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太平公主“不一樣”的前半生

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太平公主似乎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傳奇的一位女性,她的權力野心儼然能夠同她的母親,也就是武則天相提並論。並且,在唐朝的歷史當中,太平公主在政治局勢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甚至就連她的幾位當過皇帝的兄長,也隱隱有些被她比下去的勢頭。並且,在倫理操守方面,我們所留意的大多也是太平公主的一些風情豔史,並且也逐漸的對其形成了較為刻板的印象。然而,人們似乎總是願意去看到別人的短處,而卻逐漸淡忘別人的長處。事實上,將時光倒流至太平公主的前半生,我們會看到一個和我們所認知中不一樣的她。

太平公主“不一樣”的前半生

大約實在公元663年(因為史料上並沒有留下關於太平公主的確切出生時間,所以這也是專家學者們推測的),太平公主出生在皇宮之中。我們知道,在此前,武則天還有過一個女兒,因為各種錯綜複雜的原因,而丟了性命。所以,這樣一來,實際上太平公主就是李治和武則天共同唯一的女兒,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倍受的寵愛。所以,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太平公主的童年生活實際上是非常優渥幸福的。並且,在這段時期,太平公主還表現出了為母盡孝的一面。

公元670年,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去世,一時令得武則天沉浸於悲傷落寞的情感之中。一般來說,家中有長輩去世,若是晚輩入道修行,則能夠給已經去世的長輩帶去福氣。毫無疑問,武則天同自己母親的感情還是挺好的,所以也有過要入道修行的想法。然而,問題是,武則天身為國母,是不能夠隨意入道的,並且很多人都知道,武則天在此之前還當過尼姑,所以這又算怎麼回事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只有將希望寄託在武則天唯一的女兒太平公主身上了。

太平公主“不一樣”的前半生

按年齡來說,當時太平公主年方六七歲的樣子,少不更事,是不太懂得這方面的事情。既然武則天有意為母親祈福而入道,何不如讓太平公主代母為外祖母入道祈福呢。按理來說這樣也說的過去。並且,在李治武則天看來,恰就是因為太平公主的年齡尚小,所以可以考慮不入道觀,繼續在父母身邊生活,如此一來便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了。故而,從太平公主六七歲開始,就出家入道,並且被賜號為“太平”。雖說大多數都是李治武則天在替之考慮,但是從實際上來說,太平公主恰就是在為母盡孝,並且越發受到父母的寵愛。

大概到了一定的時間後,太平公主就還俗出世,並且仍然是長期伴隨於父母身邊,直至到了待婚的年紀。當時,唐朝同諸多藩國一直都有通婚和親的外交行為,以穩固與各國之間的關係。毫無疑問,太平公主身為皇家公主,自然也有著這樣的義務。在當時,吐蕃派人來向唐高宗李治請求通婚和親,並且提出希望讓太平公主嫁至吐蕃,一時之間讓得唐高宗犯了難。不過,還是武則天愛女心切,不願意女兒嫁到如此遙遠的地方,便同李治商量著再次將太平公主送入道觀,潛心修煉,以避過此事。所以,在李治武則天的一番安排之下,太平公主又再次出家成為了道姑。

太平公主“不一樣”的前半生

本來按照之前的打算,待得風頭稍過,便讓太平公主再次還俗,恢復公主身份。然而,不知李治武則天出於何種考慮,竟然長期未曾再提讓太平公主還俗的事情,令得太平公主自身急的焦頭爛額。我們要知道,一直以來太平公主入道都是為了其它原因,而並非真心願意入道,所以實際上太平公主是非常希望能夠同大多數普通女性一樣嫁夫生子,浮游於塵世之間。既然李治武則天不表態,那太平公主就只有主動出擊了。

在一次宴會之上,正當李治武則天同諸多王公大臣賞舞甚歡之時,只見太平公主襲得一身武士衣裝,在父皇母后跟前跳起了舞蹈,頗有英氣。當時,李治便問詢太平公主身為女兒家,為何穿了武官衣服。而這個時候太平公主則直接說道:“既然我不適合這樣打扮,那把這身行頭賜給我的駙馬可好?”如此一來,李治武則天便已然明白了女兒心意,感情太平這是急著出嫁呢,所以也就開始為太平公主擇選夫婿。

經過一番考察思考,並且徵詢太平公主的意願,最終選定的駙馬是城陽公主(李治的姐姐)的兒子薛紹,也就是說,太平公主和薛紹之間是表兄妹的關係,不過當時是不會在意這些的。可以明確的說,薛紹確實就是太平公主的如意夫君,並且兩人的婚後生活和和美美,共同育有四個兒女。若是按照這種生活繼續下去,則我們所認知中的太平公主會是不一樣的,甚至會給人留下相夫教子、秀外慧中的女性形象。然而,太平公主似乎註定了要同政治扯上關係,因為薛紹的離世。

太平公主“不一樣”的前半生

薛紹是被武則天下令處死的,因為他被認定為蓄意謀反。在當時,李治早已去世,而武則天獨攬大權,所以對李唐宗室步步威逼,想減輕自己稱帝的阻力。我們說過,薛紹是城陽公主的兒子,所以也算是同李唐宗室大有干係,屬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據《新唐書》記載:

"琅邪王衝起兵,顗與弟紹以所部庸、調作兵募士,且應之。衝敗,殺都吏以滅口。事洩,下獄俱死"。

當時,有李唐宗室出來反抗武則天的壓迫,故而被遭到清算,而薛紹恰就在其中。當然,毫無疑問的是,太平公主也為自己的夫君向武則天求過情,但是我們都清楚,武則天可是嗜權如命的,什麼都能忍,就謀權篡位不能忍,所以儘管視太平公主為掌上明珠,但也最終沒有答應寬恕自己的女婿。於此,以這次事件為界,早年喪夫的太平公主又開始了另外一段嶄新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