食物的出处,每一个动作都是满满的仪式感。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土豆是高年级学生种的,梨是产自当地农场,”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外婆对着厨房的每一样食材如数家珍:鱼是从东家买的,他们家的鱼最好吃,菠菜是西家种的,没打农药。原本简单的食物瞬间被赋予了不可言说的魅力—饭好吃,是因为一顿饭能吃出真诚的心意。

更重要的是,这份心意还要传递下去。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老师告诉同学,明年三月,他们也要种土豆,等到七月他们毕业后,土豆就会像今天这样呈上低年级学弟学妹的餐桌。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围桌而坐,没有任何的隔阂和局促。食物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老师,也要讲究用餐礼仪。老师因为用勺子而遭到嘲笑,被敦促改正,表现出的一丝羞赧,十分可爱。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食物是不允许被浪费的,当然也不会被浪费。

发餐后还剩下两盒牛奶和两块炸鱼,想吃的人入局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就可以享用标准配餐之外的福利。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一顿午餐开始。

一顿饭下来,唯一产生的垃圾是几十个空奶盒。牛奶值日生会将拆开的牛奶盒浸泡清洗然后晾干,次日纸盒将被送往指定的回收点。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早就闻名遐迩,就在今年世界杯赛场上,日本球迷赛后在观众席集体捡垃圾的暖心举动就让人赞叹不已,但这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走在日本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垃圾箱。市民早就默认了外出产生的垃圾要随身携带,等到回家再分类处理。在日本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就是倒垃圾,比如周一周三倒可燃垃圾,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周五倒可回收垃圾等等,所有垃圾收集按照规定时间严格执行。不仅保证了环境的清洁和资源最大化的回收利用,也能鼓励市民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午饭后是清理工作,每人都要参与进来,教室,走廊,楼梯,体育馆…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但同时又要与他人分工协作,打扫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对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导演最后对视频中的孩子们不吝赞赏,“每个人都很棒!”相信许多看过视频的人会有同样的想法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分享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中国人勤劳,坚韧,虚心学习,在很多领域已经赶超日本。但平心而论,日本的国民教育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是一个怕给别人添麻烦的民族。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的《菊与刀》曾用很长的篇幅来解释日本民族性格中的报恩意识,一言以蔽之,日本人认为,别人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会让自己背负上恩情。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这种报恩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视频所见,孩子们会因为简单的饭食就对食堂工人和值日生表示感谢。

报恩意识让日本孩子更早就学会了自主做事:自己发餐,自己打扫,甚至自己种土豆。

报恩意识也让日本人更容易地达成了环保共识。当国外球迷惊叹于日本球迷的自律和无私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日本人对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早就达成了集体协议。

这所日本小学的一顿午餐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而在中国,我们这一代,比起“不给别人添麻烦”,似乎更重要的是“别给自己惹麻烦”。

从小,父母,老师,身边所有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同一件事:不该惹的麻烦不要惹,不管什么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

当我们已经默认,外面的世界太险恶,每往前走一步,都要披荆斩棘斩妖除魔,又哪里还看得到别人的善意和付出呢?

当然,父母并没有错,外面的坏人真的很多,这些人每天都算计着如何从别人身上占便宜,一不留神,我们就会吃了他们的亏。

但是,如果你愿意承认,和你一样的人比坏人更多,那么,多一点善意和感恩,只会让你享受到更多的人生乐趣。

如果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没头脑”,那别给自己惹麻烦就是“不高兴”了。

你想做没头脑,还是不高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