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新村里,是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油纸伞,拥有传奇故事的泉水清冽甘甜;新村外,有十人合抱的千年古树,还有成片的枇杷园……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新村、神泉、古树,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神泉三索窝,美丽新家园”生态旅游品牌逐步形成。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迎政乡党委政府以“灾后重建靓新村,基础设施惠民生,枇杷核桃兴产业,乡村旅游助奔康”的发展思路,通过党建引领,夯实枇杷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贫困村变为示范村

新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花台,花台种植有蔬菜;新村外,民居的房前屋后,葡萄藤爬满架子;田地里,一株株核桃树上挂满青色果实,一棵棵桃树、李树、枇杷树枝繁叶茂……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7月初,走进迎政乡新民村,处处可见脱贫致富的喜人景象。

新民村属于中高山村,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前,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低于2700元。

随后,迎政乡根据实际制定了“灾后重建靓新村,基础设施惠民生,枇杷核桃兴产业,乡村旅游助奔康”的脱贫路线图,务实高效地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种枇杷、种核桃、种葡萄

发展庭院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民宿农家乐……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2016年,新民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新民村率先在石棉县建成生态康养宜居乡村,新民村也成为省级旅游脱贫示范村。

三索窝成“金窝窝”

新民村4、5组,小地名为三索窝,海拔1400米左右;“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灾后重建新村就选址于此。一排排川西风格的民居成为了新的旅游景点。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在三索窝景区内,神泉、神树、风车等美景,钓鱼、采摘、食宿等休闲活动,样样齐全。依靠景区的建成与发展,不少村民经营起特色农家乐。

农旅融合发展,为新民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2016年12月,三索窝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新民村举办了首届风车节暨枇杷采摘季活动,承办了石棉县第七届黄果柑节分会场活动。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2017年,该村接待游客1.5万人次,有力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实现销售收入100余万元。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石棉的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增长到10000+,全因发展旅游业

目前,三索窝探索建立起以果品采摘、农事体验、居住餐饮为主,兼顾农产品营销、特色文化展示等第三产业综合开发的乡村旅游模式,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脱贫致富没有所谓的捷径,它靠的是产业的带动,政策的引领,

还有全村人民团结的心和勤劳的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