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敢做的艾滋病手術,今天福建做了第20例!

今日,在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建新醫院),毒犯譚某飛被推進手術室,即將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絕大多數醫生不敢做不願做的艾滋病人手術,這裡今天進行的是第20例,此前,因為擔心術中職業暴露感染艾滋病,福建省所有的社會醫院從未給艾滋病罪犯做過手術。

艾滋病犯患多種惡性傳染病

譚某飛是四川人,因為販毒、吸毒被判處無期徒刑,在福建省建陽監獄服刑,之前已感染艾滋病長達8年之久。

經術前檢查,他身上患有艾滋病、丙肝、梅毒、門脈高壓症、膽囊結石、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等10多種重病,僅惡行傳染病就高達3種。

由於門脈高壓症,譚某的腹腔內佈滿了大大小小“蚯蚓”般曲張的血管,一旦手術切開腹腔,血管中的血液極易噴射而出,為其手術的醫護人員極易因“職業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為這樣的病人做手術,絕大多數醫生都望而卻步。

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敢做的艾滋病手術,今天福建做了第20例!

圖一:管教民警送譚某準備手術

專家多次會診制定手術方案

社會上,人們大都談“艾”色變,唯恐避之不及,而高牆內,身穿警服的醫生護士為他們診療卻責無旁貸。

為了救治譚某飛,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陳萬發、院長謝雨黨高度重視,多次召集傳染科、外科、內科、麻醉科、防疫科等專家和醫療護理骨幹集體會診,詳細制定手術方案,詳細制定應急預案,並多次與駐監檢察室檢察官和病犯家屬進行溝通,說明手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諸多不確定因素,以確保“萬無一失”。

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敢做的艾滋病手術,今天福建做了第20例!

圖二:醫生做術前準備

“簡單”手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經過前期精心準備,下午3點半,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3名手術醫生、3名麻醉醫生、3名護士組成醫療小組,進入艾滋病人專用手術室,開始對譚某飛進行膽囊切除手術。

當主刀醫生小心翼翼逐層切開進腹,探查看到了譚某飛的肝臟呈嚴重結節硬化改變、膽囊周圍黏連嚴重、膽囊三角水腫嚴重、血管曲張,情況比想象中複雜得多。

醫生小心翼翼的幫助譚某飛分離膽囊周圍黏連、仔細解剖膽囊三角、結紮切斷膽囊管及膽囊動脈、分離膽囊床、止血、沖洗……一切進行的緊張驚險又有條不紊。

無影燈下,護士一邊配合手術,一邊幫助主刀醫生拭擦額頭上不停冒出的汗珠,原本只需30分鐘就可以結束的膽囊切除手術,卻整整進行了2個多小時,手術成功結束。

200萬專用設備保障艾滋病犯

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除了承擔全省在押人員疾病收治任務外,另一項重要任務是收治艾滋病罪犯,是全省第一所為艾滋病罪犯做手術的醫院。

為了貫徹落實人道主義精神和“改造與懲罰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更好的促進艾滋病罪犯認罪悔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該院斥資200多萬元,組建了艾滋病罪犯專管區和艾滋病犯專用手術室、專用口腔治療設備、專用血透機和專用會見窗口,以避免交叉感染。

截止記者發稿時,福建省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已為艾滋病罪犯做靜脈穿刺置管術130多人次,為艾滋病罪犯實施腸道穿孔、腎切開取石、闌尾切除、痔瘡、骨科等手術20例。(通訊員許海峰 陳揚錦)

絕大多數醫生都不敢做的艾滋病手術,今天福建做了第20例!

圖三:醫生為譚某施行膽囊切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