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的坦克差異為什麼那麼大?

上帝之杖


這得從T-34說起。二戰蘇聯的T-34無疑是整個二戰最成功的坦克。它是公認的現代主戰坦克的鼻祖,在T-34上,人們第一次把火力,防護,機動三大要素完美平衡在了一起。

而T-34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是先進的車身防彈外形設計。

因為T-34的成功,後來的蘇聯坦克在設計時都以發動機為先導參數(即通過發動機馬力確定坦克噸位),以防彈外形為核心設計坦克。所以你能看到,戰後的蘇聯坦克,在外形上都大同小異。T-44,T-54,T-62代表了戰後蘇聯主戰坦克第一代防彈外形。而T-64,T-72,T-80則代表了蘇聯坦克第二代防彈外形。

所以不誇張的說啊,T-34獲得的成功禁錮了戰後蘇聯坦克的設計。

T-44

T-54

T-62

這三輛坦克代表了二戰後,複合裝甲出現前的蘇聯標準坦克外形

T-64

T-72

T-80

這三輛坦克代表了複合裝甲出現後,蘇聯解體前的坦克標準外形。

從這一點你也能發現,蘇聯國家體系是有問題的,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設計的T-54到70年代的T-80,這幾十年間蘇聯設計師幾乎都是抱著二戰經驗去設計坦克的。固然,為了適應核大戰的要求,坦克也確實裝備三防系統,但是火控,人機工效等等問題始終沒有太重視。

相比之下,美國坦克的外形變化則大得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蘇聯坦克的人機工效,火控等等始終要比美國坦克差那麼些。畢竟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根本就沒把這些東西放在首要位置。

實際上蘇聯坦克設計也沒有一直止步不前,但是無人炮塔坦克或者無炮塔頂置火炮坦克一直沒有能夠解決自身的各種問題。

這並不是說蘇聯坦克水平差,事實上二戰後蘇聯在坦克設計領域的重大技術革新上始終是走在前面的,比如複合裝甲,無人炮塔,自動裝彈機,它們都是蘇聯坦克最早裝備的。

但是以蘇聯的坦克設計來看,當二戰時期取得的豐富經驗帶來的加成被抹平的時候,蘇聯坦克在單車性能上比不過美國坦克也是事實。當然了,很大程度上也確實是因為蘇聯坦克對於重量控制的太緊。無論是最初的T-54還是最後的T-80,它們的重量都不超過45噸,而美國的M1都快70噸了。


貞觀防務


應該說,二戰以後的美英坦克和蘇聯坦克走了兩個不同的技術路線,而且都適應了各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

蘇聯的坦克通過二戰後的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性的經驗,蘇聯戰後的坦克都是按照T-34的經驗來設計,一個要求坦克要方便大量生產,二是要求坦克的火力防護機動三大性能相對要均衡,三是坦克操作要簡單,以便適應戰時補充的大量拖拉機手。

按照著種設計思路,蘇聯坦克普遍結構簡單,重量輕,但是火炮口徑大,火控系統簡單,生產的數量普遍比較大,象T-55/54的產量達到了10萬多輛。

而對於美英等西方國家來說,由於和蘇聯的工業基礎不同,而且西方國家的地面作戰經驗也和蘇聯相差很多,應該說美英軍隊的坦克作戰水平也就是小學生水平,而德軍和蘇軍都已經是有大學生水平。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的戰後坦克明顯的受到德國人的影響比較大,德國的黑豹坦克對於戰後西方坦克起了一個示範的作用。象法國甚至直接裝備了黑豹。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戰後的坦克普遍重量大,火炮口徑要小於蘇聯坦克,火控系統比較完善,結構相對複雜,重量大。這一點在黑豹和T-34/85的紙面性能對比上就表現的很明顯,兩者的綜合性能其實差不多,但是黑豹的重量明顯大於T-34/85,不過由於德國發動機的馬力比蘇聯大,兩者單位功率差不多,但是蘇聯坦克由於重量輕,實際上的速度要比黑豹快。

二戰後北約的基本戰爭的計劃是,利用一切手段頂住蘇聯的鋼鐵洪流,等待美軍從大西洋的那邊運過來海量的裝備物資,然後反擊。而蘇聯的戰爭計劃則是正好相反,戰爭一開始蘇軍的鋼鐵洪流就要儘可能快的達到大西洋海岸,所以西方的坦克對於機動的要求要比蘇聯坦克低,蘇聯坦克包括現在的俄國坦克還是要進行坦克飆車就是蘇聯人要快速的運動,接近西方國家進行近戰,以彌補自己在坦克火控系統上邊的不足,距離近了,火控系統差點也問題不大。

而西方國家的坦克也是要進行那種德軍在二戰後期經常進行的那種防守反擊作戰,所以用不著進行那種坦克飆車,但是對於坦克部隊的配合和通訊聯繫要求很高。這一點的區別,現在看看俄國每年的坦克兩項和北約國家的銀盃賽中設置的比賽科目就可以看出來雙方的戰術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一方面是戰術思想的差異,還有就是雙方工業水平的差異了,西方國家的工業水平一向比蘇聯乃至現在的俄國要好,為了阻止先進的工業生產母機出口到蘇聯,原來還有個巴黎統籌委員會,制定一個名單明令禁止向蘇聯以及社會主義國家一些工業設備,這個委員會甚至狂妄的宣稱如果巴統3000年前就存在,那麼今天車輪還是禁運範圍之內。


