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生活當中,我們難免會碰到各種瑣碎小難題。掌握一些竅門,略施小計,也許就可以讓生活難題迎刃而解了。人民健康網《健康生活小竅門》專欄,為您出謀劃策,用“小心機”化解“真危機”。

盤腿能早發現髖關節腰椎病股骨頭壞死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有的人即使能盤腿坐,但堅持不了幾分鐘,就會感覺腰痠背痛,這說明腿部、腳踝、髖部缺乏柔韌性,需要增強柔韌性練習,男性在盤腿坐上往往遜於同年齡的女性。另外,這也可能提示腹部脂肪太多,大肚腩影響了盤腿坐的動作,這時候就需要給身體“減腹”了。

然後,盤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將右腿的踝關節放在左腿的膝蓋上,同時用手按著右腿膝蓋往下壓,健康人的右腿完全可以放平,並且大腿根部不會疼痛或者只有很輕微的痛感,接著左右腿互換,如果左右腳根本放不到另外腿的膝蓋上,或者放上去往下壓時有劇烈的疼痛感,就提示髖關節或者腰部出現炎症,需要去醫院檢查。

只要盤個腳盤,也能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等疾病。

具體做法是,患者坐在椅子上,左腳挨地,右腳放在左膝上,然後用手按著右膝往下壓。健康人的右腿完全可以放平,並且不會感到大腿根部疼痛,或疼痛非常輕。對於患有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人來說,右腳要麼根本就放不到左膝上,要麼放上去不敢往下壓,稍用力就感覺到大腿根處有劇烈的疼痛。

左右腿互換,再進行左側髖關節部位的檢查。這種檢查叫“4字試驗”,是美國一位骨科醫生髮明的,是早期篩查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等病的重要方法。

如果患者在自檢的過程中,感覺大腿根部劇烈疼痛,應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最常見的是滑膜炎。但是,如果患者經常吃激素、有吸菸飲酒習慣、股骨脛骨有骨折史等,應考慮股骨頭壞死可能。

如果患者還伴有膝關節周圍疼痛、夜間易疼醒等,要考慮強直性脊柱炎。也有少部分人是結核病,多伴有潮熱、盜汗、食慾減退、消瘦等。

健康人常盤腿能預防關節疼

盤腿這一動作在瑜伽中是最基本的動作,對健康人來說,多練練盤腿這一簡單的動作對身體也很有好處。它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有利於預防和治療關節痛。每天睡前或者早上起床時,人們不妨在床上盤腿打坐10分鐘,這樣可以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上半身,尤其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剛開始盤腿的人們可以在尾骨下方墊個大約10釐米高的墊子,把骨盆墊得高一點後,可稍減輕髖關節大腿肌肉的壓力。還要注意的是,如果感覺到雙腳腫脹發麻,最好站起來活動一下。

運動處方能治小病

1.白天犯困

喝咖啡雖能提神,但它“治標不治本”,運動才是“標本兼治”的辦法。一項研究發現,每週運動150分鐘的人白天犯困的可能性會降低65%。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運動和鍛鍊心理學項目主任布拉德·卡迪納爾博士說:“鍛鍊使人入睡更快,半夜較少醒來。”因而令人第二天精神抖擻。

運動處方:每週做2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如瑜伽。但是睡前鍛鍊反而會使睡意消失,因此睡前3小時就要停止鍛鍊。

2.焦慮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運動能改善情緒》一書作者邁克爾·奧拖博士說:“緩解焦慮最有效的療法就是有氧運動。它能促進神經遞質(如血清素)的分泌,穩定情緒。”

運動處方:在早上或是下班後慢跑30分鐘,儘量把鍛鍊地點安排在室外,新鮮的空氣能提升情緒。

3.後背疼痛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脊柱周圍肌肉的彈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美國馬薩諸塞州昆西學院運動科學家韋恩·韋斯科特博士說:“力量訓練是一種很好的修復方法,堅持10~12周,就能將後背疼痛的程度減輕30%~80%。”

運動處方:每週進行2~3次的力量訓練,鍛鍊下背部、腹部和腹斜肌等肌肉群,能減輕脊柱的壓力,改善關節靈活度,從而起到防治後背疼痛的作用。

4.食慾旺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火花:大腦的革新性運動科學》一書作者約翰·瑞特利博士說:“如果你總是控制不了食慾,零食不離手,可通過運動來遏制大腦的這種渴望。”