紅色手電筒


說美蘇的坦克風格差異大!美國和以色列的坦克差異就不大嗎?各個國家的武器裝備都有自己的特色,像中國這樣以模仿起家的發展中國家也從99式開始,走自己的坦克設計風格,等到VT-4輕型坦克出現時很多軍迷都認為是一款中西結合的坦克,既有中國傳統坦克的風格也包含西方坦克的設計要素,這種差異是不同需求導致的。而美蘇坦克的差異究竟源自哪裡呢?

小編的觀點是受到二戰的影響不同,不可否認現代化軍工裝備的發展思路很大程度上還是對二戰思考的結果,例如法國吃夠了馬奇諾防線被動挨打的苦,因此特別強調坦克的速度機動性,其第二代主戰坦克AMX-30B2最輕只有37噸,僅相當於納粹德國3號坦克的體重;火炮口徑卻有105mm在二代坦克中排在前列;正面裝甲僅有60mm厚相還不如豹式坦克的防禦力;公路時速達到65千米\\小時和謝爾曼坦克一樣快。

蘇聯也是如此,蘇德戰爭前期500多萬軍隊的巨大損失讓蘇聯人對大縱深作戰理論深信不疑,因此更看重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在戰爭的一開始就發動閃電戰摧毀敵人的大後方,是贏得勝利的最佳捷徑,用速度和數量取勝又是蘇聯擊敗德國的歷史經驗。因此蘇軍的坦克是清一色不超過50噸的重型坦克,其中T-72、T-80、T-90都是廉價且適合大批量生產的坦克。又因為對虎式坦克88mm巨炮的恐懼,蘇式坦克都追求儘可能大的火炮,“大力出奇效”是蘇聯人的格言,因此蘇式坦克的火炮口徑是125mm,而不是西方通用的120mm。

美國人在二戰中使用的謝爾曼坦克防護力、火力連T-34都不如,和納粹的虎式、豹式坦克戰鬥中損失更大,辛虧有絕對優勢的空軍支援不然在1945年結束戰爭基本不可能。因此美國人也非常注重坦克的火力,只不過美國人不像蘇聯那樣只知道擴大火炮口徑,他們通過穿甲彈技術革新達到同樣的效果,比如伊拉克戰場的“貧油”穿甲彈,這種堪比鑽石硬度的彈頭大大增強了M1A2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同時為了不讓謝爾曼打火機的悲劇重演,美國人使用穿甲彈增加坦克防禦力,燃氣輪機的應用更是讓70噸的坦克獲得了60千米\\小時以上的速度,以及不易著火的優勢。


利刃號


二戰結束後蘇聯的第一代主戰坦克T-55。其充分體現了紅色帝國的坦克設計風格

這是因為技術水平、本國國情、戰術戰略等因素,導致雙方坦克設計差異較大。

二戰時期,蘇聯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發展出了以地面裝甲突擊為主的“大縱深進攻戰略”。這種戰術簡單說來,就是通過撕破敵人前沿的堅固防線,然後通過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的具有高速機動性的裝甲部隊向敵人深遠縱深發動攻擊,從而摧毀敵人整個防禦體系。為了適應深遠縱深高速突擊,要求坦克必須具有良好的較大的道路行程,道路適應性,較低的後勤負擔,綜合起來說就是需要具有較高的戰略機動性。

因此,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要求蘇聯坦克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堅持搭載柴油發動機(油耗比汽油機明顯更低),同時必須保持龐大數量,以便形成裝甲集群,來突破對方陣地。此外,由於特別強調從正面破敵,蘇制坦克一般很重視主炮的火力和前部的裝甲防護。為了打造良好防彈外形,蘇聯坦克的設計原則是外形儘量低矮、結構緊湊,正面裝甲傾角大,且多采用鑄造方式製造坦克的裝甲,而不是西方慣用的軋製鋼裝甲。此外,蘇式坦克喜歡在主裝甲外掛載爆炸式反應裝甲,這甚至成為區分蘇聯和西方坦克的重要特徵之一。再者,鑑於蘇聯電子工業的薄弱基礎,其坦克搭載的火控系統相比西方,是比較落後的,這反過來制約了自身火力的發揮。

伊拉克戰爭時期被擊毀的美軍M1A1主戰坦克,由於炮塔後部採取隔艙化設計,因此當彈藥殉爆時,車內乘員得以生存。在這方面,蘇式坦克非常欠缺

和蘇聯不一樣,美國在二戰期間並沒有積累豐富的坦克作戰經驗。戰後,美國坦克的發展脈絡是,依據蘇聯現有或即將服役的新式坦克,有針對性地推出或改進自己的坦克裝甲車輛。在70年代勃日涅夫時代,蘇聯的力量極度擴張,為此美國在70年代末發展了空地一體戰作戰思想來對付華約集團的大縱深作戰,並根據這個作戰思想的框架,設計了性能出色的M1系列坦克,使得北約逐漸在地面上站穩了腳跟。總體來說,美國坦克的設計思路,注重火力、防護、機動三大要素的平衡,而不是走極端。而且,美國坦克喜歡堆砌新的技術,習慣於以質取勝。比如,M1A1HA的問世,集高初速滑膛炮、貧鈾複合裝甲、燃氣輪機、獵殲式火控系統等當時高科技之大成,對蘇式坦克構成了巨大威脅。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依靠陸地上性能佔優勢的坦克部隊,遏制住蘇軍規模龐大的裝甲集群的進攻,為反擊贏得寶貴時間,再出動佔優勢的空軍配合陸軍,對敵軍展開反攻,粉碎蘇聯的大縱深進攻戰略。


兵工科技


美蘇坦克的差異主要源於對坦克在戰爭中作用的不同認識。蘇軍的大縱深戰術是德國裝甲閃擊戰的變種,骨子裡是相同的。裝甲閃擊戰因其戰果太出乎人意料而被罩上了名不副實的光環,人們只把目光聚焦在曼斯坦因、隆美爾及裝甲洪流這些特殊因素上,忽略了戰爭的普遍規律。在總結法國速敗的經驗時,大部分人將失敗主要原因之一歸結於法軍未能將坦克如德軍那樣集中使用,他們忽視了另一支軍隊也是如此,那就是美軍。儘管美軍也有裝甲師,但大部分還是機械化步兵師,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作戰,原因是後勤問題。將幾百輛四五十噸的油老虎集中在一個點上,後勤壓力之大,幾乎無法應付。當年拿破崙進攻俄國,不是沒考慮過俄羅斯廣垠的國土可能造成補給問題,他準備了空前的補及部隊,五萬匹馬,五萬匹騾子。但他將四十萬兵力集中在莫斯科一個點,交通資源立馬吃緊,與我們經常遇到幾道並一道造成的塞車類似。裝甲閃擊戰的後勤也是如此,T–34固然油耗少點,但蘇軍“大”字導致的數量上龐大,同樣令後勤頭痛,遇到炸補給線成癮的美軍,我覺得蘇軍縱不起來也深入不了。裝甲閃擊戰需要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配合才能成功,有點賭博的性質。如阿登反擊戰。美軍僅僅一個輕步兵師–101空降師死守巴斯通,就讓整個精心準備龐大閃擊戰役失敗,蓋因閃擊戰必須按嚴格的時間表到達一個關鍵的位置,即使巴頓的第三軍晚幾天到,101師被全殲,德軍也無法按時衝到海邊泡澡了,一個多星期的遲滯令閃擊戰就閃不起來了。要不是天公作美,十多天陰雪天使美空軍無法支援,在一條狹窄的山路上一條大龍般的德軍會被炸出翔來,其中當然包括最寶貴的汽油。閃擊戰大縱深,需要天時地利敵人失誤為條件,心理戰的味道也濃,取勝有很大的偶然性。總的來說,美軍不太看好坦克的縱深突擊作用,反而覺得支援步兵比較靠譜,至於縱深及對付敵人的坦克,美軍認為輔天蓋地的火炮,特別是飛機比較管用。飛機場在後方,不和前線爭緊缺的交通資源,美軍很滿意。美軍大量裝備的是完全不是德軍坦克對手的謝爾曼坦克,不是沒有可以對陣虎式虎王的坦克,潘興與超級潘興重型坦克有二戰最好90毫米坦克炮,裝甲與虎式相當,但重量才48噸,叫重型坦克都不太好意思。美軍方遲遲不大量生產裝備部隊,戰後人們將這事歸結於美軍的官僚主義,其實是美參聯部覺得支援步兵,30多噸的謝爾曼可以了。後來前線虎式恐懼症傳得太兇,整了一些去歐洲,有擊毀虎王的戰例,但戰爭很快結束了。當然,到了海灣戰爭,美軍的運力足夠,伊軍又那麼水,M1A1坦克營也就無後顧之憂的橫衝直撞,但那是後話。至於蘇軍坦克,其實也強不到那去,以色列的英國百夫長與美國巴頓坦克照樣把敘利亞T–55,T–62打得屍橫遍野。不要老讓阿拉伯駕駛員背黑鍋,蘇軍的重型坦克IS–3在布拉格還不是被反抗的市民搞掉十幾輛,搞得老大哥徹底打消了發展重型坦克念頭。最後總結一下,蘇軍認為坦克軍是戰爭的主力,坦克的縱深突擊是致勝的法寶。美軍認為坦克能在體系作戰中恰如其份地完成角色任務就行了,決定勝負的是制空權及可持續的綜合火力強度,觀念不同,造出來的坦克及坦克裝備數量自然不同。


眾人的黃昏



紫炎天魔


其實說白了,蘇聯在總結二戰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一切武器都是消耗品,不管是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既然是消耗品,那武器就做得儘量簡單和通用,利於生產,維修和保障。既是自身軍事戰略影響的結果,又是自身秉性的結果,還有自身工業水平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