運動處方:想吃東西時,立刻快步走15分鐘,能讓大腦對食物的渴望“短路”。

5.免疫力弱

盤腿檢測髖關節腰椎病 運動處方還能治小病

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大衛·尼曼研究表明,每週5次有氧運動能將每年請病假天數減少43%。

運動處方:慢跑、騎車和跳舞有益心血管健康,有助增強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最多90分鐘,否則會增加生病的風險。

家裡藏著四個健身道具

道具一:沙發

肩臀撐體。後背躺在沙發上,雙腳平放地面,雙臂放鬆,面部始終向上看,大腿發力,擠壓臀大肌抬高身體,使其呈一條直線。堅持10秒鐘,恢復原姿勢再重複該動作。

單腳深蹲。在背對沙發半米的距離站立,一隻腳後搭在沙發邊緣。雙肩放鬆,挺胸。彎曲膝蓋,降低身體高度,直到另一條腿與地面平行。停頓10秒鐘,然後重複進行。

道具二:椅子

提踵運動。挨著椅子站直,一隻手扶住椅背;腳後跟發力,使腳掌離開地面。重複10次。

弓箭步。挺胸,雙腳與肩同寬,一隻手扶住椅子保持平衡,一隻腳向前邁一大步,做弓步姿勢,幅度為前腿的大腿部與地面平行。堅持1分鐘後換另一條腿重複進行。

道具三:牆壁

計時蹲坐。站直,雙腿開立與肩同寬,後背靠牆;膝蓋彎曲,緩緩蹲下,保持半蹲姿勢,1分鐘後起身。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該動作時,後背要時刻緊貼牆面。

上下爬行。在床上或地面保持俯臥撐姿勢,身體處於一條直線;將雙腳移至牆面,並由下向上攀爬;到了一定高度,再由上向下挪步。重複此動作3~5次。

道具四:床

高抬腿。躺在床上,雙腿伸出床沿;雙腿伸直上抬,使身體呈類似L形;抬頭的同時腿部保持筆直,雙腿緩慢落至床沿下。重複此動作10次。

此外,樓梯間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場所。可在控制好速度、保持身體平衡的條件下,快速上下樓梯,進行衝刺跑。身體素質好的青少年,可嘗試一次跨兩個臺階。不過,老人不建議做此運動。

一個塑料瓶搞定膝蓋痛

準備好一個礦泉水瓶(空的)。把兩個腳打開1個拳頭的寬度,再用膝蓋夾住礦泉水瓶(可適量加入熱水)把腳抬起一點,保持2分鐘。這個小動作可以鍛鍊膝蓋周圍的肌肉,鍛鍊的時候,氣血供應上來,就會把一些風寒、寒氣去除,治療膝關節疼痛。

做完上述動作後,把雙手搓熱,然後按揉膝關節,由內向外按揉。經常搓膝關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治療膝關節疼痛。

也可以用雙手拍打犢鼻穴,犢鼻穴的位置:屈膝,在膝部髕骨和髕韌帶外側的凹陷中。每天拍打犢鼻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膝關節供血,治療膝關節疼痛。

肩背痛,五組動作很管用

第一組,肩關節後部拉伸:盤坐,右臂向左彎曲,與胸部平行,左手抱住右臂肘關節。該動作10~15次為一組,每天1~2次。

第二組,肱三頭肌拉伸:盤坐,雙臂上舉,左臂沿腦勺向下方延伸,越靠下越好,右臂抱住左臂肘關節。此動作每次堅持15~20秒,每天1~2次。

第三組,肩前、中部拉伸:站立,雙腳分開,兩隻手臂從背後交叉,幅度要達到一隻手能拖住另一隻手臂的肘關節。該動作每次堅持15~20秒,每天1~2次。

第四組,斜方肌徒手練習:站立,兩隻手臂各呈90度角上舉,後面的肩胛骨(扇子骨)向脊柱中間夾緊,雙臂用力向內側上舉。每次10~~15個,每天1~2次。

第五組,外旋練習:一側手臂拿起槓鈴,然後呈90度角上舉,堅持5秒鐘後平行向下移動,使手臂落於與肩膀平行的位置。該動作10~15下為一組,每天1~2次。

本文素材源自人民健康網

想要了解前沿、健康資訊及協和專家會診故事可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微信公眾號,如果想要預約諮詢北京協和醫院權威專家門診,可添加ymzsxcz微信號進行在線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